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可见光波段的矿石多角度反射偏振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9 07:04

  本文关键词:可见光波段的矿石多角度反射偏振特性研究 出处:《激光技术》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偏振光学 偏振特性 偏振度 矿石


【摘要】:为了研究矿石的多角度偏振反射特性,采用改变光源入射角和探测角的方法,测量矿石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偏振光谱,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矿石的偏振度在可见光波段受波长影响较小,偏振度大小稳定,而入射角和探测角对矿石的偏振度光谱影响显著;随着入射角和探测角的增大,矿石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布儒斯特角附近;当入射角和探测角在55°~65°范围变化时,矿石偏振度差异显著,其中因组成颗粒较小结晶程度较高的玉髓偏振特性最强,而非晶质结构的蛋白石偏振特性最弱。该研究利用偏振度对矿石进行鉴别和分类,具有一定的可实行性,这为矿石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multi-angle polarization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re, the reflected polarization spectrum of ore in visible light band is measured by changing the incident angle of light source and detecting angle.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polarization of the ore is less affected by the wavelength in the visible light band, and the degree of polarization is stable, while the incidence angle and the detection angle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olarization spectrum of the or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cident angle and the detection angle, the ore shows a trend of first increasing and then decreasing, and the maximum appears near the Brewster angle. When the incidence angle and the detection angle change in the range of 55 掳~ 65 掳, the polarization degree of the ore varies significantly, and the polariza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alcedony is the strongest because of the smaller crystallinity of the composition particles. However, the polar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pal with amorphous structure are the weakest. In this study, the degree of polarization is used to identify and classify ores, which has certain practicability,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for ore detection.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自动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高校光电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基金】:广西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ZD2014053) 广西自动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YQ1511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分类号】:O436.3
【正文快照】: 引言早在20世纪70年代,偏振技术便被用于地球遥感研究。与传统的探测技术相比较,偏振探测技术丰富了被探测目标的维度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地物辨识的能力。目前偏振探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物质分类和目标识别等领域[1-3]。这一技术同时也为岩石矿物的识别和分类等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薛模根;王峰;吴云智;杨钒;;基于红外偏振特性的水面溢油检测实验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S2期

2 崔冬;李铁;闫炜;;涂漆金属等几种目标的后向散射激光偏振特性[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9年02期

3 李雅男;孙晓兵;乔延利;洪津;张荞;;空间目标的光学偏振特性研究[J];光电工程;2010年07期

4 李雅男;孙晓兵;毛永娜;乔延利;洪津;;空间目标光谱偏振特性[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1期

5 夏建刚,余承璋;界面反射偏振特性参量的测定[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6 刘建斌,吴健;球形粒子的散射和偏振特性研究(英文)[J];激光技术;2005年01期

7 邱成锋;洪津;孙晓兵;田光;;镀铝镜偏振特性研究[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7年04期

8 夏晓阳,乔国俊,吴鑫基;强磁场下逆康普顿散射的偏振特性[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86年02期

9 赵立竹,申猛燕,後藤武生;气相法生长N-salicylideneaniline单晶及其偏振特性[J];物理学报;2001年08期

10 汪震;;金属表面热红外偏振特性的模型研究[J];光学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普小云;张远宪;杨睿;;回音壁模式激光偏振特性的光谱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2 刘晓;薛模根;王峰;吴云智;杨钒;;基于红外偏振特性的水面溢油检测实验研究[A];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邹晓风;王霞;;目标反射辐射偏振特性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基于pBRDF的目标反射辐射偏振特性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谭铭文;刘晓军;王月珠;鞠有诠;;N_2、H_2受激喇曼散射体偏振特性温度效应的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暨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1年

6 肖韶荣;王振会;刘瑞芳;徐娟;;人工雾散射光偏振特性的测量[A];第十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陈伟力;王霞;金伟其;;基于偏振双向分布反射函数的红外偏振特性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牛继勇;空间目标红外偏振特性获取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孙仲秋;积雪表面偏振特性及其与积雪性质之间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维维;NVST主镜封窗偏振特性测量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15年

2 宋伟;类地行星偏振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15年

3 余怀田;红外偏振信息表征及增强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韩平丽;红外辐射偏振特性及目标识别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吕奕;基于几何光学近似法的粗糙表面偏振散射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路艳芳;基于偏振特性的光纤扭曲传感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5年

7 曹慧;涂层目标表面偏振特性建模仿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8 徐敬一;光在可变厚度介质中后向散射的偏振特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9 陈岁;偏振散射特性测试系统研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蔡嘉;环境影响下的光偏振特性研究与实验系统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00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400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d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