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研究
本文关键词: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离网微水电 交流励磁发电机 双PWM变换器 矢量控制 滞环电流控制 有效值检测
【摘要】:微水电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通过利用电力负荷附近的微水资源发电,离网运行、直供用户,既为用户,尤其是远离电网的人们提供了电力、促进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减少了灾害损失,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发展微水电,是“十三五规划”和“能源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是解决农村环境与资源矛盾的重要途径。然而,微水电离网运行与直供用户的特点导致其受负载与水源变化的影响较大,其稳定性和电能质量较差。由于交流励磁发电机(AC Excited Generator,ACEG)采用转子励磁控制技术,能较好的调节电压及频率,在负载变化及变速恒频发电系统中优势明显,因此本文采用ACEG,针对离网微水电电能质量与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对离网微水电ACEG励磁控制进行研究,并提出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案。本文首先论述了微水发电系统中水轮机、发电机、励磁等环节国内外发展概况及趋势,并针对微水轮机在低水头、小水量中微水利用率低的问题,基于能量守恒,提出了变容积偏距式微水轮机模型,并介绍了该微水轮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系统结构及运行原理,并针对离网微水电常规发电机中调压困难或调压率低等问题,采用交流励磁发电机和双PWM励磁变换器,通过坐标变换,对其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推导。建立了交流励磁发电机的等效电路,并分析了不同发电模式下的功率传输特性。基于双PWM变换器的拓扑结构,针对负载突变而引起离网微水电输出电压和频率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平衡负载下的转子侧变换器(RSC)和定子侧变换器(SSC)的矢量控制策略及其控制方案。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针对常规矢量控制技术采用编码器等速度传感器给离网微水电励磁控制系统带来的系统成本和电能质量等问题,基于滞环电流控制和直接电压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正交函数检测电压有效值来控制转子电流,实现控制定子输出电压的转子侧变换器(RSC)励磁控制策略和利用中间直流电压作外环、负载电流作内环的定子侧变换器(SSC)的控制策略,并给出了控制方案,以抑制负载突变和转速变化造成的扰动。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针对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系统的实现,采用了DSP-TMSF2812作为控制器,通过双PWM励磁变换器,设计了离网微水电ACEG励磁控制系统的硬件,并给出了RSC和SSC控制实现的具体流程。
【关键词】:离网微水电 交流励磁发电机 双PWM变换器 矢量控制 滞环电流控制 有效值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7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微水电开发概况与趋势10-14
- 1.2.1 国外微水电的发展概况与趋势10-12
- 1.2.2 国内微水电的发展概况与趋势12-14
- 1.3 离网微水电励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14-15
- 1.4 离网交流励磁控制系统及其策略的研究现状15-17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7-19
- 2 离网型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系统的结构及数学模型19-33
- 2.1 离网型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系统结构及运行原理19-21
- 2.2 微水轮机21-23
- 2.2.1 微水轮机的特性21-22
- 2.2.2 微水轮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2-23
- 2.3 交流励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23-27
- 2.3.1 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23-25
- 2.3.2 αβ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25-27
- 2.3.3 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27
- 2.4 双PWM变流器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27-31
- 2.4.1 PWM变流器在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29-30
- 2.4.2 PWM变流器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30-31
- 2.5 本章小结31-33
- 3 离网型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策略33-47
- 3.1 交流励磁发电机等效电路33-34
- 3.2 双PWM变换器励磁控制策略分析34-39
- 3.2.1 RSC控制策略35-37
- 3.2.2 SSC控制策略37-39
- 3.3 仿真模型39-41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41-45
- 3.5 本章小结45-47
- 4 无速度传感器的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策略研究47-61
- 4.1 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47-48
- 4.2 离网微水电ACEG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48-52
- 4.2.1 RSC控制策略48-51
- 4.2.2 SSC控制策略51-52
- 4.3 仿真结果分析52-59
- 4.4 本章小结59-61
- 5 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系统的实现61-77
- 5.1 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系统的结构61
- 5.2 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电路的硬件实现61-71
- 5.2.1 TMS320F2812数字信号处理器62-63
- 5.2.2 驱动电路的设计63-64
- 5.2.3 定子交流侧滤波电感的设计64-66
- 5.2.4 中间直流电压的选择66-67
- 5.2.5 直流母线电容的设计67-68
- 5.2.6 采样电路的设计68-71
- 5.3 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的软件实现71-76
- 5.3.1 转子侧PWM变流器控制程序75-76
- 5.3.2 定子侧PWM变流器控制程序76
- 5.4 本章小结76-77
- 6 总结与展望77-79
- 6.1 总结77-78
- 6.2 展望78-79
- 致谢79-81
- 参考文献81-85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罡;张艳竹;库强;;我国首台大型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开发[J];上海大中型电机;2007年01期
2 姜忠山;庄伟伟;郭雅琴;;交流励磁发电机在航空电源上应用可能性分析[J];微特电机;2008年08期
3 李承业;交流励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J];电网技术;1991年02期
4 颜湘武,,王仁洲,柳焯;交流励磁发电机综述[J];电力情报;1996年04期
5 肖强晖,姚若萍,郑逢时,许善椿,刘彤善;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励磁稳态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S1期
6 吕树清;交流励磁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应用探讨[J];南昌水专学报;2000年04期
7 解仑,孙一康,王京,王志良,杜沧,申湘源,王嵩;无刷双馈交流励磁电动机控制系统原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张强,邹继斌,梁维燕,张丽萍;交流励磁发电机的仿真分析[J];大电机技术;2004年01期
9 宁玉泉;李炜;涂光瑜;;双馈交流励磁变速电机的稳态特性及励磁容量分析[J];大电机技术;2005年06期
10 谭健;黄守道;许t$;;交流励磁发电机有功、无功的解耦控制[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刚;洪兵;张元;罗来汉;饶文昊;;同步电机转子交流励磁的自动化控制[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2 向大为;廖勇;;交流励磁发电机的谐波分析[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专业委员会二○○一年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何建军;廖勇;;用于风力发电的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策略[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专业委员会二○○一年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庄伟伟;姜忠山;鲁芳;;机载交流励磁发电机转差率问题的研究[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玉田;交流励磁发电机及其系统的运行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1997年
2 于世涛;交流励磁发电机稳定机理与控制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3 杨彦杰;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1年
4 姚骏;交流励磁发电机及其励磁电源的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王文举;交流励磁发电机输出电力谐波抑制[D];浙江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阳建;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6年
2 张俊峰;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邢仁周;交流励磁发电机交—交励磁系统及其谐波抑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4 张向军;交流励磁发电机继电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崔召辉;含交流励磁发电机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模型及应用[D];郑州大学;2007年
6 宋耀东;交流励磁发电机交—交励磁系统仿真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闫庆方;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8 陈鹏;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研究与仿真[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9 肖刚;矩阵式交—交变频器励磁的交流励磁发电机系统的建模与仿真[D];重庆大学;2003年
10 杨轲;交流励磁发电机仿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35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835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