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插板透水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模型试验
本文关键词:水力插板透水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模型试验
更多相关文章: 水力插板 透水丁坝 冲刷坑深度 流量 挑角 透水率 正交试验
【摘要】:为探索水力插板透水丁坝减小坝头冲刷坑深度的最佳设计参数和布置方案,通过改变流量、丁坝挑角、丁坝透水率、丁坝长度进行单因素影响试验,得出坝头冲刷坑深度与各单因素的回归方程。从每组单因素试验结果中选择最佳试验水平,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个单因素对水力插板透水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丁坝透水率、流量、丁坝长度、丁坝挑角;在一定流量条件下,水力插板透水丁坝最佳布置方案的设计参数为丁坝透水率30%、丁坝长度30 cm、丁坝挑角60°。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水力插板 透水丁坝 冲刷坑深度 流量 挑角 透水率 正交试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69032) 新疆高校科研计划(XJEDU2013I12)
【分类号】:TV863
【正文快照】: 水力插板技术由胜利油田管理局何富荣等[1]于1992年提出,最先应用于滨海油田的堤防工程,效果十分显著。由于水力插板技术具有预置化程度高,工程造价低,施工周期短等优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水力插板技术在桥梁基础工程[2]、河道整治工程[3]、海港工程[4]等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发永;丁坝坝身侧冲刷坑控制与治理工程措施初探[J];人民长江;2004年02期
2 韩曾萃;陈森美;伍冬领;;河口海岸凸体冲刷坑最大深度及形态[J];海洋工程;2007年02期
3 沈波;丁坝局部冲刷坑形成机理和最大冲深的确定[J];公路;1997年01期
4 刘德平;;溃堤洪水及冲刷坑分析计算方法综述[J];电力勘测设计;2006年02期
5 张修忠,王光谦;堤防溃决的流动分析及冲刷坑计算[J];泥沙研究;2002年01期
6 潘军峰,冯民权,郑邦民,闵涛;丁坝绕流及局部冲刷坑二维数值模拟[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张洪霞;封光寅;柳发忠;林云发;余国莉;;丹江口水利枢纽坝区下游冲刷坑变化分析[J];人民长江;2006年12期
8 施振兴;;池式戽防冲计算与体型优化[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2年04期
9 季永兴,李国林,莫敖全,刁南兴;长兴岛南沿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探析[J];人民长江;2002年04期
10 冷魁;桥墩施工期沉井附近流速变化及对冲刷坑的影响[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健华;;洪口水电站冲刷坑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研究[A];福建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论文汇编[C];2006年
2 黄健华;;洪口水电站冲刷坑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分会场——碾压混凝土及筑坝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小娥;陈春燕;王协康;孙一;;溃堤洪水及冲刷坑的平面二维数值模拟[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3防汛抗旱减灾[C];2013年
4 张芝永;员鹏;吴修广;刘光生;;移动射流冲刷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G海岸环境与地球物理流体力学[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施如学;丁坝冲刷坑的三维水流流态数值模拟[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2 高改玉;横丹水电站水流三维模拟及下游冲刷坑二维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新强;当卡水电站下游冲刷坑形态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孙小玲;线性水波越过三维非理性地形散射效应的解析模拟[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89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889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