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敏感分析的反倾岩质边坡锚固参数优化设计
本文关键词:基于敏感分析的反倾岩质边坡锚固参数优化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离散元 倾倒变形 敏感性分析 锚固参数优化 反倾岩质边坡
【摘要】:以湖北鹤峰红莲池反倾边坡为例,在分析边坡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离散元软件UDEC模拟试验,分析反倾岩质边坡的位移云图,得出了反倾边坡倾倒变形的破坏基准面,并以此初步确定锚索长度。基于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在不同锚固角、锚固力及锚索长度条件下,坡顶最大水平位移以及倾倒变形区面积变化特征,以此得到参数优化结果:锚固角为8°、锚固力为1 000 k N、锚索锚固段长度为5 m。锚固参数敏感性大小排序依次为:锚固角度,锚固力,锚索长度。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关键词】: 离散元 倾倒变形 敏感性分析 锚固参数优化 反倾岩质边坡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项目(2011CB710605)
【分类号】:TV223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近年来,反倾岩体边坡破坏造成的灾害频繁出现,且损失严重。因此,反倾岩体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及治理措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反倾岩质边坡的倾倒变形破坏特征已有较深入的研究。杨根兰等以小湾水电站高边坡为例,从岩体结构、变形岩体倾角和卸荷裂隙发育3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会中;王吉亮;杨静;黄孝泉;王团乐;刘冲平;廖立兵;潘金鹤;肖云华;;高陡岩质边坡块体稳定性研究方法及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12期
2 左良栋;周世良;吴飞桥;王全;;水位变化对库区某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3 周琼;许建新;秦永宏;罗汉杰;张洪钢;;黄石市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综合技术应用探讨[J];中国水利;2011年02期
4 刘思源;谭万春;宋文杰;;高陡岩质边坡生态种植基配比的试验研究[J];湖南水利水电;2011年06期
5 沙玉;;西南某水电站岩质边坡局部失稳模式及稳定性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年04期
6 晏成明;陈丹;胡建平;陈云;;地震荷载作用下岩质边坡动力响应分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2年06期
7 翟才旺;水利水电岩质边坡的加固技术综述[J];广西水利水电;2002年03期
8 胡海浪;黄秋枫;李建林;;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西北水电;2008年05期
9 吴文敏;戴淑英;;新疆黑孜水利枢纽工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八一农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10 程东幸,刘大安,丁恩保,赵红敏,潘炜,郭华锋;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影响因素及反倾条件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程圣国;叶永;杨俊晓;;顺层岩质边坡临界坡长求解研究[A];第二届湖北省力学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朱珍德;徐卫亚;唐胡丹;王思敬;;区域开挖诱发岩质边坡失稳及其预测研究[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小平;;岩质边坡分析中的流变问题[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沈明荣;邓海荣;;水下岩质边坡在低频荷载下的稳定性分析[A];第一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王光纶;张楚汉;陈昌伟;;用离散元法分析岩质边坡的动力稳定[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6 吕杰堂;王建锋;;小浪底库区八里胡同河段岩质高边坡稳定性随机模拟研究[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7 张万奎;王文远;王昆;;云南某水站电导流洞出口软弱岩质边坡变形失稳机理及处理措施[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电力物探科技信息网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程江涛;晏鄂川;尹锡杰;刘莉;;基于赤平投影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程序化实现[A];第六届全国地面岩石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岩土力学与工程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刘先珊;孔建;林耀生;;降雨过程中的岩质边坡渗流分析及稳定性评价[A];第六届全国地面岩石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岩土力学与工程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晗迓;破碎岩质边坡锚固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马克;开挖扰动条件下岩质边坡灾变孕育机制、监测与控制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运;水下岩质边坡的压力分布特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王寅;强降雨下山口岩库区—岩质边坡三维有限元稳定分析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3 姜海西;水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模型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李兴旺;频发微震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黄洪波;层状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6 朱大栋;复杂岩质边坡的静动力稳定性分析[D];河海大学;2007年
7 陈云;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D];河海大学;2004年
8 刘洋;岩质边坡开挖卸荷力学特性及其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9 胡益华;小湾饮水沟岩质边坡爆破稳定性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刘顺昌;如美水电站岩质边坡倾倒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67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867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