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红蹼树蛙繁殖期鸣声特征及鸣叫节律

发布时间:2017-12-05 05:10

  本文关键词:红蹼树蛙繁殖期鸣声特征及鸣叫节律


  更多相关文章: 主频 音节时长 音节间隔 温度 湿度


【摘要】:鸣叫是无尾两栖类声音通讯的重要环节之一。许多蛙类的鸣叫行为具有节律性,且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为研究红蹼树蛙(Rhacophorus rhodopus)的鸣声特征和鸣叫节律,2016年5—6月,采用录音机和指向性话筒,在野外录制了61只雄性红蹼树蛙的鸣声,并通过悬挂录音笔和自动温湿度记录仪研究其鸣叫节律(22 d)。结果发现:红蹼树蛙的鸣声分为单音节和多音节(音节数2~20;平均6.27±2.94)2种类型。与多音节鸣声的主频(2213.32±106.95 Hz)、音节时长(14.83±1.27 ms)和音节间隔(60.66±8.56 ms)相比,单音节鸣声的主频(2289.87±120.14 Hz)、音节时长(16.93±1.68 ms)和音节间隔(610.99±178.48ms)显著升高(P0.05),而2种鸣声的基频(单音节鸣声:212.51±21.63 Hz;多音节鸣声:225.39±26.80 Hz)无显著差异(P0.05)。红蹼树蛙每晚19:00至次日03:00具有鸣叫行为,22:00为高峰期。结果表明:红蹼树蛙主要通过改变鸣声的主频、音节时长、音节间隔以及音节数提高声音通讯效率。红蹼树蛙的鸣叫行为具有昼夜节律,且在一定程度上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热带动植物生态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项目(HNJY30199023523)资助
【分类号】:Q62
【正文快照】: 成都610041)海南省教育厅项目(HNJY30199023523)资助。鸣叫是无尾两栖类声音通讯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其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Ryan,2001)。无尾两栖类的鸣声具有求偶(Catchpole et al.,1995)和保卫领地(Wells,1977;Davies et al.,1978)等作用,且具有物种特异性,是物种鉴定的有效方

本文编号:1253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253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3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