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M-ID系统中LDPC码与映射方案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8 15:16
能够节省带宽,并且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Bit-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 with Iterative Decoding,BICM-ID)技术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而联合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的BICM-ID技术,具有更灵活的构造结构、较高的频谱利用率、优异的译码性能以及较低的实现复杂度。本文针对联合的LDPC-BICM-ID系统中纠错码构造和映射方案设计进行研究,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利用LDPC码的准循环(Quasi-Cyclic,QC)构造方法,提出了一种应用于BICM-ID系统中的可扩展非规则重复累积(extended Irregular Repeat-Accumulate,eIRA)码构造方法,称为eIRA-QC-LDPC码,该方法结构简单,节省了存储空间,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改变码长和码率。利用该方法构造的指数矩阵的每行元素为等差数列,且公差单调递增,所以构造的校验矩阵不含4环。仿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是10-6...
【文章来源】: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编码调制技术的发展
1.3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BICM-ID系统中LDPC码的研究现状
1.3.2 BICM-ID系统中映射方式的研究现状
1.3.3 BICM-ID技术的应用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系统
2.1 BICM-ID系统结构
2.2 BICM-ID系统的映射方式设计准则
2.2.1 映射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2.2 欧氏距离谱设计准则
2.2.3 互信息设计准则
2.3 BICM-ID系统的EXIT图分析
2.3.1 BICM-ID系统的EXIT图仿真模型
2.3.2 EXIT图用于迭代译码性能的分析
2.4 基于LDPC码的BICM-ID系统
2.4.1 LDPC码内在的交织性能
2.4.2 LDPC-BICM-ID系统的迭代解调译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LDPC码的理论分析
3.1 LDPC码的表示方式
3.1.1 校验矩阵和校验方程
3.1.2 Tanner图
3.1.3 度分布
3.2 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
3.2.1 LDPC码的构造原则
3.2.2 随机构造法
3.2.3 结构化构造法
3.3 LDPC码的EXIT图分析
3.3.1 VND的外附信息特性曲线
3.3.2 CND的外附信息特性曲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BICM-ID系统中新颖eIRA-QC-LDPC码的构造
4.1 BICM-ID系统中的eIRA码结构
4.2 一种基于等差数列的eIRA-QC-LDPC码新颖构造方法
4.2.1 新颖eIRA-QC-LDPC码的构造
4.2.2 新颖eIRA-QC-LDPC码无4环证明
4.3 性能仿真分析
4.3.1 误码率性能分析
4.3.2 EXIT图分析
4.3.3 编码复杂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LDPC-BICM-ID系统中映射方案设计
5.1 一种新颖三环结构的16QAM映射方案
5.1.1 新颖Tricyclic-16QAM映射方案设计
5.1.2 Tricyclic-16QAM映射方案性能仿真分析
5.2 一种新颖预编码子集分割16QAM映射方案
5.2.1 新颖PSS-16QAM映射方案设计
5.2.2 PSS-16QAM映射方案性能仿真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LDPC码编译码研究与实现[J]. 许刘泽,杨冠男. 电子世界. 2017(12)
[2]基于Fibonacci数列对QC-LDPC码的一种新颖构造方法[J]. 袁建国,梁梦琪,尚晓娟,李媛媛,王永. 激光杂志. 2016(06)
[3]扩展原模图LDPC短码的优化构造[J]. 包建荣,高西奇,刘超,姜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4]A novel construction scheme of QC-LDPC codes based on the RU algorithm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J]. 袁建国,梁梦琪,王永,林金朝,庞宇.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6(02)
[5]光传输系统中一种新颖的eIRA-QC-LDPC码构造方法[J]. 袁建国,杨松,王永. 半导体光电. 2016(01)
[6]A novel construction method of QC-LDPC codes based on the subgroup of the finite field multiplicative group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J]. 袁建国,周光香,高文春,王永,林金朝,庞宇.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6(01)
[7]GPS中基于PEG与CRT的一种LDPC码新颖构造方法[J]. 袁建国,孙思,王永. 激光杂志. 2015(11)
