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科学传播影响力提升的AMO分析
本文选题:科幻小说 切入点:科学传播 出处:《科普研究》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普及,搜索引擎以及基于搜索的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等自媒体应用,人们获取科学信息的能力与速度有了大幅提高。传统强调科学信息传播的"科学普及",逐渐被强调从受众出发的"科学传播"所替代,后者更加注重传播过程的趣味性、情节性和传播效果的影响力。科幻小说在传播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方法与知识方面,尤其符合自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显现出其他通俗科普读物难以匹及的科普功效。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拟借助说服传播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将其中的AMO(能力、动机、机会)三因素作为分析视角,对科幻小说科学传播影响力的提升提出了分众化、娱乐化、多媒体化的传播策略。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mobile phones, search engines and search-based interactive knowledge sharing platform and other self-media applications, The ability and speed of people to obtain scientific information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 traditional emphasis on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has gradually been replaced by the emphasis on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from the audience, which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terest of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The influence of plot and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fiction is especially sui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era of media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scientific ideas, scientific ideas, scientific spirit, and scientific methods and knowledge.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communication, intends to take AMO-( capability, motivation, opportunity) as the analysis angle with the help of the fine processing possibility model of persuasion and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diversification, entertainment and multi-media to enhance the influ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in science fiction.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基金】:中国科协研究生科普研究能力提升类项目专项资助(2013KPYJD78) 成都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ZSR13-18) 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ZR0116)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项目(13DFWH006.1) 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调研课题(2013521)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
【分类号】:I106.4;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先红;;新媒介推动下公共关系理论范式的创新[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金涛;科幻的科普功能[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3 王家东;周仲谋;;从梦想到救赎——科幻影视剧的人类情感折射[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蒋晓丽;张放;;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提升的AMO分析——以大众传播渠道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英姿;;哲学基本问题与大学生哲学思维方式的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仵军智;;关中西部乡村民众人际关系与心理嬗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刘耀霞;;日常生活世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性化[J];兵团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4 汝秀梅;;农民非合理性消费行为的深层解读[J];商业研究;2010年02期
5 郭伟锋;;现代性焦虑下的大众化旅游[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6 董雷;祝振华;;论市民社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促进[J];沧桑;2010年02期
7 刘桃良;;“日常生活审美化”主要观点的阐释与辨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康艳;;沉浸在日常生活中的思考——论于坚的诗歌创作[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王希鹏;丁三青;;论网络文化对人的主体性生成的促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罗儒国;;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辨正[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孙慧玲;唐桂娟;;回归生活世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邱岳;;情理:串联盐业纠纷解决规范依据的红线[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宏星;低碳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玲丽;走向日常生活的诗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宁琳;新生代小说创作与批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希鹏;文化哲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首婧;黑龙江当代人文精神与价值观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黄华;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特征分析[D];东华大学;2009年
3 何涛;川北S村公共空间的社会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金如;马克思的生活观和中国模式的生活观想象[D];吉林大学;2011年
5 佘平飞;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李春娟;“日常生活审美化”再审视[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晓蓓;经典改编的娱乐化倾向[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王海林;梁启超青年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李敏芳;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孟德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虞吉;电影的奇观本性──从梅里爱到美国科幻电影的理论启示[J];当代电影;1998年05期
2 周刚;;从一个留韩中国学生的感受谈对外传播的文化选择[J];对外传播;2008年07期
3 陈先红;“关系生态说”与公关理论的创新[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陈世联;;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3期
5 袁华明;对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学习月刊;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晓原;;我看《卫斯理》——兼及科普与科幻[J];飞碟探索;2008年07期
2 陆媛媛;;美国科幻小说家弗诺·文奇获雨果奖[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6期
3 ;克隆问题吵翻天 科幻小说早预见[J];内江科技;1997年02期
4 落了一夜泪;;领略文学的想像力之美妙——读小说《午夜凶铃》[J];教育与职业;2003年12期
5 郭建中;;布赖恩·奥尔迪斯和他的埃利康尼亚三部曲[J];世界科幻博览;2005年04期
6 ;群星,我的归宿[J];聪明泉(科幻&奇幻);2006年04期
7 王伟;美国当代科幻小说巨匠——艾萨克·阿西莫夫[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2期
8 ;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J];语文世界;2000年03期
9 张寿民;谈谈外国现代科学幻想小说[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10 达世新;冉冉上升的朝阳文学——漫谈科学幻想小说的魅力[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郭红;;“文献”小说——《嘉莉妹妹》[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邹敏;;《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自学考试教材建设之探讨[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3 肖静;;道德现实主义的抉择——评特里林的短篇小说《另一个玛格丽特》[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文光;在现实和幻想之间[N];新闻出版报;2000年
2 顾墟;英国科幻小说界掀起“又一浪”[N];文学报;2004年
3 王逢振;为什么要阅读科幻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李成;亦真亦幻的世界[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5 杨鹏;读科幻小说的几点建议[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教授;阿西莫夫:在科学与幻想的交界上[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7 北京 吴岳添;《终极秘密》[N];社会科学报;2002年
8 王志冲;构建两个世界的人[N];文学报;2002年
9 荣智慧;冲突的世界[N];文艺报;2010年
10 江晓原;“科普”作品呈现文化转向[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韦华;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的元小说创作[D];吉林大学;2012年
2 徐文培;开放、指涉的文本世界:冯内古特小说的互文性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景虹梅;黑色幽默小说主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朱利华;“生态大我”与生态批评的构建[D];北京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菲;论厄休拉·勒奎恩科幻小说中的二元性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子峰;科幻小说在中国的形态流变—取法文类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景;多丽丝·莱辛科幻小说中的生态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4 金淑娟;和谐共生的终极探求—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剖析多丽丝·莱辛的三部主要科幻小说[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潇;威尔斯科幻小说中科技引发的伦理冲击[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玉波;英语主流文学对科幻小说的贡献[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马秀东;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阳;从西方科幻小说看中国同类作品的困境与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胤汶;H.G.威尔斯科幻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少娟;赫·乔·威尔斯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38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1638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