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研究热点——基于在线新闻文本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研究热点——基于在线新闻文本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在线新闻文本 资源环境承载力 时空分布特征 新闻热点 分词
【摘要】:与学术文献的长周期性相比,新闻报道则体现出了时效性的特征,通过新闻的报道,能够快速了解到社会各界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注和最新动态。文章借助网络舆情的分析方法和工具,系统地介绍了基于百度新闻搜索引擎和网络抓取工具的在线新闻文本分析过程,通过对获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主题的691篇在线新闻标题及相关属性信息的统计分析、分词等,全面的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力主题在线新闻报道的媒体分布特征、新闻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层级区域分布特征、热点词汇年度变化情况等,在可视化工具的帮助下,将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该研究为资源环境承载力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补充性工作,也为社会各界更加了解资源环境承载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人才评价开放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在线新闻文本 资源环境承载力 时空分布特征 新闻热点 分词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71173199)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CCA2016.01)
【分类号】:F205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李华姣,张晗江,刘乃榕,等.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研究热点:基于在线新闻文本分析[J].资源与产业,2016,18(6):27-32 Li Huajiao,Zhang Hanjiang,Liu Nairong,et al.Temporal-spatialdistribution and research hot topics of China’s resources and env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明霞;罗国云;;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3期
2 蒋辉;罗国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5期
3 邱红;;浅析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及展望[J];时代金融;2013年12期
4 齐亚彬;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主要问题剖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年05期
5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上海资源环境蓝皮书》课题组 ,王泠一,杨征帆;有限资源 无限活力——提高上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和对策[J];上海企业;2005年06期
6 张红;;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述评[J];理论学刊;2007年10期
7 邱鹏;;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9年19期
8 刘玉娟;刘邵权;刘斌涛;刘淑珍;;汶川地震重灾区雅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9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掠影[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年08期
10 张少农;;加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服务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东太;;辽宁省“十一五”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报告[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张娥;谢永刚;;汶川县灾后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3 邬彬;;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深圳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4 谢元博;;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以阜新为例[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元春;我市启动资源环境承载力课题调研[N];深圳特区报;2009年
2 记者 李舒瑜;我市部分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N];深圳特区报;2009年
3 记者 秦志勇;深圳市政协资源环境承载力调研启动[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记者 潘春芳;研究报告称震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低[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5 特约记者 郭聪;京津冀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季杰;委员热议资源环境承载力[N];深圳商报;2009年
7 章轲;成都圆桌:高度重视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8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向鹏 翁惠娟;转型应避免资源环境“超载”[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记者 李舒瑜;从“用了再算”到“算了再用”[N];深圳特区报;2009年
10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樊笑英;先知承载力 方能可持续[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建芬;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2 贾立斌;贵州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郑宣宣;西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丛琳;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陈先鹏;基于PCA和SD模型的区域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D];浙江大学;2015年
6 安晶潭;畜禽养殖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预测及预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7 王玉良;河北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刘明;丘陵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9 茶增芬;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的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10 吕道夫;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鄂尔多斯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本文编号:704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704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