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最终使得温室效应问题也变得异常棘手。在低碳背景下,国内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自愿进行碳减排,同时积极地向外界披露企业的排碳信息,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获得更多投资者的好评与支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积极披露碳信息,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企业的披露水平。因此,分析清楚哪些因素会引起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变动显得尤为重要,意义深远。本文选取上证社会责任指数以及深证责任指数(199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来测度哪些因素会对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造成影响。借助网络爬虫技术(Web Spider)获取各企业通过网站等网络媒体披露的碳信息情况,并根据指数法测度得到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CDI);最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与其企业规模、所属行业、企业成长能力、企业性质以及是否境外上市皆正相关,且前三者的影响十分显著;而与企业负债水平负相关。其中盈利能力以及企业性质对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之间的相关性较小。总体来看,中国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水平不高,公司规模对其影响最大,行业性质次之,说明监管压力对企业碳信息披露存在极大的制约作用。本文还比较分析了上证社会责任指数与深证责任指数的碳信息披露整体水平,并对比了其影响因素的差异,发现前者披露水平高于后者,影响因素存在相似性。基于此,本文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水平有待提高,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也要意识到网络时代的到来,投资者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检索信息已属常态,而企业通过网络渠道披露信息也变得更为快捷且能保证低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通过网络媒体披露碳信息的途径必须受到重视。但是,此途径披露信息并没有正规的监管机制,内容、格式、范围都很多样,可比性较差。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构建更加统一和精准的碳信息披露框架,建立权威科学的碳信息披露体系,进而量化披露的信息,增强利益相关者的低碳观念,提升外部监管的作用,来促进促进企业的减排意识并增加碳信息的披露,为我国的碳减排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网络爬虫 上市公司 碳信息披露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322;F27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8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1-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7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17-18
- 1.3 主要研究内容18-21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8-19
- 1.3.2 主要研究方法19-21
- 第2章 理论基础21-27
- 2.1 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21-22
- 2.2 理论基础22-26
- 2.2.1 合法性理论22-23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23
- 2.2.3 契约理论23-24
- 2.2.4 信号传递理论24-25
- 2.2.5 外部性理论25-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与模型构建27-38
- 3.1 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27-28
- 3.2 假设的提出28-32
- 3.3 碳信息披露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模型构建32-37
- 3.3.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32-34
- 3.3.2 数据库的建立34-36
- 3.3.3 变量的定义36-37
- 3.3.4 模型的建立37
- 3.4 本章小结37-38
- 第4章 实证研究38-49
- 4.1 实证结果与分析38-41
- 4.1.1 描述性统计分析38
- 4.1.2 不同行业的碳信息披露水平分析38-40
- 4.1.3 研究变量的相关度检验40-41
- 4.2 变量的回归结果检验41
- 4.3 回归结果分析41-43
- 4.4 上证与深证的结果对比43-45
- 4.4.1 描述性统计结果对比分析43
- 4.4.2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对比分析43-45
- 4.5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与启示45-48
- 4.5.1 实证结果45
- 4.5.2 实证结果讨论45-47
- 4.5.3 相关政策建议47-48
- 4.6 本章小结48-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5
- 附录55-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莹;;浅析环境成本信息披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2 章金霞;白世秀;;国际碳信息披露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J];管理现代化;2013年02期
3 黄道平;;上市公司矿业权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年03期
4 陈莉;;国际碳信息披露项目的基本框架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会计;2011年19期
5 王泽田;谭婧;张巧良;;上市公司碳管理信息披露框架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会计之友;2011年25期
6 郑玲;杨淑兰;钱子龙;;公司治理、财务状况与安全会计信息披露[J];财会通讯;2011年30期
7 李迎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探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11期
8 高燕;伍卓;胡海波;;我国碳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年14期
9 郭文娟;;浅谈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会计信息披露[J];山西财税;2013年07期
10 李挚萍;程凌香;;企业碳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各国的立法应对[J];法学杂志;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秋;张奇峰;;公司治理机制与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张苏彤;李金顺;贾烈;;我国上市公司网上信息披露现状调查研究[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唐跃军;吕斐适;程新生;;大股东制衡、治理战略与信息披露——来自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4 王仲兵;靳晓超;;碳信息披露企业价值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崔志娟;;柜台市场信息披露的问卷调查分析:机构投资者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刘元元;;保险服务信息披露对行业发展影响研究[A];陕西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11)[C];2011年
7 裴权中;;改革商业银行体制,建立新的信息披露制度[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周星;敬采云;;碳信息披露的模式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唐亮;陈守东;;企业信息披露与融资行为选择关联性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董红星;王秀芬;;组织道德与信息披露——基于组织道德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通证券研究所 陈峥嵘 吴淑琨;加大信息披露力度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正当利益[N];中国汽车报;2002年
2 沈阳 黄艳斌;信息披露岂能如此随意[N];中国证券报;2004年
3 北京市赛德天勤律师事务所 江晖 李季先;构建券商信息披露制度须跨“四道槛”[N];证券时报;2004年
4 江苏证监局 吴姬君;探索差异化信息披露[N];证券时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朱宝琛;上市公司分行业信息披露将在三行业试点[N];证券日报;2013年
6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人民检察院 黄淑丽;涉众案件信息披露应实现对称、畅通[N];检察日报;2014年
7 卢阳旭;始于信息披露的辩论也是好的[N];科技日报;2014年
8 张连起;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的关系[N];中国财经报;2003年
9 张连起;韩国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N];中国财经报;2003年
10 曹伟;披露质量不容忽视[N];中国财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晓梅;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2 韩慧博;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盈余管理[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锦霖;信息披露的投资者保护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刘昱熙;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齐萱;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6 陈岳堂;非营利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及其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李莉;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处罚有效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8 刘建忠;社会资本的利用与信息披露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9年
9 陈芳芳;管理层盈余预告信息披露策略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廉鹏;内部人交易与公司信息披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文琴;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滤波效应强弱的多视角成因剖析[D];浙江财经学院;2009年
2 熊磊铭;上市公司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3 贾爱玲;论信托计划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4 徐新歌;公司治理对碳信息披露影响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霍少博;政治关联、政府干预对碳信息披露的影响[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6 邓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7 李薇;A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8 宋慧;碳信息披露对公司价值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9 张松;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信息的市场反应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10 于德淼;基于不完全契约的表外负债信息披露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3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23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