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啁啾倾斜Bragg光纤光栅制作及Raman滤除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8 09:49

  本文选题:光纤光学 + 倾斜Bragg光纤光栅 ; 参考:《光学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受激拉曼散射(SRS)是制约光纤激光器功率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利用啁啾倾斜Bragg光纤光栅(CTFBG)抑制SRS,针对1018nm光纤激光SRS信号设计并制作了1066nm啁啾倾斜光纤光栅,搭建实验系统,对拉曼信号滤除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CTFBG对1级SRS信号的抑制接近20dB,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结果对利用CTFBG抑制大功率光纤激光振荡器和放大器中的SRS,进一步提高光纤激光的效率和输出功率具有一定意义。
[Abstract]: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SR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fiber laser power. In this paper, the chirped tilted Bragg fiber grating (CTFBG) is proposed to suppress the 1018nm. The chirped 1066nm tilted fiber grating i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for the SRS signal of the 1018nm fiber laser.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is set up and the filtering effect of the Raman signal is ver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ppression of SRS signal by the designed CTFBG is close to 20 dB, and the effect is very goo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significant for the suppression of SRSs in high power fiber laser oscillator and amplifier by using CTFBG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output power of fiber laser.
【作者单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274385)
【分类号】:TN2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以谟 ,李川 ,刘铁根 ,丁胜 ,吕且妮;Variable Wavelengths Fiber Bragg Gratings Written with A Phase Mask and Four Prisms[J];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2002年05期

2 ;Photoluminescence and X-ray Diffraction of 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J];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2004年03期

3 ;Improvement of Bragg Curve Detector Using in CIAE-AMS[J];Annual Report of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2006年00期

4 闫培光;赵健;阮双琛;赵俊清;杜戈果;韦会峰;李相;陈胜平;;Improved large-mode-area Bragg fiber[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11年06期

5 王健;姚建铨;;超声驻波Bragg衍射的数学分析[J];光电子.激光;1987年Z1期

6 ;Range Modulator for Spreading Bragg Peak of Heavy Ion Beam[J];1996 Annual Report of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National Laboratory of Heavy Ion Accelerator,LanZhou;1996年00期

7 ;Bragg Curve Measurements for Heavy Ion Beam[J];1997 Annual Report of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National Laboratory of Heavy Ion Accelerator,Lanzhou;1997年00期

8 ;Extending Bragg Peak of Heavy Ion Beam and Inactivation Measurement of Melanoma Cell[J];1997 Annual Report of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National Laboratory of Heavy Ion Accelerator,Lanzhou;1997年00期

9 ;Fabrication of High Reflection UVWritten Fiber Bragg Gratings[J];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1997年02期

10 ;Desig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Comb Filters Based on Periodical Fiber Bragg Gratings[J];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199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屈丽;卓仲畅;苏雪梅;;Slow and fast light in a Bragg gratings F-P cavity[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2 杨仕文;李宏福;;Bragg谐振腔新分析[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3 任国斌;王智;娄淑琴;简水生;;Bragg光纤的能带结构与模式[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4 马乔生;孟凡宝;常安碧;周传明;;用模式匹配法研究Bragg反射腔[A];四川省电子学会高能电子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曾慧丹;刘焕文;唐国吉;;矩形Bragg防波堤引起线性长波共振反射的最优配置[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6 李营;朱钧;李岩;张书练;;Bragg光纤光栅传感应用中的关键技术[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董小鹏;李杰;戎华北;周金龙;周建华;;少模光纤Bragg光栅及其在折射率测量中的应用[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张威;倪爱清;王继辉;冀运东;;基于光纤Bragg光栅对复合材料冲击累计损伤的检测[A];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复合材料检测与测试技术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李朝历;何明;姜山;阮向东;武绍勇;王伟;;Bragg曲线探测器在中重核的AMS测量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张宝健;梁丽勤;;基于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的水坝健康监测系统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柯;基于全数字超高频雷达海浪Bragg与非Bragg散射机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2 高帆;基于Bragg体光栅的光束近场特性与控制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林晨曦;Bragg光纤带隙调控光传输特性与工艺制备[D];清华大学;2007年

4 罗彬彬;光纤Bragg光栅传感技术及其生化传感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于永森;Bragg光纤光栅的制作及在传感器和光纤放大器中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程旭升;聚合物Bragg光纤光栅的制作及其传感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邹红波;光纤Bragg光栅传感系统若干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吴晓冬;光纤Bragg光栅应变传感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陆观;光纤Bragg光栅在智能材料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10 黄雪峰;光纤Bragg光栅测量理论及其在动力工程中应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俊飞;反射Bragg波长的信号解调与远程监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巧琴;基于Bragg光栅电磁轨道炮应变测试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飞翔;光纤Bragg光栅表面化学镀铜工艺及温度特性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陈强;太阳光自动跟踪及空心Bragg光纤传输系统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苏阳;智能电网用光纤Bragg光栅传感解调系统的设计[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6 陈兴毕;变压器漏磁热损特征与光纤Bragg光栅在线监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张敏;线性浅水波越过系列弓形与旋轮线形潜堤的Bragg共振反射及优化[D];广西民族大学;2016年

8 刘静娴;Bragg光纤传输特性理论分析和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雯;中红外传输空心Bragg光纤[D];清华大学;2009年

10 王晶晶;Bragg光纤的传输特性研究及其结构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60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860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0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