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典型流域年径流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11:07
本文关键词: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典型流域年径流影响研究
【摘要】:气候变化是目前国际社会公认的最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全球变暖导致的水文水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已为全社会广泛关注。探讨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广泛开展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的讨论。研究气候因子对径流的影响在径流趋势预测、指导防灾减灾、区域水利规划设计、科学编制流域水资源开发方案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第二松花江流域位于中国东北的北部,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水文要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了解未来变化趋势,本文利用M-K检验和差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径流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再通过分析月平均流量序列的分维数,得到了月平均流量序列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别在每年的丰水期(7、8月)取得最高值,5月、6月取得最低值。然后利用EMD法对径流和气候因子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分解,同时用SPA法对IMF分量进行了集对分析,得到了径流与降水、气温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同、异、反特征。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影响河流的主要气候因子。
【关键词】:径流 气候因子 分形 EMD SPA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467;P333.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国外研究进展11-12
- 1.2.2 国内研究进展12-13
- 1.2.3 国内外研究方法13-15
- 1.3 论文研究框架15-16
- 1.3.1 研究内容15
- 1.3.2 技术路线15-16
- 第2章 第二松花江流域基本概况16-18
- 2.1 流域概况16
- 2.2 河流水系概况16-17
- 2.3 径流特征17-18
- 第3章 第二松花江径流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分析18-34
- 3.1 引言18
- 3.2 数据资料18-20
- 3.3 研究方法20-22
- 3.3.1 变差系数20-21
- 3.3.2 完全调节系数21
- 3.3.3 累积滤波器法21
- 3.3.4 M-K检验21-22
- 3.3.5 差积曲线22
- 3.4 径流的年内变化22-27
- 3.4.1 径流年内变化的变差系数25-26
- 3.4.2 径流年内变化完全调节系数26-27
- 3.5 径流的年际变化27-33
- 3.5.1 年际变化的趋势性27-28
- 3.5.2 年际变化的丰枯性28-30
- 3.5.3 年际变化的阶段性30-33
- 3.6 本章小结33-34
- 第4章 第二松花江月平均流量序列的分形规律分析34-43
- 4.1 引言34
- 4.2 数据资料和方法34-37
- 4.2.1 数据资料34-36
- 4.2.2 研究方法36-37
- 4.3 月流量序列的分形特征分析37-41
- 4.3.1 分形维数的计算37-38
- 4.3.2 分维数的计算结果38-39
- 4.3.3 月流量序列分维数的变化规律39-41
- 4.4 本章小结41-43
- 第5章 基于EMD-SPA的第二松花江不同尺度径流与气象因子的相互关系分析43-57
- 5.1 引言43-44
- 5.2 数据资料和方法44-47
- 5.2.1 数据资料44-45
- 5.2.2 研究方法45-47
- 5.3 第二松花江径流的EMD分析47-50
- 5.3.1 年径流量EMD分解47-49
- 5.3.2 月径流量EMD分解49-50
- 5.4 前郭尔罗斯气象站气象因子的EMD分析50-53
- 5.4.1 年降水量EMD分解50-51
- 5.4.2 月降水量EMD分解51-52
- 5.4.3 年平均气温EMD分解52
- 5.4.4 月平均气温EMD分解52-53
- 5.5 不同尺度的径流与气象因子之间关系的SPA分析53-55
- 5.6 SPA分析结果的讨论55-56
- 5.6.1 年径流与降水关系55
- 5.6.2 年径流与气温关系55-56
- 5.7 本章小结56-57
- 第6章 气象因子与径流变化的关系分析57-61
- 6.1 灰色关联分析法57-58
- 6.2 影响径流的主要气候因子分析58-60
- 6.2.1 数据资料58
- 6.2.2 灰关联分析58-60
- 6.3 本章小结60-61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61-62
- 7.1 全文总结61
- 7.2 研究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66-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红星,刘昌明;黄河源区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2 李志;刘文兆;张勋昌;郑粉莉;;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黑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的评估与调控[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03期
3 蔡秀华,张庆阳,吕文忠;迎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挑战[J];气象科技;2000年04期
4 张建云;王国庆;刘九夫;贺瑞敏;;气候变化权威报告——IPCC报告[J];中国水利;2008年02期
5 侯钦磊;白红英;任园园;贺映娜;马新萍;;50年来渭河干流径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资源科学;2011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艳菊;气候变化对山西省水资源的影响分析[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43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843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