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微课发展趋势研究——基于全国18129篇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27 10:58
微课孕育于互联网时代,在创新中破茧而出,时值教育信息化从1.0向2.0过渡阶段,微课须在创新中不断迭代与蜕变,它变迁的脉络清晰地勾勒出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探索者勇于创新的精神。文章从微课的提出、推广与提升等阶段展开论述,提出微课萌芽期、诞生期、发展期变化历程;利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功能对全国检索到的18129篇文献进行微课篇名、词频、应用学科、研究层次和关联性概念词的统计分析,提出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微课正向"碎片化""可视化""结构化""非线性""八项准则"和"三大定律"方向发展的分析结论;探究了微课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互联网+教育"中的地位与应用趋势,凸显了微课是教学资源新形式、新形态、新应用的典范。文章通过完整、全面、立体地重现微课的起源历史与发展方向,为微课的研究、应用、推广与创新提供支撑,让广大微课爱好者、教学者、研究者了解微课的理念与方向,使微课始终沿着正确的路径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0,(17)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中国知网关于“微课”的文献统计
2011—2014年微课文献主题热词如图3所示。2011—2014年学界对微课关注不高,文献数量不多,共787篇,在为数不多的文献中排前列的有微课教学、知识点、微课资源、微课程、微课视频、翻转课堂、课堂教学等热词。通过主题热词发现研究领域热点主要有微课教学、微课资源建设、微课设计制作、应用策略,由于文献量不多,研究还不够具体。实践应用也不多,主要聚焦于概念研究,属于理论层次的研究。在2015—2019年,学界对微课关注突然火热,文献数量猛增,共17328篇,微课文献主题热词如图4所示。在海量微课文献中排前列的主题热词有微课教学、翻转课堂、微课视频、知识点、微课资源、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通过主题热词发现研究领域最大热点仍然是微课教学、翻转课堂、微课应用策略,只不过在规模、涉及的学科领域方面更加广泛,如图5所示。这说明微课是教育领域热议与关注的对象。也从侧面也说明,微课这种低成本、高效率、可视化的数字资源引入教学能带来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中国知网使用高级检索中的文献检索,搜索时将篇名精确搜索定为“微课”&“特征”,并且全文并含“碎片化、可视化、结构化、非线性”词频模糊搜索。检索发现,只有岑健林教授发表的《“互联网+”时代微课的定义、特征与应用适应性研究》《微课定义与特征诠释》两篇文章诠释微课定义与特征为“碎片化、可视化、结构化、非线性”。在中国知网使用高级检索文献,搜索时将篇名精确搜索定为“微课”,并且全文含“认知规律”词频检索发现有1517篇文献(见图2)。搜索时将篇名精确搜索定为“微课”,全文含“定义、特征”并含“认知规律”词频精确检索,发现只有43篇文献。其中,有2篇是岑健林教授文章,26篇文献是直接引用岑健林教授的定义;余下15篇文献中有5篇文献提到微课的理论基础是认知规律(含认知同化结构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另有3篇文献提到微课的理论基础是认知规律(含认知同化结构理论、认知负荷理论);也有3篇文献提到微课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可见,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微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目前学术界暂时只有岑健林教授将认知规律直接做为微课的定义、特征的理论支撑。岑健林教授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基础上的微课定义科学、规范,并得到了李运林、李克东、赵建华、邓文新等教授的充分认同。他给出了具有内涵与外延的微课定义“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明确“碎片化、可视化、结构化、非线性”是微课的四个特征[10]。他给微课所下的定义把握住了微课的本质内涵,“微课”的“微”并不是“课”的内容“小”,而应该是学习或教学内容的“碎片化”才是“微”[11]。其定义蕴藏着微课的技术支持、理论支撑、具体形态、应用模式、目标要求等要素,其规范性、严谨性可让广大微课爱好者近距离理解微课的理念与方向,成为开展微课制作、应用、研究的基础[12]。岑健林教授指出微课不是“课”,也就是微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微课也不是微课程,微课是碎片化、可视化、结构化、非线性的数字资源,其服务的第一对象是学生,第二对象是教师,第三对象是家长。这些界定有助于大家提升对微课的认识,将有利于突破微课发展的瓶颈。2018年10月,为了使微课的制作、研究、应用、实践有正确导向,岑健林教授主持了广东省“十三五”教育技术专项课题“基于可视化学习的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工作,承担了包括总课题实施方案的设计、组织、指导与评审等过程性研究管理工作。目前,广东省已有四、五千名中小学教师加入“基于可视化学习的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课题成员组成“微课2.0生态链”群组进行互动及线上学习,之所以命名为“微课2.0”是因为“微课”需要师生双向互动,“2.0”表明微课是双向互动的微课而不是单向的。岑健林教授通过线下微课培训班和线上“微课2.0生态链”群组对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和理论指导,从而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厘清微课的概念。教师们的微课制作与应用水平得到不断提升,逐渐成长为微课制作、研究与应用的主力军。参与研究的教师通过微课制作助手“知识视图”可以方便地制作出具有“碎片化、可视化、结构化、非线性”的微课,而且操作流程简单易学广受教师们的喜爱。有了理论的正确导向和交互微课制作助手“知识视图”平台的双双助力,微课的研究、制作、应用从量变到质变,向着更加大众化、更加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观点型小论文题解法》为例[J]. 杨健. 教育信息技术. 2019(09)
