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伪观测取代精密转台的原地旋转调制寻北
本文关键词:利用伪观测取代精密转台的原地旋转调制寻北
更多相关文章: 寻北 卡尔曼滤波 旋转调制技术 伪观测信息 组合导航
【摘要】:针对传统的多位置(如四位置)及旋转调制寻北法所需精密转位机构(如转台)带来的体积、重量、功耗和成本问题,提出了一种不依赖于精密机械旋转装置的原地寻北方法。借助基于惯性的组合导航算法,并利用惯性测量单元原地旋转(手动或自动)时位置和速度变化范围有限这一假设作为伪观测,实现与四位置法精度和效率相当的寻北。因为对伪观测的使用不需精确已知每一时刻IMU相对于底座的角度,故可从本质上消除对精密角度或角速度测量装置的依赖。大量(近100组)实测实验表明,在采用0.5(°)/h的光纤惯导时可在4 min内达到优于1°(1 sigma)的寻北精度。因此,可在寻北精度和时间相当的条件下,大大降低传统寻北方法对系统的硬件要求,降低寻北成本。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卡尔加里大学;
【关键词】: 寻北 卡尔曼滤波 旋转调制技术 伪观测信息 组合导航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42014KF02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4004,41174028)
【分类号】:TN96
【正文快照】: 陀螺寻北仪可以自主、快速、全天候地提供初始方位基准,在军事和民用工程中显示出日益广阔的应用前景[1]。陀螺寻北仪的两种经典寻北方法是四位置法和旋转调制法[2]。四位置法是基于最小二乘的思路,通过对称位置的测量不但能消除常值漂移的的影响,还能较好地降低标度因数对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建华;陈岱岱;王冰玉;王通达;;基于可观测度分析的传递对准精度评估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召友;非线性Bayesian滤波及其在SINS/GPS紧耦合导航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世富;漫话导航(五)——组合导航与综合导航[J];电子世界;2001年08期
2 王金友;;分布式MIMU/GPS组合导航计算机的设计[J];舰船电子工程;2006年04期
3 陈永奇;马迎建;;组合导航计算机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06年04期
4 边德飞;熊智;刘建业;;基于多传感器的组合导航接口子系统[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6年03期
5 陈世华;潘鸿飞;朱璐;;组合导航信息融合技术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02期
6 马昕,于海田,袁信;组合导航系统故障检测问题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7 杨波;秦永元;柴艳;;基于非线性滤波的无人机组合导航新方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10期
8 高关根;程农;;改进的残差检验法在组合导航系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S2期
9 石旭生;王琛;郭莉;邓方林;;自适应模糊粒子滤波在组合导航中的应用[J];计算机仿真;2008年04期
10 杨润奎;胡云安;范英飚;耿宝亮;;船舶组合导航技术探索与研究[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姜伟;张旭东;高隽;范之国;潘登凯;崔帅;;一种利用偏振光的组合导航移动系统设计与实现[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董劲峰;张岩;臧岩;;组合导航的研究[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鹏;陆明泉;沈军;冯振明;;组合导航体系性能仿真分析[A];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0年
4 袁信;;发展多传感器惯性组合导航的一点思考[A];2003年惯性技术科技工作者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乔玉坤;张金生;张琪;蔡欣华;王仕成;常新龙;;飞行器惯性地磁组合导航仿真研究[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九)——防灾减灾与国家安全[C];2013年
6 戴磊;齐俊桐;宋大雷;王启久;韩建达;;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组合导航方法研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黄显林;卢鸿谦;王宇飞;;组合导航非等间隔联合滤波[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彭东立;马海涛;许伟杰;;DVL在组合导航技术中的发展应用[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刘伟;刘婷;来奇峰;袁洪;罗晓燕;;GPS/INS深组合全链路仿真[A];第二十五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2年
10 黄康;刘成;;一种组合导航信息融合新算法框架[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9 组合导航与导航新方法[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万里;惯性/多普勒组合导航回溯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梁浩;非线性高斯滤波方法研究及其在CNS/SAR/SINS组合导航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何晓峰;北斗/微惯导组合导航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徐田来;车载组合导航信息融合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汪秋婷;自适应抗差UKF在卫星组合导航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崔留争;MEMS-SINS/GPS组合导航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7 柯熙政;亚音速飞行器组合导航方案研究[D];第二炮兵工程学院;2002年
8 周卫东;组合导航系统应用软件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卢鸿谦;SINS/GPS组合导航性能增强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易大江;组合导航中的鲁棒滤波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铭阳;基于GBAS的高精度进近着陆组合导航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云天;再入机动飞行器组合导航信息融合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张亮;低成本车载BDS/DR组合导航滤波算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周涵;WSN/INS/Vision室内组合导航中非线性滤波方法的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志坤;车载组合导航技术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房永鑫;惯性/卫星/多普勒组合导航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张健;惯导与多普勒组合导航技术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孔祥雷;MEMS-IMU/GPS组合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9 王哲;组合导航系统性能测试平台的改进研发[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刘亚龙;基于微惯性/多普勒的组合导航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30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830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