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波段8通道硅基二氧化硅平坦化阵列波导光栅的设计及制备
本文选题:阵列波导光栅 切入点:波分复用 出处:《光子学报》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应用于IEEE 200/400GbE标准802.3bs的阵列波导光栅.该阵列波导光栅使用2.0%的超高折射率差硅基二氧化硅材料,使得芯片尺寸及损耗较小.为了获得平坦化的接收光谱,将输出波导进行展宽,采用多模波导结构,激发若干个高阶模,数个模式叠加使得原本高斯状的光谱顶部产生平坦化,形成箱形接收光谱.设计的阵列波导光栅的中心波长为1 291.10nm,通道间隔为800GHz,芯片尺寸为11mm×4mm.经过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和感应耦合等离子刻蚀工艺制备了芯片,测试结果表明最小的插入损耗为-3.3dB,相邻通道间串扰小于-20dB,单通道1dB带宽在2.12~3.06nm范围,实现了良好的解复用和平坦化效果,在实际光通信系统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Abstract]:An 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 applied to IEEE 200/400GbE standard 802.3bs i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The 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 uses 2.0% silica with ultra-high refractive index difference, which makes the chip size and loss smaller. The output waveguide is broadened, and the multimode waveguide structure is used to excite a number of higher-order modes. The superposition of several modes makes the top of the original Gao Si spectrum flattened. The center wavelength of the designed 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 is 1 291.10 nm, the channel interval is 800 GHz, and the chip size is 11mm 脳 4 mm. The chip is fabricated by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etching.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nimum insertion loss is -3.3 dB, the crosstalk between adjacent channels is less than -20 dB, and the single-channel 1dB bandwidth is in the 2.12~3.06nm range, which achieves good demultiplexing and flatting effect, and has certain practical value in the practical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No.2015AA0169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61435013,61405188)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资助~~
【分类号】:TN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德禄;马春生;秦正坤;汪玉海;张海明;张大明;刘式墉;;聚合物/二氧化硅混合型无热化阵列波导光栅参量的优化[J];光子学报;2008年03期
2 李德禄;;全聚合物型无热化阵列波导光栅参数的优化[J];电子器件;2012年06期
3 丁么明,张国平;阵列波导光栅复用器的研究进展[J];孝感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郑国兴,杜春雷;阵列波导光栅设计原理及优化[J];光子学报;2002年01期
5 戴道锌,周勤存,何赛灵,何建军;阵列波导光栅的简便模拟方法及应用[J];光子学报;2002年08期
6 万莉,王跃林;阵列波导光栅的最近研究进展[J];真空电子技术;2003年05期
7 陈思乡,孙晓斌,周芳,刘文;温度不敏感阵列波导光栅[J];光通信研究;2004年04期
8 刘辛,鲁平,刘德明;修正的光束传输法在阵列波导光栅中的应用[J];光子学报;2005年07期
9 鲁平,刘德明,张江山,刘辛;一种新颖的偏振不敏感的阵列波导光栅[J];光电工程;2005年04期
10 陈巧红,黄旭光,徐文成;阵列波导光栅器件及应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郭福源;王明华;;基于场分布高斯近似的阵列波导光栅光谱响应特性分析[A];浙江省光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新型光电技术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王菲;李艾泽;孙伟;赵禹;张海明;郑菊;张大明;姜振华;刘式墉;;基于铝掩膜技术的32通道氟化聚醚醚酮阵列波导光栅复用器[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禹;王菲;郑菊;张大明;马春生;刘式墉;衣茂斌;;铝掩模制作聚合物阵列波导光栅复用器的工艺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郑菊;王菲;赵禹;张大明;马春生;衣茂斌;;用Stigmatic Points法设计低像差平场型33×33通道聚合物阵列波导光栅[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鲁平;刘德明;阎嫦玲;张江山;;新型直波导阵列波导光栅的设计与仿真[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E 光电子器件技术专题)[C];2006年
6 李晗;马春生;张海明;徐元哲;秦正坤;鄂书林;张大明;;17×17聚合物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的研制[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安俊明;李俊一;吴远大;李健光;王红杰;胡雄伟;;基于SOI AWG的单纤三向器研制[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贾科淼;唐衍哲;李柏阳;杨建义;江晓清;吴亚明;王跃林;;采用MMI结构研制具有平顶谱特性的AWG[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大明;李德辉;赵禹;王菲;马春生;刘式墉;衣茂斌;;32通道聚合物AWG参数优化[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翔;阵列波导光栅的偏振补偿和损耗均匀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陆思;低损耗平场聚焦阵列波导光栅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郎婷婷;基于新型阵列波导光栅的波分复用和接入网平面波导器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李德禄;聚合物阵列波导光栅的温度特性和无热化[D];吉林大学;2008年
5 周立兵;硅基二氧化硅型阵列波导光栅的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秦政坤;硅基聚合物阵列波导光栅器件波谱响应平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郭文滨;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解复用器的优化设计和软件实现[D];吉林大学;2004年
8 周勤存;硅基二氧化硅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件的研究制作[D];浙江大学;2004年
9 张海明;硅基聚合物阵列波导光栅器件的优化设计和实验制备[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黄华茂;基于硅纳米线的阵列波导光栅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晓飞;多通道阵列波导光栅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卫世昭;基于AWG的2bit光延时集成器件的研究与制备[D];东南大学;2015年
3 高文滔;硅基集成多通道高性能阵列波导光栅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4 冒进斌;基于阵列波导光栅的偏振控制技术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5 李雪梅;阵列波导光栅的传输理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上官成木生;阵列波导光栅复用器的传输特性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蕾;聚合物阵列波导光栅的设计与制备测试[D];吉林大学;2008年
8 刘海平;紫外写入法制作阵列波导光栅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夏舸;阵列波导光栅的空间频域特性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邱炎涛;片上光互连中阵列波导光栅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47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647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