[8]基于LDPC-BICM-ID系统对CE-8-ary映射算法的研究[J]. 袁建国,叶传龙,胡夏,田杨. 半导体光电. 2015(02)
[9]基于差分编码调制的多址中继网络编码方法[J]. 吴湛击,尉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5(03)
[10]BICM-ID系统中一种新颖的16QAM星座映射方案[J]. 袁建国,贾跃幸. 半导体光电. 2014(01)
硕士论文
[1]基于LDPC码的协作编码调制技术研究[D]. 何生.北京邮电大学 2015
[2]比特交织编码调制及软解调技术研究[D]. 赵骥.上海交通大学 2015
[3]基于DVB-T2系统的BICM-ID的研究[D]. 于丹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75562
【文章来源】: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编码调制技术的发展
1.3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BICM-ID系统中LDPC码的研究现状
1.3.2 BICM-ID系统中映射方式的研究现状
1.3.3 BICM-ID技术的应用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系统
2.1 BICM-ID系统结构
2.2 BICM-ID系统的映射方式设计准则
2.2.1 映射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2.2 欧氏距离谱设计准则
2.2.3 互信息设计准则
2.3 BICM-ID系统的EXIT图分析
2.3.1 BICM-ID系统的EXIT图仿真模型
2.3.2 EXIT图用于迭代译码性能的分析
2.4 基于LDPC码的BICM-ID系统
2.4.1 LDPC码内在的交织性能
2.4.2 LDPC-BICM-ID系统的迭代解调译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LDPC码的理论分析
3.1 LDPC码的表示方式
3.1.1 校验矩阵和校验方程
3.1.2 Tanner图
3.1.3 度分布
3.2 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
3.2.1 LDPC码的构造原则
3.2.2 随机构造法
3.2.3 结构化构造法
3.3 LDPC码的EXIT图分析
3.3.1 VND的外附信息特性曲线
3.3.2 CND的外附信息特性曲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BICM-ID系统中新颖eIRA-QC-LDPC码的构造
4.1 BICM-ID系统中的eIRA码结构
4.2 一种基于等差数列的eIRA-QC-LDPC码新颖构造方法
4.2.1 新颖eIRA-QC-LDPC码的构造
4.2.2 新颖eIRA-QC-LDPC码无4环证明
4.3 性能仿真分析
4.3.1 误码率性能分析
4.3.2 EXIT图分析
4.3.3 编码复杂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LDPC-BICM-ID系统中映射方案设计
5.1 一种新颖三环结构的16QAM映射方案
5.1.1 新颖Tricyclic-16QAM映射方案设计
5.1.2 Tricyclic-16QAM映射方案性能仿真分析
5.2 一种新颖预编码子集分割16QAM映射方案
5.2.1 新颖PSS-16QAM映射方案设计
5.2.2 PSS-16QAM映射方案性能仿真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LDPC码编译码研究与实现[J]. 许刘泽,杨冠男. 电子世界. 2017(12)
[2]基于Fibonacci数列对QC-LDPC码的一种新颖构造方法[J]. 袁建国,梁梦琪,尚晓娟,李媛媛,王永. 激光杂志. 2016(06)
[3]扩展原模图LDPC短码的优化构造[J]. 包建荣,高西奇,刘超,姜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4]A novel construction scheme of QC-LDPC codes based on the RU algorithm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J]. 袁建国,梁梦琪,王永,林金朝,庞宇.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6(02)
[5]光传输系统中一种新颖的eIRA-QC-LDPC码构造方法[J]. 袁建国,杨松,王永. 半导体光电. 2016(01)
[6]A novel construction method of QC-LDPC codes based on the subgroup of the finite field multiplicative group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J]. 袁建国,周光香,高文春,王永,林金朝,庞宇.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6(01)
[7]GPS中基于PEG与CRT的一种LDPC码新颖构造方法[J]. 袁建国,孙思,王永. 激光杂志. 2015(11)
[8]基于LDPC-BICM-ID系统对CE-8-ary映射算法的研究[J]. 袁建国,叶传龙,胡夏,田杨. 半导体光电. 2015(02)
[9]基于差分编码调制的多址中继网络编码方法[J]. 吴湛击,尉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5(03)
[10]BICM-ID系统中一种新颖的16QAM星座映射方案[J]. 袁建国,贾跃幸. 半导体光电. 2014(01)
硕士论文
[1]基于LDPC码的协作编码调制技术研究[D]. 何生.北京邮电大学 2015
[2]比特交织编码调制及软解调技术研究[D]. 赵骥.上海交通大学 2015
[3]基于DVB-T2系统的BICM-ID的研究[D]. 于丹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75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175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