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状购物空间中寻路行为的眼动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9 02:23
针对放射状购物空间寻路问题,将寻路过程分解为信息感知、路径选择、目标搜索等子过程,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采集顾客的注视、扫视、瞳孔直径等视觉参数,运用相关统计推断理论对眼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视觉线索下顾客的视觉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顾客在信息感知及路径选择(直行电梯)子过程中,顾客表现为瞳孔直径变化幅度小,眼跳幅度小,但在标识上注视时间长且次数多。在路径选择(扶手电梯)及目标搜索子过程中,顾客在空间结构上表现为瞳孔变化幅度大,眼跳幅度大,有较多的短时间注视;在标识上表现为瞳孔变化幅度小,眼跳幅度小,有较少的长时间注视。研究成果能为购物中心人群管理与视觉线索设计提供决策支持。
【文章来源】: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9,11(02)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实验流程图
124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11(2):121-128(2019)路过程中对视觉线索加工处理越困难,顾客注视持续时间也越长[18]。此外,注视次数的差异反映了顾客在不同寻路子过程中扫视策略的变化[19],注视次数的多少反映顾客对不同环境视觉线索的兴趣程度。实验发现,顾客在不同寻路子过程对环境视觉线索的注视频次显著不同,如图3所示。顾客在不同子过程对环境视觉线索的热点图,如图4所示:图3顾客注视频次比例图4不同环境视觉线索在不同寻路子过程下的注视点热点图备注:红色表示注视点最长的区域,绿色表示注视点最短的区域,黄色为过渡区。由图3与图4可知,顾客在寻路过程中偏重对标识及空间结构两类视觉线索进行关注,对人群及其它视觉线索关注较少。在信息感知与路径选择(电梯)子过程,顾客重点关注标识(分别为70%与60%),此时,注视点在7F~8F、5F~6F时颜色为红色,依次向外圈递减为黄色,顾客在5F~6F上的注视点最多(图4a),这说明在这两个子过程中,顾客主要依靠线性认知即标识线索来明确自身所在位置、目标所在楼层。以空间认知为辅。在路径选择(扶手电梯)与消费型目标搜索(“NIKE”店铺)子过程,顾客重点关注空间结构(分别为75%与74%),对标识、人群及其它环境视觉线索关注较少,在路径选择(扶手电梯)子过程中注视点围绕扶手电梯向外圈递减,热点分布范围较广(图4b);在消费型目标搜索(“NIKE”店铺)子过程中注视点由路径向两边商铺分布(图4c),注视点均集中在空间结构上。这种现象表明在上述两个子过程中,顾客会搜集空间结构线索构成局部的空间认知来帮助寻路,此时,空间认知起主导作用。在辅助型目标搜索(洗手间)子过程,顾客对标识的关注(26%)小于空间结构(64%),对人群及其它环境视觉线
?浠???字本兜谋浠?从橙嗣切畔⒓?工过程中的心理负荷程度,当心理负荷变大时,顾客的瞳孔直径增大。整理实时数据,统计不同环境视觉线索在不同寻路子过程下的瞳孔直径如表2所示,顾客在放射状内部空间注视不同环境视觉线索时瞳孔直径变化如图5所示。表2不同环境视觉线索在不同寻路子过程下的瞳孔直径类型瞳孔直径(mm)标识空间信息MSDMSD信息感知子过程4.330.044.230.03路径选择电梯4.670.044.450.03扶手电梯4.220.034.340.07目标搜索“NIKE”3.940.034.120.08洗手间3.890.044.030.08图5顾客注视不同环境视觉线索时瞳孔直径变化
本文编号:2965783
【文章来源】: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9,11(02)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实验流程图
124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11(2):121-128(2019)路过程中对视觉线索加工处理越困难,顾客注视持续时间也越长[18]。此外,注视次数的差异反映了顾客在不同寻路子过程中扫视策略的变化[19],注视次数的多少反映顾客对不同环境视觉线索的兴趣程度。实验发现,顾客在不同寻路子过程对环境视觉线索的注视频次显著不同,如图3所示。顾客在不同子过程对环境视觉线索的热点图,如图4所示:图3顾客注视频次比例图4不同环境视觉线索在不同寻路子过程下的注视点热点图备注:红色表示注视点最长的区域,绿色表示注视点最短的区域,黄色为过渡区。由图3与图4可知,顾客在寻路过程中偏重对标识及空间结构两类视觉线索进行关注,对人群及其它视觉线索关注较少。在信息感知与路径选择(电梯)子过程,顾客重点关注标识(分别为70%与60%),此时,注视点在7F~8F、5F~6F时颜色为红色,依次向外圈递减为黄色,顾客在5F~6F上的注视点最多(图4a),这说明在这两个子过程中,顾客主要依靠线性认知即标识线索来明确自身所在位置、目标所在楼层。以空间认知为辅。在路径选择(扶手电梯)与消费型目标搜索(“NIKE”店铺)子过程,顾客重点关注空间结构(分别为75%与74%),对标识、人群及其它环境视觉线索关注较少,在路径选择(扶手电梯)子过程中注视点围绕扶手电梯向外圈递减,热点分布范围较广(图4b);在消费型目标搜索(“NIKE”店铺)子过程中注视点由路径向两边商铺分布(图4c),注视点均集中在空间结构上。这种现象表明在上述两个子过程中,顾客会搜集空间结构线索构成局部的空间认知来帮助寻路,此时,空间认知起主导作用。在辅助型目标搜索(洗手间)子过程,顾客对标识的关注(26%)小于空间结构(64%),对人群及其它环境视觉线
?浠???字本兜谋浠?从橙嗣切畔⒓?工过程中的心理负荷程度,当心理负荷变大时,顾客的瞳孔直径增大。整理实时数据,统计不同环境视觉线索在不同寻路子过程下的瞳孔直径如表2所示,顾客在放射状内部空间注视不同环境视觉线索时瞳孔直径变化如图5所示。表2不同环境视觉线索在不同寻路子过程下的瞳孔直径类型瞳孔直径(mm)标识空间信息MSDMSD信息感知子过程4.330.044.230.03路径选择电梯4.670.044.450.03扶手电梯4.220.034.340.07目标搜索“NIKE”3.940.034.120.08洗手间3.890.044.030.08图5顾客注视不同环境视觉线索时瞳孔直径变化
本文编号:29657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2965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