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面向战术端的电子对抗侦察及情报处理智能化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5 06:22
  随着人工智能在军事斗争中作用的日益显现,电子对抗侦察及情报处理装备在战术应用中面临时效反应要求高、装备资源配置差异大、作战应用军事需求动态变化等挑战。本文针对作战对象网络化发展和智能应用等新技术发展趋势,结合电子对抗侦察及情报处理向智能化应用发展的需求,关注其在时敏性、动态性、有限性等方面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云雾端结合的混合云智能应用架构方案,并开展了基于云支撑的智能化架构设计、智能模型训练以及装备协同组网等关键技术的研究,通过实现云+端、端+端和端内模型松耦合管理和灵活加载,实现基于"离线-近线-在线"一体联动的电子对抗智能应用模式,支持电子对抗侦察及情报处理在战术端的智能化应用。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0,15(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面向战术端的电子对抗侦察及情报处理智能化应用研究


云雾端融合的体系架构示意图

示意图,容器,示意图,电子对抗


在电子对抗侦察及情报处理装备终端,不同的设备之间的软硬件环境通常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实现电子对抗分析应用与装备终端环境的松耦合集成加载,本文基于已有的敏捷开发的成果[6],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采用虚拟化技术将系统资源进行抽象,向应用软件屏蔽操作系统层及硬件层的差异,进而在各类电子对抗终端设备之间形成相对统一的系统运行环境。容器环境处于操作系统与软件应用之间,容器管理层提供容器运行实例的管理、调度。容器实例则是为智能应用提供虚拟的运行环境,主要部署电子对抗分析应用、组网通信服务、数据索引服务以及数据存储服务等应用环境。容器架构图如图2所示。在技术实现维度,主要通过Docker构建容器集群的方式支持智能应用的容器化应用。Docker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开源应用容器技术,使开发者可以打包应用服务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容器采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具耦合性。本文采用的容器技术是在Docker的基础上,结合智能应用特点,开发了用于自动化创建容器主机集群的工具,使智能应用用户能够像操作一台主机一样操作容器集群。智能应用开发人员可通过配置实现支持将微服务应用自动化打包成为微服务镜像,系统运维人员只需要从镜像仓库提取后即可直接运行,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计算中心,训练场,终端


该技术综合考虑云计算中心与电子对抗侦察及情报处理装备终端异构组合的两种应用场景:一是当网络通联状态较差时,装备终端无法与云计算中心连接,由云计算中心单独进行分布式模型训练,如图3所示;二是当网络通联状态稳定时(例如:非作战状态下进行有线连接),装备终端与云计算中心稳定连接,由云计算中心与装备终端异构集成后共同进行分布式训练,如图4所示。经实验验证,该技术可有效提升模型训练效率。图4 装备终端与云计算中心混合训练场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敏捷开发的电子战系统软件集成方法[J]. 江果,张智,张旭昕,旷生玉.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8(03)
[2]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对抗情报系统中的应用[J]. 旷生玉,江果,雷涛,倪辰辰.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6(06)
[3]协同作战能力的需求、应用及发展[J]. 刘占荣.  情报指挥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 2003(10)



本文编号:3496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496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7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