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美国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挑战与对策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integration of media and content between various medi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merican Apple Company as a representative, its personalized media acceptance devices are becoming smaller and smaller, multi-functional and multi-media; At the same time, Google, Facebook,Twitter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earch engine, social networks and self-media development momentum is strong, it has its ow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天勇;;细分市场 准确定位 积聚力量 打造品牌——浅论新时期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策略[J];新闻战线;2006年05期
2 刘冰;孙琦;张明霞;;新闻传播教育与城市传媒产业发展[J];今传媒;2008年09期
3 李建新;;一切为了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访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会长吴廷俊教授[J];新闻与写作;2009年01期
4 程素琴;;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与未来——全国新闻传播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胡琼;蔡骐;;新闻传播教育的三大困境[J];今传媒;2006年03期
6 孔祥军;对新闻传播教育热的冷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08期
7 沈正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模式与特色刍议[J];今传媒;2005年12期
8 邱沛篁;共创新闻传播教育的美好明天[J];新闻界;2001年06期
9 ;《传媒镜鉴:国外权威解读新闻传播教育》一书出版[J];国际新闻界;2006年07期
10 林溪声;温潇;;理念、目标、对策:面向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全球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综述[J];新闻大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珊;张颖;;传播技术视野下的中国新闻改革——传统媒体中的“两会报道”与“两会博客”比较[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2 赵晓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网络时代,呼唤突发事件报道步入转型期[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许志晖;曲彬赫;;媒体融合——试论当下媒体的划时代变迁[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舒;;从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劣势看“融媒”时代的到来[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曹冰涛;;如何看待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提出的挑战[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许志晖;曲彬赫;;媒体融合——试论当下媒体的划时代变迁[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7 刘舒;;从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劣势看“融媒”时代的到来[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8 曹冰涛;;如何看待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提出的挑战[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9 李湘滨;张柯;韩平;;网络媒体的挑战[A];科教影视论文集[C];2004年
10 刘涛;;流媒体技术在报业传统媒体的应用[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母家亮;陕西省新闻传播教育学会成立[N];陕西日报;2008年
2 钟蔚文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未来如何突显新闻传播教育的科班优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祝建华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教授;祝建华:新闻传播学国际化不能忽视基础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阎立峰;新闻学教育应注重博雅通识[N];光明日报;2009年
5 吴宇华;网络媒体对当代新闻学教育的影响[N];中华新闻报;2001年
6 哈尔滨师范大学 刘文欣;“三项学习教育”应成为新闻学教育的重点[N];光明日报;2010年
7 李志波;2007新闻传播学教育论坛召开[N];中华新闻报;2007年
8 记者 王晖军;未来媒体种类将融为一体[N];扬州日报;2008年
9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宋超;在融合交流中培养“新”新闻人才[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丁汉青;英国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的特点及启示[N];中华新闻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为学;论新闻传播学话语分析理论的建构[D];上海大学;2008年
2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石永军;论新兴媒体的公共传播[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方曙光;网络公共领域及其二重建构[D];上海大学;2009年
5 聂德民;网络舆论与社会引导[D];上海大学;2009年
6 纪红;互联网舆情的形成发展与引导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董媛媛;深度报道的当代审视[D];复旦大学;2009年
8 马晓超;电视的假相[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9 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朱金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视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欢;两岸新闻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之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龙伟;中、美新闻学本科高等教育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余俊峰;面向信息社会的传播学专业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余俊峰;面向信息社会的传播学专业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夏建军;英美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吴晓娟;海峡两岸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张聪;论搜索引擎的发展及其社会责任[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叶玲珍;搜索引擎商品化背景下的用户地位[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蓉;“人肉搜索”现象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10 杨军;我国内地传统媒体上市存在的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31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243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