[2]微课定义与特征诠释[J]. 岑健林. 教育信息技术. 2017(Z2)
[3]“互联网+”时代微课的定义、特征与应用适应性研究[J]. 岑健林.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2)
[4]ARCS模型视角下微课程的设计研究[J]. 刘爽,郑燕林,阮士桂.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2)
[5]“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胡铁生. 电化教育研究. 2011(10)
本文编号:3305650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0,(17)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中国知网关于“微课”的文献统计
2011—2014年微课文献主题热词如图3所示。2011—2014年学界对微课关注不高,文献数量不多,共787篇,在为数不多的文献中排前列的有微课教学、知识点、微课资源、微课程、微课视频、翻转课堂、课堂教学等热词。通过主题热词发现研究领域热点主要有微课教学、微课资源建设、微课设计制作、应用策略,由于文献量不多,研究还不够具体。实践应用也不多,主要聚焦于概念研究,属于理论层次的研究。在2015—2019年,学界对微课关注突然火热,文献数量猛增,共17328篇,微课文献主题热词如图4所示。在海量微课文献中排前列的主题热词有微课教学、翻转课堂、微课视频、知识点、微课资源、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通过主题热词发现研究领域最大热点仍然是微课教学、翻转课堂、微课应用策略,只不过在规模、涉及的学科领域方面更加广泛,如图5所示。这说明微课是教育领域热议与关注的对象。也从侧面也说明,微课这种低成本、高效率、可视化的数字资源引入教学能带来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中国知网使用高级检索中的文献检索,搜索时将篇名精确搜索定为“微课”&“特征”,并且全文并含“碎片化、可视化、结构化、非线性”词频模糊搜索。检索发现,只有岑健林教授发表的《“互联网+”时代微课的定义、特征与应用适应性研究》《微课定义与特征诠释》两篇文章诠释微课定义与特征为“碎片化、可视化、结构化、非线性”。在中国知网使用高级检索文献,搜索时将篇名精确搜索定为“微课”,并且全文含“认知规律”词频检索发现有1517篇文献(见图2)。搜索时将篇名精确搜索定为“微课”,全文含“定义、特征”并含“认知规律”词频精确检索,发现只有43篇文献。其中,有2篇是岑健林教授文章,26篇文献是直接引用岑健林教授的定义;余下15篇文献中有5篇文献提到微课的理论基础是认知规律(含认知同化结构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另有3篇文献提到微课的理论基础是认知规律(含认知同化结构理论、认知负荷理论);也有3篇文献提到微课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可见,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微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目前学术界暂时只有岑健林教授将认知规律直接做为微课的定义、特征的理论支撑。岑健林教授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基础上的微课定义科学、规范,并得到了李运林、李克东、赵建华、邓文新等教授的充分认同。他给出了具有内涵与外延的微课定义“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明确“碎片化、可视化、结构化、非线性”是微课的四个特征[10]。他给微课所下的定义把握住了微课的本质内涵,“微课”的“微”并不是“课”的内容“小”,而应该是学习或教学内容的“碎片化”才是“微”[11]。其定义蕴藏着微课的技术支持、理论支撑、具体形态、应用模式、目标要求等要素,其规范性、严谨性可让广大微课爱好者近距离理解微课的理念与方向,成为开展微课制作、应用、研究的基础[12]。岑健林教授指出微课不是“课”,也就是微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微课也不是微课程,微课是碎片化、可视化、结构化、非线性的数字资源,其服务的第一对象是学生,第二对象是教师,第三对象是家长。这些界定有助于大家提升对微课的认识,将有利于突破微课发展的瓶颈。2018年10月,为了使微课的制作、研究、应用、实践有正确导向,岑健林教授主持了广东省“十三五”教育技术专项课题“基于可视化学习的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工作,承担了包括总课题实施方案的设计、组织、指导与评审等过程性研究管理工作。目前,广东省已有四、五千名中小学教师加入“基于可视化学习的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课题成员组成“微课2.0生态链”群组进行互动及线上学习,之所以命名为“微课2.0”是因为“微课”需要师生双向互动,“2.0”表明微课是双向互动的微课而不是单向的。岑健林教授通过线下微课培训班和线上“微课2.0生态链”群组对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和理论指导,从而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厘清微课的概念。教师们的微课制作与应用水平得到不断提升,逐渐成长为微课制作、研究与应用的主力军。参与研究的教师通过微课制作助手“知识视图”可以方便地制作出具有“碎片化、可视化、结构化、非线性”的微课,而且操作流程简单易学广受教师们的喜爱。有了理论的正确导向和交互微课制作助手“知识视图”平台的双双助力,微课的研究、制作、应用从量变到质变,向着更加大众化、更加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观点型小论文题解法》为例[J]. 杨健. 教育信息技术. 2019(09)
[2]微课定义与特征诠释[J]. 岑健林. 教育信息技术. 2017(Z2)
[3]“互联网+”时代微课的定义、特征与应用适应性研究[J]. 岑健林.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2)
[4]ARCS模型视角下微课程的设计研究[J]. 刘爽,郑燕林,阮士桂.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2)
[5]“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胡铁生. 电化教育研究. 2011(10)
本文编号:3305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30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