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搜索引擎论文 >

基于和声搜索算法的配电网重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04:35
【摘要】: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复杂且运行方式灵活多变。为优化配电网的运行,需要在满足配电网各项运行约束的前提条件下改变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即配电网重构。重构的优点主要包括减小网络损耗,获取更好的电压质量,使负荷分布更均衡等等。此外,重构无需增加额外的投资,是优化配电网运行的首选方法。配电网重构可以等效为一个数学优化问题,在网络结构较为复杂时,优化求解的过程存在计算速度慢,不可行解数目过多等问题。论文旨在解决配电网重构的以上问题,主要工作如下:(1)在配电网“支路集”概念的基础上,解释了重构解的含义,并定义了“支路集解”与“具体解”。对不可行解的一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如何在形成解的过程中避免不可行解的生成。(2)采用数学方法分析了支路集解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支路集解与当前解环状态下的最优解比较接近,利用支路集解代表某一网络状态的解环效果是合理可行的,为快速网络重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3)将和声算法应用于配电网重构,并给出了详细的方案流程。基于和声算法的配电网重构方法共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单独对支路集解进行优化,在获得优化结果后针对该支路集解进行二次优化,得到具体解;第二种是每当支路集解形成后,对该支路集解进行优化,逐次形成对应的具体解,最后形成网络重构的最终解。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可以取得配电网重构的预期效果,经过重构后的网络网损都远远小于该配电网原网络网损。第二种方法的重构效果略优于第一种,但是耗时较长;第一种方法在保证重构效果的同时具有较短的运行耗时。(4)将两种改进算法在配网不同应用场景中进行重构分析。选取正常状态下的网络损耗优化与故障状态下的非故障区段故障恢复两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案具有重构效果优,重构速度快等优点。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73;TP18
【图文】:

接线图,配电网,接线图,节点


中提到的“支路集”概念。简单来说,支路集就是某一配电网络中两个分支节点逡逑之间的所有支路的集合。所谓分支节点,就是该节点所连的节点(除去源节点)逡逑数目超过2。图2-1是IEEE33节点配电网接线图,其中0节点为电源节点,支逡逑路24-28,邋20-7,邋8-14,邋21-11,邋32-17分别是①号到⑤号常开型的联络开关支路。逡逑与节点2、5、28、7、8、11、14、20相连接的非电源节点数目均为3,所以它们逡逑是分支节点。那么图中的支路集共有12个,分别是[2-1-18-19-20],[2-3-4-5],[2-逡逑22-23-24-28],邋[5-6-7],邋[5-25-26-27-28],邋[7-8],邋[7-20],邋[8-9-10-11],邋[8-14],邋[11-逡逑12-13-14],邋[11-21-20],邋[14-15-16-17-32-31-30-29-28]。逡逑付)I卜-II邋I.邋I卜、、⑤逡逑/22逦23逦24邋/25逦26逦27逦28_29_邋3£_邋31_邋32逦\逡逑IHrr-H邋W逦^逡逑0逦1\邋2逦3逦4邋/-5—邋&7逦8逦9逦10邋/11逦12逦13逦14逦15逦16逦17逡逑18逦19逦20逦21逡逑图2-丨丨EEE33节点配电网接线图逡逑去除所有分支支路(如0-1支路)并忽略支路集的内部节点,可以形成如图逡逑2-2所示的简化的系统接线图。可以对每一个支路集进行编号,编号顺序见图2-逡逑2中支路集上的数字

