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鱼类对孔隙特性选择试验与多孔隙护岸块体设计

发布时间:2017-09-13 13:54

  本文关键词:鱼类对孔隙特性选择试验与多孔隙护岸块体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护岸 多孔隙 生态系统 河道治理 River2D


【摘要】:在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和生态文明的今天,河道的生态化建设已经成为河道治理的一个重要方向,河道治理的最基本要求即是河道护岸形式的生态化。在满足水利基本要求前提下,生态型护岸要减少对河道的改造,使其对生态系统的冲击力最小,最重要的是要创造适宜于水生动物繁衍生息的活动场所以及植被生长所需要的多样性的生活空间。硬质密实性护岸是目前各个国家与地区比较常用的坡岸保护方法,主要运用的材料为浆砌石、干砌块石、混凝土等。上述护岸方法固然能够满足工程的基本要求,然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使水体与陆地环境遭到破坏,严重还将威胁到人类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环境。目前,诸多学者与相关专业人士对生态型护岸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多种生态护岸的设计方法与结构样式。然而这类方法大部分还是基于传统护岸进行的研究,极少考虑到它们对环境以及生态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关方面的探索比较匮乏。针对传统护岸的缺点,进行了鱼类对孔隙特性的选择试验。试验包括四组,试验1:有孔隙与无孔隙对比试验,验证孔隙是否有更好的集鱼效果;试验2:不同孔隙的形状(无规则孔隙、方形孔隙和圆形孔隙三种)对集鱼效果的影响,比较哪种孔隙形状对鱼类的生活更有益处;试验3:不同孔隙密度(5%、30%、50%三种密度)对集鱼效果的影响;试验4:孔隙有无植被遮盖对比试验,验证植被是否能够为鱼类提供更好的繁衍生息场所。试验结束后,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四组试验结果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有孔隙结构时集鱼效果最好,孔隙形状对集鱼效果影响不大,比较合适的孔隙度为30%-50%左右,孔口附近有植物遮盖时更能吸引鱼类。根据上述四组试验得出的相应结果,研究设计出了一种多孔隙生态护岸块体,该块体由四个底座、中空的植生孔柱、前后植生孔洞、过鱼通道、前部插耳、后部插孔组成,植生孔住与基座能够支撑护岸,使其更加安全稳固。该护岸块体能保护河流,种植植物,营造小生境,为水生动物提供生活、避难场所。选取辽河新民市内一段河流为例,设计两种方案,方案一:保持河流原始条件不变,方案二:在河流水位变化区修筑多孔隙生态护岸,利用River2D软件模型对这两种情况,就该河段内的流速以及鱼类栖息地加权可利用面积值(WUA)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方案二能够降低河流流速,改善鱼类的栖息环境。
【关键词】:生态护岸 多孔隙 生态系统 河道治理 River2D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861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26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3
  • 1.3 生态型护岸的国内外研究近况13-15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4 生态型护岸的各种形式及其优缺点15-24
  • 1.4.1 自然原型护岸15-16
  • 1.4.2 自然型护岸16-20
  • 1.4.3 多自然型护岸20-24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4-26
  • 1.5.1 研究内容24-25
  • 1.5.2 技术路线25-26
  • 第二章 鱼类对孔隙的不同特性选择试验26-39
  • 2.1 孔隙的生态作用26-27
  • 2.2 试验准备27-28
  • 2.2.1 试验装置27
  • 2.2.2 试验设计27-28
  • 2.3 试验过程28-36
  • 2.3.1 样本量的确定28
  • 2.3.2 试验过程及分析28-36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36-38
  • 2.5 本章小结38-39
  • 第三章 多孔隙生态护岸块体的设计39-47
  • 3.1 设计要素及原则39-40
  • 3.2 多孔隙生态护岸块体的设计说明40-46
  • 3.2.1 多孔隙生态护岸块体的模型外观说明40-43
  • 3.2.2 多孔隙生态护岸块体模型的稳定性分析43-46
  • 3.3 本章小结46-47
  • 第四章 River2D对生态护岸的流速及WUA计算分析47-58
  • 4.1 RIVER2D软件介绍47-51
  • 4.1.1 软件组成47
  • 4.1.2 River2D模型理论基础47-49
  • 4.1.3 River2D软件数据的输入和输出49-51
  • 4.2 河道基本概况51-52
  • 4.3 River2D软件对护岸的流速及WUA值的计算分析52-57
  • 4.3.1 数据的准备及输入52-54
  • 4.3.2 运行过程及结果分析54-57
  • 4.4 本章小结57-58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8-60
  • 5.1 结论58
  • 5.2 展望58-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瑛;高甲荣;陈子珊;高阳;段红祥;;北京郊区两种生态护岸方式温湿度效应对比[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6期

