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兹光谱信号快速连续采集仿真研究
本文关键词:太赫兹光谱信号快速连续采集仿真研究 出处:《计算机仿真》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太赫兹光谱信号的快速连续采集,可以提升太赫兹信号的检测精度与速率。对光谱信号进行采集,需要得到太赫兹大、小信号所处的位置,计算出强信号所处的位置和最大幅值,完成对信号的连续采集。传统方法先组建局部的太赫兹信号模型,对太赫兹信号进行估计,但忽略了计算出光谱强信号所处的位置和信号最大幅值,导致信号采集精度偏低。提出基于频域采样的太赫兹信号快速连续采集方法。以定频干扰的双指数振荡衰减函数来模拟局部太赫兹信号,通过双谱估计重构太赫兹信号Fourier变换的相位,获取太赫兹信号时域特征,融合于频域采样定理给出对太赫兹信号频率采样的间隔和时间窗长的约束条件,得到太赫兹大、小信号在频域所处的位置,计算出强信号所处的位置和最大幅值,以此为依据完成对太赫兹信号快速连续采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信号采集精度高,为提升对太赫兹信号的检测精度与速率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O441
【正文快照】: l引言太赫兹波(THz)通常是指频率在0.1~lOTHz范围内的电磁波,其波长的范围一般都在30ixm~3 mrrjWK。而这一波段通常处于微波和红外辐射之间,所以太赫兹波具有波与光的特性,在时域谱分析、环境监测、医学诊断、空间遥感和军事安全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4。在对太赫兹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5届超快现象与太赫兹波国际研讨会通知[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5期
2 李旭;;魔力太赫兹 神奇“先锋队”——访首都师范大学太赫兹波谱与成像实验室[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年04期
3 Bradley Ferguson,张希成;太赫兹科学与技术研究回顾[J];物理;2003年05期
4 张蕾,徐新龙,汪力,李福利;太赫兹射线成像的进展概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周泽魁;张同军;张光新;;太赫兹波科学与技术[J];自动化仪表;2006年03期
6 李玉林;陈华;汪力;彭慰先;;太赫兹波的产生、传播和探测[J];现代物理知识;2006年03期
7 江世亮;邱德青;王禹;;太赫兹:又一场“前沿革命”——该技术“空白领域”渐成热门,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生活[J];世界科学;2006年10期
8 戴建明;谢旭;张希成;;利用空气来探测脉冲太赫兹波[J];物理;2007年03期
9 王琳;陈鹤鸣;;太赫兹辐射源与波导耦合研究新进展[J];光电子技术;2007年04期
10 张刚;;浅谈太赫兹波技术及其应用[J];科技广场;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存林;牧凯军;;太赫兹波谱与成像[A];第八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敏;权润爱;阮双琛;梁华伟;苏红;;连续太赫兹波在产品分布检测中的应用[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李喜来;徐军;曹付允;朱桂芳;侯洵;;太赫兹波军事应用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张存林;赵国忠;;太赫兹波的应用[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张存林;赵国忠;沈京玲;张岩;;太赫兹波谱与成像[A];第七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赵国忠;梁卫华;张存林;杨国桢;;太赫兹波传播特性及成像研究[A];第七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郭澜涛;牧凯军;左剑;张振伟;张存林;;爆炸物的太赫兹超宽带光谱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8 贾燕;逯美红;李宁;孙金海;史艳宁;沈京玲;;片状和粉末状毒品的太赫兹吸收光谱比较[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熊玮;孙文峰;张岩;;同轴电缆的太赫兹波传输特性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10 刘盛纲;;太赫兹(Terahertz)波科学技术[A];2002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江世亮 邱德青 实习生 王禹;太赫兹:又一场“前沿革命”[N];文汇报;2006年
2 常丽君;太赫兹脉冲可提高砷化镓电子密度[N];科技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缪琴;神奇“太赫兹”改变你生活[N];成都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涛;新型太赫兹参量源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黄海漩;基于二元光学矢量理论的太赫兹亚波长功能器件研究[D];深圳大学;2015年
3 李辉;基于连续太赫兹波检测人体呼吸运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4 苟君;基于氧化钒辐射热计的室温太赫兹探测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赖伟恩;太赫兹时域光谱与新颖太赫兹薄膜器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王蓉蓉;大气水凝物中THz波和红外波的辐射传输特性[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刘项;基于金属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太赫兹波段功能器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燕芳;太赫兹时域光谱测试中的样品散射问题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9 张朋;铬基尖晶石体系太赫兹波段磁光光谱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0 吕治辉;飞秒激光作用气体产生和探测太赫兹波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欣然;木材的太赫兹波光谱特性及参数提取算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唐关琦;大能量纳秒太赫兹参量源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李进;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水蒸汽传输特性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磊;亚波长金属微结构对太赫兹波偏振调制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孙振龙;太赫兹快速成像系统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6 樊霖;太赫兹探测器读出电路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谢佳林;基于钽酸锂晶体的热释电太赫兹探测系统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孙琳琳;太赫兹波段基于HEMT人工微结构的制备与基础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丁杰;基于表面微结构的太赫兹吸收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郭田田;太赫兹脉冲扫描成像算法及其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09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30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