简化接线,配电网,环路,节点


逑2.2解的含义逡逑以图2-1为例,其中共有5个联络开关支路,如果所有联络开关闭合,相应逡逑的就有5个环路,且每个环路仅包含一个联络开关支路。如果以联络开关的编号逡逑代表其所在环路的编号,图2-1中的5个环路情况见表2-2。逡逑表2-2环路情况逡逑 ̄ZZ逦环路中包含的节点逦环路中包含的支路集 ̄逡逑邱合逦(数字代表节点编号)逦(数字代表支路集编号)逡逑环路①逦[2-22-23-24-28-27-26-25-5-4-3-2]逦[3-5-2]逡逑环路②逦[1-2-3-4-5-6-7-20-19-18-1]逦|;7-1-2-4]逡逑环路③逦[8-9-10-11-12-13-14-8]逦[9-10-8]逡逑环路④逦[11-21邋-20-19-18-1邋-2-3-4-5-6-7-8-9-10-11]逦[11-1-2-4-6-8]逡逑路⑤[17-32-31-30-29-28-27-26-25-5-6-7-8-9-10-逦[12.5.4.6.8.10]逡逑^逦逦11-12-13-14-15-16-171逦1逦J逡逑配电网一般都是闭环设计,开环运行也就是说,在配电网实际运行过程逡逑中,表2-2中的五个环路必然全部打开。那么,打开每个环路中不同的支路就对逡逑应着不同的网络结构。可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耕;景锋;;含分布式电源的10kV配电网重构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年15期

2 程金牛;童晓阳;;基于整数规划的配电网重构算法[J];电气应用;2012年09期

3 邱明鑫;;免疫遗传算法在配电网重构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2年18期

4 陈方亚;;对配电网重构算法的分析[J];广东科技;2008年22期

5 陈泽诚;;配电网重构中的电压暂降问题研究[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10期

6 李勇强;;关于配电网重构优化算法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年08期

7 姚伟锷;;浅谈配电网重构算法[J];广东科技;2007年S1期

8 张学超;;配电网重构算法研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S3期

9 盛山青;;论配电网重构计算之要点[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年12期

10 刘蔚,韩祯祥;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配电网重构[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林川;潘文明;梁栋;孙瑞丽;;一种基于邻接矩阵的算法在配电网重构中应用[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辛雷;张言滨;孙铭泽;辛鹏;蔡国伟;;基于蚁群最优算法的配电网重构[A];第十一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戴光武;都洪基;贾磊;史志平;;基于支路交换法的配电网重构研究[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倩;杨京燕;孟璐;;基于改进的蚁群算法和最小生成树的配电网重构[A];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徐华;柳骏;邹宏亮;赵萍;郑远德;;计及新能源及电动汽车的配电网重构[A];浙江省电力学会2016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6年

6 王萌;孙振权;盛成玉;;基于协同策略的配电网自愈重构技术研究[A];2015年电网节能与电能质量论文集[C];2015年

7 臧志斌;郑培昊;魏本海;翟再培;马胜国;;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与重构优化系统设计方案[A];2017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7年

8 王少林;白牧可;吕涛;唐巍;张立梅;关洪浩;;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调整的多目标配电网重构[A];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汤韬;李斌;;基于功率分点的配电网优化重构[A];2015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江西电力》2015年11月增刊)[C];2016年

10 相里碧玉;蔡金锭;孙轶群;;配电网重构与电容器投切综合优化的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哲超;协同网络重构和需求侧响应的配电网优化运行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2 朱俊澎;主动配电网重构与孤岛划分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3 邓群;进化稳定策略在配电网重构及规划中应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刘蔚;基于运行模式的配电网优化[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超学;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及其在TSP问题和配电网重构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6 胡雯;自愈机制下含微电网的配电网重构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7 孙元博;基于图解蚂蚁系统算法的城市配电网重构与故障恢复综合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8 邹必昌;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重构及故障恢复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9 麻秀范;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0 何禹清;配电网快速可靠性评估及重构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大玲;基于改进入侵杂草算法的有源配电网重构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2 江泽昌;基于短期负荷预测的主动配电网重构与故障恢复的研究[D];上海电机学院;2019年

3 李晏君;考虑可靠性的含风电配电网多目标快速重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4 夏鹏;含分布式电源的多目标配电网重构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

5 张昭;考虑风-光-负荷变化的多目标配电网重构[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6 邓敬方;基于和声搜索算法的配电网重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7 季淑琴;V2G模式下的配电网重构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8 王延朔;含分布式发电和电动汽车的配电网重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9 周圣;考虑脆弱性的含源配电网重构方法[D];湖南大学;2018年

10 程梅;基于改进粒子群和遗传算法的配电网重构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20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2720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5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