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联合旋转噪声的鲁棒量子对话协议
本文关键词:免疫联合旋转噪声的鲁棒量子对话协议 出处:《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消相干自由子空间 联合旋转噪声 量子对话 隐写
【摘要】:噪声问题严重影响了量子对话在信息保真、信道容量和信息泄露方面的安全性。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免疫联合旋转噪声的鲁棒量子对话协议。通过建立以团簇态为量子载体的,对联合旋转噪声免疫的逻辑量子态,构造相应的消相干自由子空间(DFS),再构建纠缠交换的量子隐秘信道。通过隐写在信息伪装、信息隐蔽、窃听检测等方面的优势,实现能抵抗旋转噪声的保真量子对话模型,保证秘密信息交换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通过比较得出,该文所提出的协议具有最高量子比特效率,且测量只需要单光子。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Electrical
【基金】:博士后基金(2015M572464) 四川省科技厅计划(2015JY0178,2016ZC2575)
【分类号】:O413;TN918
【正文快照】: 2.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Northwestern University Evanston Illinois 60208-3118)信息安全是信息化的生命线,密码系统是信息安全的核心。随着网络的全球化和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信息安全方面的事件逐年递增,因此,量子保密通信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军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芷玲;张玉清;杨波;;公平交换协议设计原则[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4期
2 苏晓萍,宋玉蓉;邻机发现协议的原理与应用[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3 张英平;张朝阳;;多条街广告灯箱的通信协议设计[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李涛;马玉涛;;水下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2期
5 陆超;周颢;赵保华;;对Yahalom-Paulson协议的分析与改进[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张怡文;贾冀;;SmartNet网络中通用通讯协议的设计与实现[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7 蔡洋;黄文明;朱英;;移动p2p协议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西部科技;2007年17期
8 范菁;谢建斌;陶芝琴;高飞;;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MAC协议研究现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9 佘明辉;黄毛毛;赵东风;丁洪伟;;一种新的WSN随机多址MAC协议设计与性能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王琦;胡晓毅;王德清;贾宏;;基于水声网络的FAMA协议仿真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邹建国;修威;;空间无线链路的TCP协议加速和优化研究[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吴中贤;周江;王文鼐;;P2P-SIP协议设计与实现[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陈伟;;煤炭产量远程监测传输协议的实现[A];第18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仲文;;网络医疗通信协议设计[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二次医学影像设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路兴;易真真;;适合WLAN网络的新协作MAC协议[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6 张筠;李颖;;Ad Hoc网络中的MAC协议综述[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网捷网络公司 沈之千;802.17和城域环网协议[N];网络世界;2002年
2 四川 杨叶珍;常用红外遥控信号传输协议详解(一)[N];电子报;2006年
3 肖北庚;动态演进 协议适用范围持续扩展[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先亮;面向网络加速的传输控制优化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陈志德;不经意传输协议[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李骐;下一代无线互联网构架下的传输协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何进;基于FLUTE协议的移动互联网高效传输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谢海波;无线分组网络中MAC层协议的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6 宋振峰;基于协作的无线网络MAC层协议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陈德富;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MAC协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单杭冠;无线协作传输系统的资源分配与协议设计[D];复旦大学;2009年
9 张建辉;节点势能导向多下一跳路由协议研究与性能评价[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10 刘雪峰;隐私安全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善朴;瘦终端协议HSVD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李超;基于CRDA协议的野战局域网设计与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董磊;基于Ad Hoc网络的MAC层协议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孙文;HINOC2.0 MAC协议仿真平台优化设计及性能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杨柳;RFID通信安全协议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蔡伟;基于TDMA的自组织网络MAC协议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许光政;802.15.4e中DSME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王桂娟;无线网络中新型MAC协议的设计[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9 邓亚风;802.11无线MAC协议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10 朱马君;基于定向天线的无线Mesh网络信道接入控制协议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31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331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