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搜索引擎论文 >

“X去哪儿了”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7-05-06 10:02

  本文关键词:“X去哪儿了”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综艺节目在2013年《爸爸去哪儿》的热播以来,“X去哪儿了”成为了一种流行构式,并产生了新语义。由于“X去哪儿了”长期作为疑问构式存在于汉语中,而新义尚兴起不久,所以目前尚未有该构式的相关研究。各大权威词典及专家学者将新词语的定义为新产生的词或新的表达或者产生了新义已有的词或表达,所以本研究将“X去哪儿了”作为新词语来研究。历来就有很多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学法等视角对新词语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从新兴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新词语的研究却尚未涉及,未能从认知与社会环境对语言现象进行内外结合的分析,无法较全面地解释“X去哪儿了”构式如何经过新的认知加工形成新的语义。笔者首先在认知社会语言学框架下,尝试对隐喻、突显、选择三个理论的不足进行相互修补,建立了一个基于以上三个理论相互修补基础之上的模型(Metaphor,Prominence and Selection,简称MPS,详见第三章),然后以此模型为理论框架,系统考察本研究自建的150条“X去哪儿了”表达式在社会语境下的认知加工过程、语义、句法、语用特征,以求对“X去哪儿了”的新用法和新语义提供认知理据和生成机制。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证:第一,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2005)将新词语定义为语言中的新词或者新的表达或者产生了新义的已有词或表达。那么疑问构式“X去哪儿了”在人们的使用中产生了新的隐喻义,本文将其纳入新词语范畴来研究。历来学者都对新词语从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视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都只是对新词语单方面的研究。人类的语言活动必定会经过认知加工过程,并且必定是在社会环境当中进行的,也会对人的认知和语言的生成过程产生影响,所以该文以认知社会语言学作为理论框架,运用认知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对“X去哪儿了”进行内外结合的分析。第二,“X去哪儿了”最初作为疑问构式活跃于汉语言中,但近来其新用法产生了隐喻意义。产生隐喻的基础是相似性,但是相似性是潜在的,那么在众多信息当中需要找到两个事物的相似性,就必定需要突显功能将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突显出来。隐喻只是对某种意义的另一种表达,所以运用隐喻与否也是需要认知主体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然而认知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必定会产生很多感知,表征,记忆等等,那么这些不同意识也必定会使认知主体作出不同的选择,所以与交际目的最相符的意识需要被突显出来以作出合适的选择。这三条理论相互修补,环环相扣,作者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MPS模型,对“X去哪儿了”的新义的认知理据和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解释。第三,为了深入研究“X去哪儿了”的特点,本研究自建了150条由“X去哪儿了”构式组成的语料库。语料主要搜集于国内外两大搜索引擎,百度和谷歌以及天涯,人人等几个知名网站,并进行了统计、分类,归纳了其语义属性、句法特征和语用功能。最后对在“X去哪儿了”的新认知加工过程中所受到的社会因素也进行了概述。本文研究主要有以下三大发现:对“X去哪儿了”进行认知分析会缺少外在的社会属性,而对其进行社会语言学方面的分析会忽视其内在的生成机制,所以要对“X去哪儿了”进行全面的分析必须在认知社会语言学理论框架下进行;突显辅助了隐喻的实现,并对选择的完成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也决定了隐喻的使用与否。所以这三个理论可以相互修补,相互关联,并能利用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MPS模型对“X去哪儿了”的生成机制进行全面的解释;根据对语料的分析,“X去哪儿了”具有表达疑问功能的意思还有表示隐喻的意义,在句中可做主语、宾语和补语,其新的用法主要在于表达消极情感,具有情感宣泄、调侃和委婉表达等功能。
【关键词】:认知社会语言学 隐喻 突显 选择 “X去哪儿了”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03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Acknowledgements9-13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3-18
  • 1.1 Motivation and Significance13-15
  • 1.2 Research Scope15-16
  • 1.3 Methodology and Data16
  • 1.4 Layout of the Research16-18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8-24
  • 2.1 Introduction18
  • 2.2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on Neologism18-21
  • 2.2.1 Linguistics Aspect20-21
  • 2.2.1.1 Social Linguistics20
  • 2.2.1.2 Cognitive Linguistics20-21
  • 2.2.2 Aspec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21
  • 2.3 The Gap of the Previous Studies21-22
  • 2.4 Summary22-24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4-41
  • 3.1 Introduction24
  • 3.2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24-27
  • 3.3 Theoretical Basis of MPS27-34
  • 3.3.1 Theory of Metaphor27-31
  • 3.3.2 Theory of Prominence31-33
  • 3.3.3 Theory of Language Selection33-34
  • 3.4 The Model of MPS34-37
  • 3.4.1 Necessity of MPS34-35
  • 3.4.2 MPS Framework for“X qu na’r le”35-37
  • 3.5 Case Study of MPS37-39
  • 3.6 Summary39-41
  •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41-64
  • 4.1 Introduction41
  • 4.2 Data Description and Distribution41-42
  • 4.3 Data Analysis by Means of MPS Model42-63
  • 4.3.1 A Brief Analysis on“X qu na’r le”and Its Characters42-49
  • 4.3.2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X qu na’r le”Construction49-52
  • 4.3.3 The Syntactic Features of“X qu na’r le”Construction52-56
  • 4.3.4 The Pragmatic Features of“X qu na’r le”Construction56-59
  • 4.3.5 Social Factors on the Forming Process of“X qu na’r le”59-63
  • 4.4 Summary63-64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4-66
  • 5.1 A Brief Summary of the Research64
  • 5.2 Major Contributions and Findings64-65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65-66
  • References66-72
  • Appendix: The Corpus72-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孟;曹燕萍;陈丽慧;;迈向社会认知语言学[J];英语研究;2011年01期

2 姚汉铭;新时期新词语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1993年04期

3 周荐;;新词语的认定及其为词典收录等问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张辉;周红英;;认知语言学的新发展——认知社会语言学——兼评Kristiansen & Dirven(2008)的《认知社会语言学》[J];外语学刊;2010年03期

5 白解红;陈忠平;;20世纪中期以来英汉新词语的来源及其语义认知机制[J];外国语文;2011年05期

6 刘玉梅;;论构式压制的多重互动关系[J];山东外语教学;2013年03期

7 刘冬玲;;模因论视角下的“吧”族外来新词浅析[J];文学教育(中);2010年12期

8 李福印;;概念隐喻理论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外语;2005年04期

9 黄华新;徐慈华;;隐喻表达与经济性原则[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周红英;;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进展》评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寇嘉慧;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心理反映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X去哪儿了”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48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0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