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首次实现十光子纠缠

发布时间:2018-03-08 15:56

  本文选题:非局域性 切入点:量子信息处理 出处:《科学》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本刊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陈宇翱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制备了国际上综合性能最优的纠缠光子源,并首次实现了十光子纠缠,打破了由该研究团队保持了多年的八光子纠缠纪录。相关研究成果于2016年11月15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并被美国物理学会Physics网站和英国Nature的研究亮点栏目报道。多粒子纠缠态的制备是量子信息处理的核心,同时为一系列物理基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如量子非局域性、量子-经典相变、量子模拟等。光
[Abstract]:Pan Jianwei, Lu Chaoyang, Chen Yuao, and other research team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successfully prepared the bes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ntangled photon sources in the world, and for the first time realized 10-photon entanglement. It broke the eight-photon entanglement record held by the team for many years. The results were published i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on November 15th 2016 and were reported by the Physics website of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nd the UK Nature research highlights. The preparation of entangled states is the core of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t also provides an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a series of fundamental physical problems, such as quantum nonlocality, quantum classical phase transition, quantum simulation, etc.
【分类号】:O4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干耀国,金荧荧;量子非局域性的应用与度量[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陈平形;量子非局域性与信息熵[J];量子光学学报;2004年S1期

3 曹培林;金属表面化学吸附的局域和非局域性质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4 蔡欣;黄光明;李高翔;;原子一场耦合系统中的非局域性和线性熵[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4年01期

5 周本元;黄晖;李高翔;;三模高斯态光场非局域性的增强[J];物理学报;2009年03期

6 邢金海,杨恩祥;GaAs能带的非局域势计算[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7 沈惠川;非线性波导理论的非局域性[J];自然杂志;1995年02期

8 沈惠川;Wheeler-de Witt方程的非局域性[J];自然杂志;1997年01期

9 沈惠川;局域性和de Broglie方程[J];自然杂志;1995年04期

10 蔡欣,杨菁,黄光明;热库对原子-场耦合系统中量子非局域性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平形;;量子非局域性与信息熵[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蔡欣;黄光明;李高翔;;热库对原子-场耦合系统中量子非局域性的影响[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郭旗;戴志平;;光学格子对强非局域空间孤子的调控作用[A];2008介观光学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廖湘萍;耗散系统中纠缠态的制备、控制与非局域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志;量子纠缠操纵及量子非局域性测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1年

3 唐莉;量子纠缠态的制备、应用及非局域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席政军;量子关联的熵形式度量[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少武;若干非线性系统中孤子结构与传输特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丁东;量子纠缠的非局域性和多光子纠缠态的制备,区分及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利涛;多体腔库系统中量子纠缠、非局域性和几何量子失谐的动力学演化特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利蝶;多体腔库系统中量子纠缠和非局域性的动力学特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张涵;连续变量纠缠态的量子非局域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小婉;量子非局域性蒸馏及其物理实现方案设计[D];安徽大学;2014年

5 邢海波;量子纠缠蒸馏与非局域性蒸馏方案设计[D];安徽大学;2015年

6 甄秀兰;环境影响下的量子非局域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7 周本元;三模高斯态光场非局域性增强的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超;基于无通信理论的非局域关联操控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9 蔡欣;腔场损耗对原子——场耦合系统中量子非局域性及量子态纯度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孙艳华;多光子纠缠态的量子纠缠与量子非局域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84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584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e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