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基于位相分布限制衍射光学元件的散斑抑制方法

发布时间:2017-12-28 14:00

  本文关键词:基于位相分布限制衍射光学元件的散斑抑制方法 出处:《光子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衍射光学 散斑抑制 位相调制 衍射光学元件 全息投影显示


【摘要】:根据散斑产生的机理,利用像素点之间干涉的概念,提出了通过限制光场的位相分布范围来抑制投影图像中散斑对比度的方法.在部分发展散斑的条件下,推导了位相均匀分布情况下的散斑对比度公式,揭示了当相位分布范围在0.6π~2π之间时,散斑对比度随相位分布范围的变化而震荡变化,当把相位分布范围限制在0.6π以下时,散斑对比度会随相位分布范围的减小而迅速下降.建立了理想仿真模型和实际仿真模型来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在理想仿真模型中,当位相分布范围从2π变到0,所得散斑图样对比度从66.44%降到0;在实际仿真模型中,模拟了实际激光投影系统的光路结构,并运用了两片衍射光学元件,一片用于激光整形匀化,一片用于光场的位相分布范围限制,散斑图样对比度从92.78%降低到2.09%.该方法稳定性高、耗能低、使用元件尺寸小,为全息投影显示的散斑抑制提供了参考.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mechanism of speckle produced by using the concept of interference between pixels, the phase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field by limiting the range of methods of suppressing speckle contrast projection image. In the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eckle is deduc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hase under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 speckle contrast formula, revealed when phase the distribution in the range between 0.6 Pi Pi ~2, speckle contrast variations with the phase distribution of the shock changes when the phase distribution range is limited to 0.6 PI when the speckle contrast will decrease with the phase distribution range decreased rapidly.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ideal simulation model and simulation a model to verify the method. In the simulation model, the phase distribution range from 2 to 0 PI, the speckle contrast is reduced from 66.44% to 0; in the actual simulation model, simulation of the optical path of the actual laser projection system. Structure, and use two pieces of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for a laser shaping, for a phase distribution limit of the light field, the speckle contrast is reduced from 92.78% to 2.09%. the method of high stabilit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the use of a small element size,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peckle suppression of holographic projection displa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超精密光学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No.2015AA033201)资助~~
【分类号】:O436.1
【正文快照】: 0 引言 激光以其高亮度、高准直性和高相干性等优异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通信等领域.同时,在投影显示方面,相比于传统显示技术,激光显示具有高饱和度、大色域、高亮度、低能耗及长寿命等优点,被业界认为是下一代显示系统的主流光源[1-2].然而,由于激光光源的高度相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小平,何世平,李志超;空间散斑的运动规律[J];物理学报;1980年09期

2 伍小平,何世平,李志超;空间散斑的运动规律(续)——物表面位移微分量的影响[J];物理学报;1983年08期

3 张振方;“散斑随机相移器及在图象存储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通过技术鉴定[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4 何秉章;杨殿清;齐兴武;;红松上的散斑壳[J];真菌学报;1986年02期

5 韩金虎;直接散斑法实验技术推广班在北京举办[J];力学与实践;1987年05期

6 韩金虎;屠美容;;贴片散斑法及其应用[J];实验力学;1987年01期

7 韩金虎;;现场用直接散斑法记录仪[J];实验力学;1987年03期

8 R.D.Bahuguna;王军胜;;激光验光中散斑的运动[J];应用光学;1988年03期

9 彭翔,刘迎,叶声华,马世宁;利用散斑空一时相关性测散射体的慢运动[J];光学学报;1990年05期

10 张逸新,迟泽英;激光散斑的强度和相位一阶概率密度函数[J];科学通报;199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海涛;罗秋凤;周必方;谭玉山;;双脉冲电子散斑及其模拟[A];第九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王云龙;张沛;高宏;李福利;;亚瑞利散斑成像[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3 张爱红;王婷婷;;相位互异散斑校正技术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李群;;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技术的多缺陷材料M积分测量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黄东;何庆声;王津楠;邬敏贤;金国藩;;散斑体全息存储的存储特性[A];2002年中国光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喜德;杨燕;;AFM原位数字双曝光微纳散斑变形检测技术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7 田兆硕;王骐;;高斯激光束散斑现象的数值模拟[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红;那柏林;刘锦高;刘卫东;王蔚生;;三片式LCOS激光投影显示中复合散斑的抑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杨中周;林英任;王士娟;陈莉;高小明;郑倩;;松针散斑壳与乔松散斑壳的表型特征及分子性状的比较研究[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曼;高斯相关随机表面光散射散斑场的相位奇异[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凯一;超声心动图散斑踉踪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兰;陕西和湖北松属植物上散斑壳属的分类和该属双基因系统发育学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3 曹兆源;扫频光相干断层成像系统及改善散斑噪声方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4 金鑫;散斑跟踪二维超声心动图(2D STE)成像技术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陈筱磊;时域散斑干涉测量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王晓婧;散斑跟踪技术在超声心动图图像分析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汪蓉;基于贝叶斯最小均方差算法的OCT图像散斑处理[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8 季业;电子散斑干涉测量技术在薄板结构模态分析中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许早时;我国散斑壳属及皮下盘菌属若干种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2年

10 何水;光纤激光自混合散斑测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46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346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9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