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的岩土工程资源
本文选题:互联网 切入点:岩土工程 出处:《工程勘察》2000年04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互联网上的岩土工程资源 ,包括岩土工程导航站点、搜索引擎、学术期刊站点、网邮名录、新闻论坛等各种专业资源 ,为岩土工程师从互联网上准确、迅速地获取岩土工程信息提供帮助。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resources on the Internet, includi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navigation site, search engine, academic journal site, webmail directory, news forum and other professional resources, which are accurate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s from the Internet. Quick access to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to help.
【作者单位】: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州350001
【分类号】:TU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振鸿,于兴华,申丽敏;计算机在岩土工程监理中的应用初探[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0年02期
2 张高宁;岩土工程的可靠度研究浅述[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年01期
3 ;首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论坛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4 ;简讯[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5 ;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名词拾补(五)[J];土工基础;2004年06期
6 张建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与日本地盘工学会合作协议签字仪式[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7 ;简讯[J];岩土力学;2006年10期
8 张峰文;;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浅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1期
9 罗兵;;岩土工程可靠性分析的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1期
10 ;关于申请第八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的通知[J];施工技术;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光乐;倪光乐;倪光乐;倪光乐;;后记[A];陆培炎科技著作及论文选集[C];2006年
2 宁清立;;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岩土工程性能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顾宝和;;浅谈岩土工程的概念设计[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魏群;;岩土工程中图形计算力学方法的研究及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张在明;沈小克;郑临;;城市建设工程勘察信息系统与计算机辅助岩土工程(CAGE)[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6 陈皇麟;;前言[A];广东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7 张在明;;岩土工程行业的计算机辅助系统(CAGE)[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孔宪立;石振明;胡德富;陈建锋;;工程地质专业发展及其岩土工程方向[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王凤生;;岩土工程在国土资源勘察与开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序言[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樊晓丽;北屯新区岩土工程外业勘察工作结束[N];阿勒泰日报;2009年
2 于洋;发现自然规律应用生产实践[N];科技日报;2007年
3 王华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0年
4 顾今;探讨全球岩土工程未来发展方向[N];建筑时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谈健邋张美薇 刘联伟 柯梅丽 陈之泉 王离;活跃在岩土工程领域的“杂家”——林培源[N];广东建设报;2007年
6 应勇华;滕王阁旁拟建高楼大厦[N];中国矿业报;2007年
7 记者 李峰;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在兰举行[N];甘肃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王宝琳;Layman 传奇[N];科技日报;2008年
9 应勇华;建设中应加强防震防灾工作[N];中国矿业报;2007年
10 通讯员 张启堂 廖作勇 张希;提交岩土工程详察报告11个[N];中国矿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斌;岩土工程随机反演分析及工程应用[D];河海大学;2001年
2 叶祥记;广义节点无网格法理论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茹忠亮;三维进化弹塑性并行有限元反分析系统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4 李晓龙;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岩体力学参数反演及工程应用[D];郑州大学;2009年
5 陈陆望;物理模型试验技术研究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6 郭嘉;人工免疫算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常斌;基于数值仿真试验的岩土工程智能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8 傅少君;岩土结构仿真反馈分析的理论与实践[D];武汉大学;2005年
9 管群;VR-GIS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2年
10 毛坚强;接触问题的一种有限元计算方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君;大型岩土工程有限元程序FINAL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4年
2 黄克戬;地下洞室群开挖数值仿真研究与工程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3 宋祥红;岩土工程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开发[D];长安大学;2005年
4 陈海军;神经网络有限元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5 秦会来;水泥土桩复合土钉支护体系受力变形计算分析[D];郑州大学;2005年
6 王国进;大型复杂堆积体信息化动态整治设计与工程实践[D];天津大学;2007年
7 杨风松;三维塌落拱的形成机理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叶永峰;排桩支护结构中的土拱效应[D];郑州大学;2006年
9 茹洪久;天津沿海软土地区大面积垃圾堆场岩土工程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迟鸣;基于XML的岩土工程信息数字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60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1660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