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固结灌浆期间盖重抬动对混凝土应力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9:19

  本文关键词:固结灌浆期间盖重抬动对混凝土应力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固结灌浆 盖重抬动 表面裂缝 开裂机理


【摘要】: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通过施加压力和位移两种方式模拟固结灌浆过程中的盖重上抬,并以黄登水电站11#坝段为工程实例,对混凝土在固结灌浆期间的开裂进行了研究。针对固结灌浆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裂缝问题,结合11#坝段浇筑过程、温控措施和观测数据,并考虑不同的灌浆压力、抬动位移及温度荷载的影响,计算拟定12种组合工况,对各种组合工况进行应力场分析。各工况仿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有限的灌浆压力不会引起混凝土拉应力大幅度增长,而在较小的灌浆压力和温度应力双重作用下混凝土抗拉安全系数偏低;盖重有一定的抬动位移时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较大的拉应力,叠加温度荷载后混凝土开裂风险加大。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固结灌浆 盖重抬动 表面裂缝 开裂机理
【分类号】:TV543.5
【正文快照】: 0引言基础固结灌浆是大坝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固结灌浆施工期间,盖板抬动问题频繁发生,致使混凝土盖板产生裂缝[1-3],对大坝运行期的防渗、基础稳定十分不利,严重时将危及大坝安全。在已建工程中如小湾拱坝就因灌浆压力控制不当导致坝基固结灌浆期间开裂[4]。因此研究固结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敏;;岩石坝基固结灌浆合理布置的讨论[A];锚固与注浆新技术——第二届全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王成林;杨令强;秦冰;杨克坤;;固结灌浆对隧洞围岩稳定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学祥;李翠亮;李焰;;长江三峡三期工程大坝及电站厂房基础岩石找平混凝土封闭法固结灌浆[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C];2004年

4 杨本均;彭国强;刘兴辉;姜文强;;托底固结灌浆技术在石砭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C];2004年

5 赵建民;;柬埔寨甘再水电站坝基固结灌浆施工技术研究[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学祥;李翠亮;李焰;;长江三峡三期工程大坝及电站厂房基础岩石找平混凝土封闭法固结灌浆[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杨本均;彭国强;刘兴辉;姜文强;;托底固结灌浆技术在石砭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吉子为;;甘再水电站坝基固结灌浆施工效果浅析[A];2013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第12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闫周文;陈文林;;莲麓水电站固结灌浆试验施工[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洪富;刘文;;彭水水电站尾水洞“带帽”工况固结灌浆试验[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丽雅 王永安 李增星 雒醒吾 尹刚;新技术应对水电施工塌方[N];中国水利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娄广辉;固结灌浆工艺在东升水电站的实践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2 白连军;龙口水利枢纽工程固结灌浆施工的优化与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3 龙启富;天生桥二级水电站Ⅲ号隧洞围岩固结灌浆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袁进科;水泥改性与新型固结灌浆材料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5 伏喜军;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抗力体固结灌浆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李元;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无盖重高压固结灌浆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刘慧霞;水电站灌浆平洞固结灌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苏达;构皮滩水电站27#坝段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史茂君;地质灾害防治新型高水固结灌浆材料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62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862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3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