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变量系统中的纠缠与非局域性
本文选题:量子光学 切入点:熵特性 出处:《量子电子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场(原子)约化熵、量子相对熵研究了各种双模非经典光场(包括纠缠相干态、对相干态、双模压缩真空态)与Ξ型三能级原子作用时的纠缠特性,讨论了原子初态和光场参数的影响,并与赝自旋算符构造的贝尔算符期待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熵与贝尔算符期待值具有相似的演化趋势;相对于贝尔算符期待值,熵更易受原子相干性的影响;纠缠最大时非局域性也最大,纠缠最小时贝尔算符期待值并不是最小。在贝尔算符期待值较小时纠缠仍可能较大,这说明纠缠和非局域是量子世界中既相互关联又独立的2个不同属性。
[Abstract]:Quantum relative entropy and field (atom) reduced entropy are used to study the entanglement properties of various two-mode nonclassical light fields (including entangled coherent states, pair coherent states, two-mode squeezed vacuum states) and three-level atoms. The effects of atomic initial states and light field parameters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xpected values of Bell operators constructed by pseudo-spin opera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tropy and the expected values of Bell operators have a similar evolutionary trend, and the expected values of the relative Hubert operators are similar to the expected values of the Hubert operators. Entropy is more easily affected by atomic coherence, the nonlocality of entanglement is also greatest when entanglement is maximum, and the expected value of Bell operator is not the minimum when entanglement is minimum. When the expected value of Bell operator is small, the entanglement may be larger. This shows that entanglement and nonlocality are two different attributes in quantum world which are both interrelated and independent.
【作者单位】: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光电器件集成工程中心;福建工程学院国脉信息学院;龙岩学院物理系;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项目,JA14379 Supported by Research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Bureau of Fujian Province
【分类号】:O4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干耀国,金荧荧;量子非局域性的应用与度量[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陈平形;量子非局域性与信息熵[J];量子光学学报;2004年S1期
3 曹培林;金属表面化学吸附的局域和非局域性质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4 蔡欣;黄光明;李高翔;;原子一场耦合系统中的非局域性和线性熵[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4年01期
5 周本元;黄晖;李高翔;;三模高斯态光场非局域性的增强[J];物理学报;2009年03期
6 邢金海,杨恩祥;GaAs能带的非局域势计算[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7 沈惠川;非线性波导理论的非局域性[J];自然杂志;1995年02期
8 沈惠川;Wheeler-de Witt方程的非局域性[J];自然杂志;1997年01期
9 沈惠川;局域性和de Broglie方程[J];自然杂志;1995年04期
10 蔡欣,杨菁,黄光明;热库对原子-场耦合系统中量子非局域性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平形;;量子非局域性与信息熵[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蔡欣;黄光明;李高翔;;热库对原子-场耦合系统中量子非局域性的影响[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郭旗;戴志平;;光学格子对强非局域空间孤子的调控作用[A];2008介观光学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廖湘萍;耗散系统中纠缠态的制备、控制与非局域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志;量子纠缠操纵及量子非局域性测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1年
3 唐莉;量子纠缠态的制备、应用及非局域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席政军;量子关联的熵形式度量[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少武;若干非线性系统中孤子结构与传输特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丁东;量子纠缠的非局域性和多光子纠缠态的制备,,区分及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利涛;多体腔库系统中量子纠缠、非局域性和几何量子失谐的动力学演化特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利蝶;多体腔库系统中量子纠缠和非局域性的动力学特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张涵;连续变量纠缠态的量子非局域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小婉;量子非局域性蒸馏及其物理实现方案设计[D];安徽大学;2014年
5 邢海波;量子纠缠蒸馏与非局域性蒸馏方案设计[D];安徽大学;2015年
6 甄秀兰;环境影响下的量子非局域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7 周本元;三模高斯态光场非局域性增强的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超;基于无通信理论的非局域关联操控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9 蔡欣;腔场损耗对原子——场耦合系统中量子非局域性及量子态纯度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孙艳华;多光子纠缠态的量子纠缠与量子非局域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84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584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