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中国东南部山区水库塌岸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22:00

  本文关键词:中国东南部山区水库塌岸预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山区水库 水库塌岸 物理模拟 敏感性 多元回归法


【摘要】:水库塌岸作为水库蓄水之后的典型工程地质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水库区域的安全、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相比于平原宽缓型水库,山区水库具有岸坡高陡、岸坡形貌复杂、覆盖层多为粗颗粒土、蓄水位高等特点,塌岸问题更为复杂且研究较少。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选取了数个位于中国东南部的典型山区水库进行研究。总体而言,东南部山区水库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覆盖层以粗颗粒土为主,塌岸现象主要发育在覆盖层较厚的岸坡,塌岸模式以侵蚀型、坍塌型为主。为了深入地研究水库塌岸的机制和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关系等问题,在对塌岸现象和地质环境条件研究总结的基础上,采用机制模拟法,进行了一系列的物理模拟试验。其中,多因素试验考虑了岸坡物质组成、岸坡坡度、水位、波浪四个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极差分析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塌岸宽度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岸坡坡度、岸坡物质组成、波浪大小、水位;单项试验包括不同纵剖面对比试验、水位升降试验、保持与清除坡脚堆积对比试验、不同平面形态对比试验、密实度影响试验、塌岸时间效应模拟试验和塌岸长度展宽模拟试验7组试验,试验目的在于从物理模拟的角度直观分析上述各种条件下的塌岸规律和机制。根据野外调查和物理模拟试验观察,综合分析认为水库塌岸机制主要分为在恒定水位下的塌岸机制和变动水位下的塌岸机制。在恒定水位下水库岸坡在库水软化、湿化、波蚀作用下逐渐发生破坏,由于岩土体组成、岸坡结构、岸坡形态等影响下而逐渐发展为侵蚀型、坍塌型或滑移型;在变动水位作用下,相当于在水位变动范围内的多次恒定水位塌岸破坏的叠加。综合分析了水库塌岸与岸坡坡度、岸坡物质组成、波浪大小、水位的影响关系和机制。根据大量的水库塌岸物理模拟试验结果,建立了基于多元回归塌岸宽度预测公式,并给出了该预测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参数取值方法,结合已有资料对该方法进行了初步检验。
【关键词】:山区水库 水库塌岸 物理模拟 敏感性 多元回归法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697.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前言9-17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1.2.1 水库塌岸国内外研究概况10-14
  • 1.2.2 东南部山区水库塌岸研究现状14
  • 1.2.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4-15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5-17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5
  • 1.3.2 技术路线15-17
  • 第2章 东南部典型山区水库调查研究17-37
  • 2.1 地质环境条件17-24
  • 2.1.1 地形地貌17-19
  • 2.1.2 地层岩性19-22
  • 2.1.3 地质构造22-23
  • 2.1.4 气象水文23-24
  • 2.2 塌岸发育分布特征及危害性24-34
  • 2.2.1 塌岸模式分类24-27
  • 2.2.2 塌岸发育分布特征27-33
  • 2.2.3 塌岸危害性33-34
  • 2.3 塌岸参数研究34-37
  • 2.3.1 塌岸参数调查34-35
  • 2.3.2 塌岸参数统计分析35-37
  • 第3章 山区水库塌岸物理模拟研究37-84
  • 3.1 试验目的37
  • 3.2 试验设备37-38
  • 3.3 试验模型设计38-46
  • 3.3.1 相似关系38-39
  • 3.3.2 试验材料39
  • 3.3.3 模型设计39-46
  • 3.4 模拟试验46-64
  • 3.4.1 多因素模拟试验及现象46-51
  • 3.4.2 单项模拟试验及现象51-64
  • 3.5 试验结果分析64-84
  • 3.5.1 多因素试验结果分析64-70
  • 3.5.2 单项试验结果分析70-84
  • 第4章 山区水库塌岸机制分析84-92
  • 4.1 塌岸机制分析84-88
  • 4.1.1 恒定水位塌岸机制84
  • 4.1.2 变动水位塌岸机制84-85
  • 4.1.3 不同塌岸模式塌岸机制85-88
  • 4.2 塌岸影响因素分析88-92
  • 4.2.1 岸坡物质组成88
  • 4.2.2 岸坡坡度88-89
  • 4.2.3 水位89-90
  • 4.2.4 波浪90-92
  • 第5章 基于多元回归法的塌岸宽度预测模型研究92-102
  • 5.1 塌岸宽度预测模型92-99
  • 5.1.1 概述92-93
  • 5.1.2 参数选取93-94
  • 5.1.3 模型建立94-97
  • 5.1.4 参数取值方法及应用条件97-99
  • 5.2 模型应用研究99-102
  • 5.2.1 与传统预测方法对比99-101
  • 5.2.2 模型预测结果分析101-102
  • 结论102-104
  • 致谢104-105
  • 参考文献105-10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10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鹏;;黄河某水库塌岸预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2 唐辉明;长江三峡工程水库塌岸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肖俊和,孙娟;官厅水库塌岸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3年04期

4 何良德;朱筱嘉;;水库塌岸预测方法述评[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周代荣;张丙先;;工程地质类比法在水库塌岸预测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07年04期

6 白建光;许强;;三峡水库塌岸预测评价系统开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汤明高;许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三峡水库塌岸危险度评价[J];人民长江;2008年15期

8 汤明高;许强;;山区型水库塌岸防护对策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9年02期

9 隆星;;黄土地区水库塌岸分析与探究[J];铁道勘察;2009年04期

10 姚改侠;;西郊水库塌岸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J];陕西水利;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辉明;;长江三峡工程水库塌岸研究[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通讯员 胡志娟;官厅水库塌岸治理延庆段完工[N];中国水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阙金声;三峡工程涪陵区水库塌岸非线性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文春;基于支持向量机—可拓学的三峡库区丰都县水库塌岸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海明;中国东南部山区水库塌岸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白建光;三峡水库塌岸预测评价的物理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3 黄向春;岳城水库塌岸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张梁;山区水库塌岸机理模型试验及预测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07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907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3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