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波长-模式双复用的量子保密通信系统
本文选题:量子光学 切入点:量子通信 出处:《光学学报》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波长-模式双复用的量子保密通信系统,介绍了波长-模式双复用的基本原理,使用Optisystem搭建了系统模型并进行了10次发送实验,获取并分析了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验证了传输过程中信号波长和线偏振模式的稳定性,实现了系统中基于双不等臂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方案的量子密钥分发过程,获得了经典光信号的误比特率、眼图以及品质因数。结果表明,此量子保密通信系统能够融合两种复用方式的优势,扩大信道容量,提高信号间的隔离度和正交性,有效减小非线性效应和信号间串扰,较好地保护量子-经典信号同传过程中的量子信号,证明了该量子保密通信系统有效可行。
[Abstract]:A quantum secur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wavelength mode dual multiplexing is proposed and design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wavelength mode double multiplexing is introduced. The system model is built with Optisystem and 10 transmission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he time domain waveform and spectrum diagram of the signal are obtained and analyzed. The stability of the signal wavelength and the linear polarization mode during transmission is verified. Th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scheme with two unequal arms is realized in the system. The error bit rate, eye diagram and quality factor of the classical optical signal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ntum secure communication system can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the two multiplexing methods, expand the channel capacity, and improve the isolation and orthogonality between the signals. The nonlinear effect and the crosstalk between signals are effectively reduced and the quantum signals in the process of cotransmission of the quantum-classical signals are well protected. It is proved that the quantum secur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作者单位】: 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01497)
【分类号】:O413;TN9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裕民;王敏;康慧珍;;量子保密通信的物理学基础与发展趋势[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3期
2 陈晖;张文政;;审视量子保密通信[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年01期
3 李加亮;万钧力;李艳琴;;关于量子保密通信的综述[J];科技经济市场;2009年09期
4 周方;张延亮;周清平;;纠缠判据对分析量子保密通信安全性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1年01期
5 安玉;蒋天发;吴有林;;一种基于量子保密通信及信息隐藏协议方案[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3期
6 陈晖;王运兵;;量子保密通信的理想与现实[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2年12期
7 刘阳;缪蔚;殷浩;;通信保密技术的革命——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综述[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年05期
8 吴承治;;量子保密通信系统光联网技术初探[J];现代传输;2012年06期
9 吴佳楠;刘桂霞;王士刚;魏荣凯;韩家伟;宋立军;;基于BB84协议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流量控制策略[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4年01期
10 陈晖;朱甫臣;;量子引领通信保密新方向[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周春源;吴光;陈修亮;李和祥;曾和平;;长距离长时间稳定的量子保密通信系统[A];第六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陈晖;刘瑶;;量子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A];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景锋;李凌燕;梁瑞生;唐志列;廖常俊;刘颂豪;;量子保密通信用准单光子源的研制[A];第六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王金东;魏正军;李华锃;张智明;刘颂豪;;基于法拉第-迈克尔逊干涉检测的差分相位编码量子保密通信系统样机的研制[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桂运安;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启动[N];安徽日报;2014年
2 林立;揭开量子保密通信的神秘面纱[N];大众科技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江木生;量子保密通信关键器件研制及攻防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2 蔡文奇;量子保密通信中若干关键器件的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京;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设计及运行机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陈夏阳;量子保密通信协议通用可组合安全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曹博;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及其协议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周国梁;量子保密通信系统优化及量子逻辑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郭邦红;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系统及相位变化实时跟踪补偿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代文超;连续变量量子保密通信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高颀;一种量子保密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冯志宏;量子保密通信理论的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9 胡敏;量子保密通信中的光监测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方;基于分束器的连续变量量子保密通信协议安全性分析[D];吉首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75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575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