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无衍射光束成像系统携带信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2 04:21

  本文关键词: 成像系统 无衍射光束 离散傅里叶变换 图像信息 出处:《光学学报》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研究了无衍射光束成像系统对图像信息的携带情况。在入射的平面波中加入图像信息,基于基尔霍夫衍射公式和菲涅耳衍射公式的角谱理论,使用离散傅里叶方法描述图像经轴棱锥后在观察面的光强分布,对图像面进行数据抽样并引入色散公式;将离散傅里叶公式导入Matlab并设置参数模拟,得到不同位置处的光强图。实验中,利用蓝光LED发出光束经扩束后入射到含有信息的菲林片和轴棱锥上,实验参数与数值模拟一致,利用CCD观察结果,对比模拟结果可知:菲林片上的图像经轴棱锥后,在传输100mm内,可以完整观察到图像信息,图像大小会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十分吻合。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arrying of the image information in the non-diffractive beam imaging system and adds the image information to the incident plane wave based on the angular spectrum theory of Kirchhoff diffraction formula and Fresnel diffraction formula. The discrete Fourier method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light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image in the observation plane after the meridional pyramid is used. The image surface is sampled and the dispersion formula is introduced. The discrete Fourier formula is imported into Matlab and the simulation parameters are set to get the light intensity map at different positions. The blue LED beam is propagated and incident to the film sheet and the pyramid containing information.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of CCD observation are us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age can be observed completely within 100 mm of transmission after the image on the film is traversed by a prism. The size of the imag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stan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作者单位】: 福建省光传输与变换重点实验室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8015)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61605049) 福建省科技重大项目(2016H6016)
【分类号】:O436.1
【正文快照】: 贝塞尔光束[1-2]是自由空间标量波动方程在圆柱坐标系下的一组特殊解,通过贝塞尔函数描述,是一种在自由空间传播过程中横向光场分布不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中心光斑半径在微米量级且中心光强极大,能量被高度集中到中心光斑上的光束。由于这种特殊光束具有在一定传播距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润;吴逢铁;;轴棱锥顶点离轴加工误差对贝塞尔光束的影响[J];中国激光;2016年12期

2 何艳林;陈姿言;吴逢铁;;相干和非相干光源对贝塞尔光束成像系统分辨率的影响[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6年09期

3 郑晓;杨艳芳;何英;罗祝裕;;双环贝塞尔-高斯径向偏振光束经介质分界面的强聚焦[J];光学学报;2016年04期

4 何西;吴逢铁;李攀;孙川;;绿光LED产生高阶Bessel光的自再现[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5年01期

5 范丹丹;吴逢铁;程治明;朱健强;;非相干光源无衍射光的自重建[J];物理学报;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翟中生;基于无衍射光的大景深成像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姿言;胡威旺;吴逢铁;;轴棱锥线聚焦特性对成像系统焦深的影响[J];光电子·激光;2017年05期

2 何艳林;徐浩博;吴逢铁;;无衍射光束成像系统携带信息的研究[J];光学学报;2017年06期

3 冯聪;吴逢铁;谢晓霞;;柱透镜聚焦高阶Bessel光束产生焦散光束[J];光子学报;2016年12期

4 罗祝裕;杨艳芳;何英;;高数值孔径聚焦系统中的光学参量对三维双光链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7年02期

5 胡润;吴逢铁;;轴棱锥顶点离轴加工误差对贝塞尔光束的影响[J];中国激光;2016年12期

6 何艳林;邢笑雪;陈姿言;吴逢铁;;Bessel光束与平面波相干产生局域空心光束[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7 何艳林;陈姿言;吴逢铁;;相干和非相干光源对贝塞尔光束成像系统分辨率的影响[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6年09期

8 何艳林;沈栋辉;孙川;吴逢铁;;增大Bessel光束无衍射距离的凹透镜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年05期

9 谢晓霞;吴逢铁;纪佳位;;Bessel光束经柱透镜的衍射光场[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10 孙川;陈培宗;吴逢铁;;离散傅里叶方法分析环缝透镜产生无衍射光束[J];光学学报;201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江;球面及非球面表面疵病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吕清花;基于0/π相位模板的景深延拓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马秀波;贝塞尔光束传播与散射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清智;沈栋辉;吴逢铁;何西;;部分相干光对周期性局域空心光束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6年04期

2 马国鹭;曾国英;;基于无衍射探针的空间坐标测量及其不确定度分析[J];光学学报;2015年05期

3 李攀;朱清智;吴逢铁;;利用非相干光源基于多模光纤获得空心光束[J];光学学报;2015年04期

4 何西;吴逢铁;李攀;孙川;;绿光LED产生高阶Bessel光的自再现[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5年01期

5 李银妹;龚雷;李迪;刘伟伟;钟敏成;周金华;王自强;姚q;;光镊技术的研究现况[J];中国激光;2015年01期

6 李冬;吴逢铁;谢晓霞;;基于轴棱锥产生近似无衍射Mathieu光束的新方法[J];物理学报;2014年15期

7 杜团结;吴逢铁;王涛;李攀;欧阳玉梅;;周期局域空心光束自重建的理论模拟与实验[J];光学学报;2014年01期

8 杜团结;王涛;吴逢铁;;轴棱锥对无衍射光束的线聚焦特性[J];物理学报;2013年13期

9 范丹丹;吴逢铁;程治明;朱健强;;非相干光源无衍射光的自重建[J];物理学报;2013年10期

10 杜团结;王涛;程治明;吴逢铁;;光源频谱宽度对Bessel光束亮暗梯度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百达;对无衍射光束和相关概念的评注[J];应用激光;1994年06期

2 吕百达,张彬,蔡邦维,黄文龙;214无衍射光束的产生和变换特性研究[J];激光杂志;1995年05期

3 吴健;一种新的光束概念—无衍射光束[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2年01期

4 谢兴龙,陈绍和,邓锡铭;关于衍射与无衍射光束[J];中国激光;1999年01期

5 刘岚;吴逢铁;;无衍射光束聚焦后的重建与矫正[J];光子学报;2008年04期

6 顾本源,杨国桢,张国庆,董碧珍;无衍射光束的特性和生成方法[J];物理;1996年07期

7 赵斌,周莉萍,张青,李柱;无衍射光束参数的透镜变换[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8 徐荣青,王建华,倪晓武;一种θ可变的无衍射光束产生方法[J];激光技术;2000年05期

9 卢文和;吴逢铁;刘彬;;无衍射光束自重建的两种方法[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吕百达,张彬,,蔡邦维;无衍射光束概念及在强激光技术中潜在应用的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晓霞;无衍射光束在特殊光学元件中的衍射特性[D];华侨大学;2016年

2 温增润;周期和准周期光子晶格的设计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穆郁;用于激光接收的无衍射光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飞;超长导轨直线性测试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83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483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3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