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TCP数据包层分析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体验的评估方法

发布时间:2018-01-05 04:04

  本文关键词:基于TCP数据包层分析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体验的评估方法 出处:《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4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数据包层分析 移动互联网 用户体验评估 网络管理


【摘要】:根据现有移动互联网管理体系架构,在网络边缘节点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数据包层分析的用户体验评估方法.该方法可适用于单用户粒度,从用户行为以及用户感知两个方面定性和定量评估用户体验.在用户行为评估中,通过分析TCP数据包标志位的交互序列,着重关注网页刷新这一重要行为.在用户感知评估中,通过3套粗细粒度各不相同的计算方法覆盖不同粒度的管理需求,测量结果可最终通过相应的数学模型与平均意见得分值关联.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mobile Internet management system architecture based on network edge node measurement presents a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based on user data packet layer analysis experience evaluation method. This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single user size,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user behavior and user percep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user experience in the user. Behavioral assessment,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TCP data packet flag, focus on "refresh this important behavior. The user perceived evaluation,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3 sets of particle sizes of different covering different granularity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the final measurement results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mathematical model and mean opinion score value relevance.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事业部;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61121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0207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H06B02)
【分类号】:TN929.5
【正文快照】: 随着3G/4G无线接入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智能终端的全面普及,源自Internet的各式应用(Apps)通过智能设备与移动蜂窝网络实现了无缝连接,从而使传统的移动通信全面迈向移动互联网时代.但受限于无线网络的有限频谱资源以及智能设备相对薄弱的处理能力,使得无线互联网应用无法拥有传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葛敬国;贺鹏;杨建华;张建华;;通用平台虚拟路由器转发性能测试与改进[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2 林海卓;王继龙;张程亮;;基于Olive的大型网络管理训练平台设计与开发[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3 王群;钱焕延;;面向M2M通信的传输控制机制与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3年11期

4 李帅;李勇;苏厉;金德鹏;曾烈光;;支持并行化快速实验部署的网络创新实验平台[J];计算机工程;2014年01期

5 郭晓东;焦亮;仇一泓;葛连升;;基于Click和NS2的多路径域间路由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3年11期

6 高明;金蓉;王伟明;诸葛斌;董黎刚;;ForCES系统中路由协议栈的实现与测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董永吉;面向资源优化的分层式高速报文解析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2 程祥;高效可靠的虚拟网络映射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3 彭永祥;无线Ad hoc网络路由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王坚;认知无线网络中的次用户QoS保障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家建;移动Ad Hoc网络动态地址配置机制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3年

2 张金磊;基于微小卫星编队的TCP协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3 崔高侠;基于信令监测的垃圾短信监控平台设计和实现[D];山东大学;2013年

4 梁蓉;基于物联网的执法拖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13年

5 汪明;基于FPGA的高速网络流量采集系统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6 罗章琪;基于众核的可编程虚拟化路由器数据平面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3年

7 尹冬靖;基于同轴网络的TCP代理确认算法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菁,徐乔鹏;移动互联:未来信息社会新时尚[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1年05期

2 心怡;移动互联:渐入佳境[J];信息系统工程;2001年03期

3 梁英 ,李昆;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构建[J];通信世界;2002年29期

4 吴德本;蔡晓红;;IPv6任重道远前景光明(上)[J];有线电视技术;2006年01期

5 ;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测试 良好性能将大幅提升[J];办公自动化;2008年15期

6 许翠苹;;融合中的移动互联网[J];通讯世界;2008年05期

7 古月华;;移动互联网得终端者得天下[J];互联网天地;2008年09期

8 冯华;;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爱可视新品Archos IMT登陆中国[J];微电脑世界;2008年11期

9 ;助力3G时代的移动内容开发——访dotMobi大中华区总裁钱坤[J];信息网络;2008年11期

10 ;移动互联网与无线城市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J];信息技术;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梅;;移动互联网现状与趋势浅析[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闫彦;;移动互联网发展模式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黄明科;王少杰;;移动互联网发展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慧;李华;;移动互联网在快递服务中的应用[A];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郑宏剑;郑大永;;经营好移动互联网 助运营商转型——创新引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举措[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孙泽锋;;移动互联网发展技术与安全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赵川江;;浅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渠道的作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8 徐小雷;;面向下一代网络的移动互联网策略思考[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赵艳梅;朱晓燕;;转变运维模式,迎接移动互联网新挑战[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10 汪军;梁亮;;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路由叠加网络[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综合;雷军再度出山 转战移动互联网[N];经理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翁佳焰;雷军东山再起订五年规划 能否争得移动互联网桂冠?[N];通信信息报;2008年

3 新华社记者 张忠霞;移动互联网产业蓬勃兴起[N];经济日报;2008年

4 ;英特尔中国大区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总监郭京申:更多商务应用将推出[N];中国电子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韬;移动互联网“冬天里的一把火”[N];上海证券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慧;移动互联网“潜伏”3G[N];华夏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朱杰;新网关破解移动互联网应用瓶颈[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8 ;美国移动互联网呈雪崩式增长[N];人民邮电;2009年

9 徐勇;移动互联网酝酿3G时代[N];商务时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舒杰;抓住移动互联网机会[N];通信产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超;基于网络流量监测的移动互联网特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2 陈锋;面向用户体验的移动互联网资源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苏伟;移动互联网路由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李高广;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5 裴珂;移动计算网络中IP移动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吴茜;移动互联网的组播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7 张晖;移动互联网的组播切换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王艳;基于生态学的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9 曲昭伟;基于下一代移动互联网客户的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10 刘然;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效流媒体分发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泉;WAP页面转换的实现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张艺熙;创毅视讯公司营销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宏星;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闫亚伟;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容量党建信息服务平台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张路菡;消费者选择移动互联网手机终端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魏平洋;移动互联网中组播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程安科;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盈利及利益协调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周晓燕;移动IP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9 郑桂凤;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车文;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81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381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d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