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表面等离子激元吸收的纳米光刻
本文关键词:基于双表面等离子激元吸收的纳米光刻 出处:《物理学报》2017年1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表面等离子激元 纳米光刻 光学非线性 衍射极限
【摘要】:光刻技术(lithography)是微纳结构制备的关键技术之一.受限于光的衍射极限,传统光刻方法进一步缩小特征尺寸变得越来越难.表面等离子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PP)作为光与金属表面自由电子密度振荡相互耦合形成的一种特殊电磁形式,具有波长短、场密度大、异常色散等特点,在突破传统光学衍射极限的研究和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用价值.本文针对SPP在光刻胶中的非线性吸收及其在大视场纳米光刻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探索.在回顾SPP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双SPP吸收的概念及其应用于纳米光刻的优势,明确了该效应具有与传统双光子吸收不同的内涵和特性.在800和400nm飞秒激光的作用下,实现了基于双SPP吸收效应的周期干涉条纹,同时验证了双SPP吸收的闽值效应,通过控制曝光计量实现了图形线宽的调控,最小线宽小于真空光波长的1/10.利用SPP波长短、场增强的特点,并结合非线性吸收的闽值效应,单次曝光区域比纳米图形尺度大4 5个数量级,曝光区域的直径可达1.6 mm.同时制备出较为复杂的同心圆环结构.基于双SPP吸收独有的特性以及SPP丰富的模式,有望进一步在大光刻视场、超小尺度图形光刻技术上获得突破.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13CBA017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1575104,61621064)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O485
【正文快照】: xfP 光刻技术(lithography)是实现大规模制造微/纳尺度微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的关键技术之一W.受光的衍射效应限制,进一步缩小特征尺寸变得越来越困难,常规的光刻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昂贵[1,2].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人们在不断探索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期望突破光的衍射极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克非;奇异的衍射极限[J];光机电信息;1999年06期
2 林强,,陆璇辉;高亮度超衍射极限光束的基本模式分析与应用前景[J];应用激光;1994年03期
3 杨国光;光学超衍射极限的新理论研究[J];光电子·激光;1998年02期
4 ;纳米透镜超越衍射极限[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年09期
5 吴江滨;;超越衍射极限的超级透镜[J];物理通报;2007年04期
6 刘宏展,刘立人,徐荣伟,栾竹,滕树云;近衍射极限半导体激光束波面检测[J];中国激光;2005年04期
7 张能平;伍然;;突破衍射极限的超透镜[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陈燕坤;韩伟华;李小明;杜彦东;杨富华;;突破衍射极限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J];光电技术应用;2011年04期
9 葛剑虹,陈军,Andreas Hermerschmidt,H.J.Eichler;单瓣近衍射极限输出的带外腔半导体激光器[J];中国激光;2004年07期
10 高卫;激光束衍射极限倍数β的确定方法[J];光子学报;200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建杰;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超衍射极限光刻基础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贺;基于幸运成像的衍射极限天文成像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09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30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