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对抗实施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1 03:15
红外成像器件和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的迅速发展。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已成为各国海军的主要作战武器之一。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对海军作战舰船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从导弹制导原理及攻击方式着手,研究了对抗设备的性能、特点及其对抗措施。通过分析导弹的工作模式和光电对抗设备的基本原理,初步探讨了对抗红外成像制导的反舰导弹的实施方案,为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的使用和舰船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提供了技术支撑。
【文章来源】:红外. 2019,40(08)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反舰导弹垂直方向攻击弹道的示意图
行遮蔽,检查导引头是否能成功搜索目标。假设导弹的飞行速度为V,烟幕有效遮蔽时间为Tzb(这种情况下烟幕的遮蔽时间可以略大于烟幕指标),导引头的开机距离范围为20km≥Rkj≥10km,导引头的搜索视场为(α,β)。导引头开机时,目标对导引头的视线角为θ,则一枚烟幕干扰过程中导弹的飞行距离Rfx=V·Tzb。则根据arctan[R·tanθ/(R-Rfx)]>α/2,计算实施干扰的有效方向和距离。图2导引头搜索阶段烟幕干扰过程的示意图图3导引头跟踪阶段烟幕干扰过程的示意图第二,导引头捕获目标后的跟踪阶段。发射烟幕弹,检查导引头偏离目标的角度。假设导弹的飞行速度为V,烟幕的有效遮蔽时间为Tzb,导引头稳定跟踪过时距离范围为20km≥Rkj≥10km,导引头的跟踪视场为(α,β)。导引头稳定跟踪后,目标对导引头的视线角为0,则一枚烟幕干扰过程中导弹的飞行距离Rfx=V·Tzb,干扰后导弹的距离为R1=R-Rfx≥0,舰船的移动速度为Vc,则根据arctan[Vc/(R-Rfx)]>α/2,计算实施干扰的有效方向和距离。2.1.2欺骗式干扰设备实施方案欺骗式干扰主要是采用红外干扰弹实施干扰,面源红外干扰弹对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的干扰实施方案根据红外成像制导的过程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导引头捕获目标前的搜索阶段。发射面源红外干扰弹,形成假目标,对导引头进行干扰,使其无法捕获目标舰。由于目前的红
。假设导弹的飞行速度为V,烟幕有效遮蔽时间为Tzb(这种情况下烟幕的遮蔽时间可以略大于烟幕指标),导引头的开机距离范围为20km≥Rkj≥10km,导引头的搜索视场为(α,β)。导引头开机时,目标对导引头的视线角为θ,则一枚烟幕干扰过程中导弹的飞行距离Rfx=V·Tzb。则根据arctan[R·tanθ/(R-Rfx)]>α/2,计算实施干扰的有效方向和距离。图2导引头搜索阶段烟幕干扰过程的示意图图3导引头跟踪阶段烟幕干扰过程的示意图第二,导引头捕获目标后的跟踪阶段。发射烟幕弹,检查导引头偏离目标的角度。假设导弹的飞行速度为V,烟幕的有效遮蔽时间为Tzb,导引头稳定跟踪过时距离范围为20km≥Rkj≥10km,导引头的跟踪视场为(α,β)。导引头稳定跟踪后,目标对导引头的视线角为0,则一枚烟幕干扰过程中导弹的飞行距离Rfx=V·Tzb,干扰后导弹的距离为R1=R-Rfx≥0,舰船的移动速度为Vc,则根据arctan[Vc/(R-Rfx)]>α/2,计算实施干扰的有效方向和距离。2.1.2欺骗式干扰设备实施方案欺骗式干扰主要是采用红外干扰弹实施干扰,面源红外干扰弹对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的干扰实施方案根据红外成像制导的过程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导引头捕获目标前的搜索阶段。发射面源红外干扰弹,形成假目标,对导引头进行干扰,使其无法捕获目标舰。由于目前的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在搜索目标时采用质心(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源红外干扰弹质心干扰反舰导弹的决策方法[J]. 刘松涛,刘振兴,王龙涛. 激光与红外. 2014(12)
[2]面源红外诱饵的干扰特性分析以及模拟研究[J]. 田晓飞,马丽华,洪华,李冯敬,赵雪岩. 激光与红外. 2012(02)
[3]光电成像末制导烟幕干扰效果评估研究[J]. 杨希伟,李长伟. 激光与红外. 2012(02)
[4]国内外红外面源诱饵弹的发展和试验方法研究[J]. 王继光,王敏帅,臧寿洪. 红外. 2011(10)
[5]激光干扰技术现状与发展及关键技术分析[J]. 李慧,李岩,刘冰锋,戴维.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1(08)
[6]烟幕对红外制导武器的干扰研究[J]. 邱继进,梅建庭.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6(02)
[7]红外成像制导对抗技术研究[J]. 乔亚. 激光与红外. 2005(12)
