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淹没圆形射流空化特性减压试验
本文关键词:微淹没圆形射流空化特性减压试验
更多相关文章: 门槽 圆管射流 消力池 减压试验 空化特性 掺气减蚀
【摘要】:空化空蚀和掺气减蚀机理的研究是高速射流研究的重要方面。在微淹没条件下,保证闸室面积与射流出口面积比不变,对设置门槽的有压矩形闸室后接圆管射流的突扩突跌消力池空化特性进行减压试验,其中跌坎高度S(5.5 m和4.0 m)和圆管长度L_2(L_2/d=2、1和0,d为圆管直径)。跌坎高度S从5.5 m降低至4.0 m,门槽及圆管射流出口处消力池边墙发生空化的可能性变化仅10%。圆管长度L_2/d=2和0时门槽发生空化的可能性比L_2/d=1时高出40%~60%;而L_2/d=0时圆管射流出口处边墙的空化可能性比L_2/d=1时可高出260%,L_2继续增加对空化特性的不利影响有限。增加跌坎高度S有利于水流掺气,为达到良好的掺气减蚀效果,不宜过低。因此,跌坎高度S对门槽及圆管射流出口处消力池边墙空化特性影响较小,而圆管长度L_2对其空化特性影响较大。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门槽 圆管射流 消力池 减压试验 空化特性 掺气减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9165)~~
【分类号】:TV135.2
【正文快照】: 淹没射流空化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化工、机械、航空航天和水下运动等领域;而在水工水力学领域中则为有压泄洪洞内的淹没射流、闸孔出流和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水跃消能等。有压泄洪洞的体型设计中,常见的有渐缩、突缩段和有跌坎、突扩的消力池相结合的布置形式,其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W.霍尔;M.L.比勒特;M.塔达;D.R.斯廷布林;胡明龙;;压力梯度对表面孤立突体消失空化的影响[J];河海大学科技情报;1988年02期
2 彭晓星,王力,潘森森;水中空气含量对旋涡空化的影响[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1989年04期
3 倪汉根;初生空化数比尺效应的修正[J];水利学报;1999年09期
4 吴建华;;垂直汇流中空化状态分级探讨[J];郑州工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5 刘斌;马龙;;一种轴流转桨式水轮机间隙空化与翼型空化的判定方法[J];水电与新能源;2012年06期
6 刘一心;;空化空蚀及磨损防护试验[J];人民黄河;1986年01期
7 杨志明;初生空化与液体抗拉强度的关系[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0年04期
8 付胜;李海涛;刘丽丽;石照耀;;空化水射流的形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年04期
9 Н.И.日阿诺夫;雷呜蛰;毛德勤;;溢洪道上的空化研究[J];华水科技情报;1982年02期
10 高秋生;对液体空化机理的进一步探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庆;张建民;戴光清;李鹏;;高速突扩流空化初生及比尺效应试验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庆;空化初生机理及比尺效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杨静;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空化流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小东;离心泵内部流动空化特性数值模拟与分析[D];西华大学;2015年
2 马国华;带副叶片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内部空化流场数值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3 王涛;轴流泵叶轮空化的CFD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4 朱芳;表面不平整突体跌坎空化特性与水力空化发生元件优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5 侯精明;溢洪道空化数计算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张勇;水轮机叶片头部背面初生空化CFD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79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879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