2 黄奕龙;;日本河流生态护岸技术及其对深圳的启示[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年10期

3 李晓娟;刘建超;;简谈生态护岸利与弊[J];内蒙古水利;2010年02期

4 唐国滔;姚焕玫;胡湛波;;生态护岸技术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水产科技情报;2010年04期

5 夏庆云;蔡军;王尉英;;杭州市典型河道生态护岸的选择[J];浙江水利科技;2011年02期

6 李超;李明;全先超;;城镇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岸方法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7 朱小焰;刘喜元;;建设城市生态护岸的可行性探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年04期

8 赵冬冬;;生态护岸工程在建阳书吕溪防洪堤建设中的应用与推广[J];水利科技;2013年02期

9 宋克;;漯河市沙澧河沿岸植物生态护岸应用技术浅析[J];河南林业科技;2013年04期

10 陈立军;;苏北运河航道生态护岸的研究与应用趋势[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卓智;;生态护岸的一些做法[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徐进;;黄山市中心城区生态护岸建设问题的探讨[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丽霞;;生态护岸在城市河岸整治中的应用研究[A];福建省第十三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盛林;;生态护岸新材料——棕榈石[A];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C];2011年

5 魏西会;赵书凯;刁玲玲;;青岛市城阳区主要河流生态护岸的实践与探索[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6 刘亚忠;;浅谈河道的生态护岸技术[A];2013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马丽丽;;生态水利模式之生态护岸[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熊治平;张生鹏;;河道生态护岸设计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专刊[C];2009年

9 李明慧;;生态护岸技术在清河河道治理中的应用[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邓欢欢;葛利云;李建华;赵建夫;;河道生态修复中的生态护岸技术[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赵丹邋区报道组 吴怡之 吴桂潮;秀洲全面实施内河生态护岸工程[N];浙江日报;2008年

2 记者 孙铁军 通讯员 董王进;生态护岸技术扮美盐灌船闸[N];连云港日报;2009年

3 何英娥 牛伟峰;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岸建设的作用[N];黄河报;2010年

4 通讯员 容科彪;阳朔启动漓江生态护岸工程[N];桂林日报;2011年

5 张明 赵乐乐 崔奕;我市将构建新型生态护岸[N];常州日报;2011年

6 金文莲;生态护岸成乡村新景观[N];闽北日报;2013年

7 周雨顺 陈白燕;鱼儿在生态航道中畅游[N];中国水运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周永峰 陈建光 通讯员  周雨顺;浙江绿色航道款款走来[N];中国水运报;2006年

9 记者 朱丹 海盐县新闻中心 马晓燕;56个生态护岸范例重塑水乡灵性[N];嘉兴日报;2010年

10 段祥宝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河道生态护岸实现人水和谐[N];中国水利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晶;京郊河流生态护岸水土保持效应及其健康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刘盈斐;多孔隙生态护岸的实验分析与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王菁菁;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营造及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韩莉娟;鱼类对孔隙特性选择试验与多孔隙护岸块体设计[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5 唐大川;城市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6 王越;北京永定河生态护岸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7 王越;河道不同生态护岸型式的适用性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2年

8 王帅;河道生态护岸的建造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9 马亮;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岸的设计及应用[D];苏州大学;2014年

10 常羽萌;滞洪区内的亲水生态护岸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44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844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6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