[8]红外对抗与新型红外诱饵[J]. 高勇,时家明,汪家春. 舰载武器. 2001(02)
[9]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干扰技术研究[J]. 方有培,钱建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0(03)
[10]红外制导与红外对抗技术分析[J]. 刘永昌,陈洪印. 红外技术. 1997(01)
本文编号:3314729
【文章来源】:红外. 2019,40(08)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反舰导弹垂直方向攻击弹道的示意图
行遮蔽,检查导引头是否能成功搜索目标。假设导弹的飞行速度为V,烟幕有效遮蔽时间为Tzb(这种情况下烟幕的遮蔽时间可以略大于烟幕指标),导引头的开机距离范围为20km≥Rkj≥10km,导引头的搜索视场为(α,β)。导引头开机时,目标对导引头的视线角为θ,则一枚烟幕干扰过程中导弹的飞行距离Rfx=V·Tzb。则根据arctan[R·tanθ/(R-Rfx)]>α/2,计算实施干扰的有效方向和距离。图2导引头搜索阶段烟幕干扰过程的示意图图3导引头跟踪阶段烟幕干扰过程的示意图第二,导引头捕获目标后的跟踪阶段。发射烟幕弹,检查导引头偏离目标的角度。假设导弹的飞行速度为V,烟幕的有效遮蔽时间为Tzb,导引头稳定跟踪过时距离范围为20km≥Rkj≥10km,导引头的跟踪视场为(α,β)。导引头稳定跟踪后,目标对导引头的视线角为0,则一枚烟幕干扰过程中导弹的飞行距离Rfx=V·Tzb,干扰后导弹的距离为R1=R-Rfx≥0,舰船的移动速度为Vc,则根据arctan[Vc/(R-Rfx)]>α/2,计算实施干扰的有效方向和距离。2.1.2欺骗式干扰设备实施方案欺骗式干扰主要是采用红外干扰弹实施干扰,面源红外干扰弹对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的干扰实施方案根据红外成像制导的过程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导引头捕获目标前的搜索阶段。发射面源红外干扰弹,形成假目标,对导引头进行干扰,使其无法捕获目标舰。由于目前的红
。假设导弹的飞行速度为V,烟幕有效遮蔽时间为Tzb(这种情况下烟幕的遮蔽时间可以略大于烟幕指标),导引头的开机距离范围为20km≥Rkj≥10km,导引头的搜索视场为(α,β)。导引头开机时,目标对导引头的视线角为θ,则一枚烟幕干扰过程中导弹的飞行距离Rfx=V·Tzb。则根据arctan[R·tanθ/(R-Rfx)]>α/2,计算实施干扰的有效方向和距离。图2导引头搜索阶段烟幕干扰过程的示意图图3导引头跟踪阶段烟幕干扰过程的示意图第二,导引头捕获目标后的跟踪阶段。发射烟幕弹,检查导引头偏离目标的角度。假设导弹的飞行速度为V,烟幕的有效遮蔽时间为Tzb,导引头稳定跟踪过时距离范围为20km≥Rkj≥10km,导引头的跟踪视场为(α,β)。导引头稳定跟踪后,目标对导引头的视线角为0,则一枚烟幕干扰过程中导弹的飞行距离Rfx=V·Tzb,干扰后导弹的距离为R1=R-Rfx≥0,舰船的移动速度为Vc,则根据arctan[Vc/(R-Rfx)]>α/2,计算实施干扰的有效方向和距离。2.1.2欺骗式干扰设备实施方案欺骗式干扰主要是采用红外干扰弹实施干扰,面源红外干扰弹对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的干扰实施方案根据红外成像制导的过程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导引头捕获目标前的搜索阶段。发射面源红外干扰弹,形成假目标,对导引头进行干扰,使其无法捕获目标舰。由于目前的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在搜索目标时采用质心(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源红外干扰弹质心干扰反舰导弹的决策方法[J]. 刘松涛,刘振兴,王龙涛. 激光与红外. 2014(12)
[2]面源红外诱饵的干扰特性分析以及模拟研究[J]. 田晓飞,马丽华,洪华,李冯敬,赵雪岩. 激光与红外. 2012(02)
[3]光电成像末制导烟幕干扰效果评估研究[J]. 杨希伟,李长伟. 激光与红外. 2012(02)
[4]国内外红外面源诱饵弹的发展和试验方法研究[J]. 王继光,王敏帅,臧寿洪. 红外. 2011(10)
[5]激光干扰技术现状与发展及关键技术分析[J]. 李慧,李岩,刘冰锋,戴维.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1(08)
[6]烟幕对红外制导武器的干扰研究[J]. 邱继进,梅建庭.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6(02)
[7]红外成像制导对抗技术研究[J]. 乔亚. 激光与红外. 2005(12)
[8]红外对抗与新型红外诱饵[J]. 高勇,时家明,汪家春. 舰载武器. 2001(02)
[9]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干扰技术研究[J]. 方有培,钱建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0(03)
[10]红外制导与红外对抗技术分析[J]. 刘永昌,陈洪印. 红外技术. 1997(01)
本文编号:3314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314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