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一个格上不经意传输协议的量子安全性分析(英文)

发布时间:2018-05-08 11:54

  本文选题:不经意传输 + 后量子 ; 参考:《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2017年09期


【摘要】:不经意传输协议(oblivious transfer,OT)因其简易的密码功能广泛应用于安全多方计算。以往OT协议都是基于传统数论问题(例如,离散对数,大数分解问题)所构造的,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传统困难问题的OT协议安全性受到极大的威胁。因此,人们转而考虑使用后量子密码技术替代以往OT协议所依赖的传统困难问题。目前,已有一些基于后量子密码体制的OT协议被提出。然而,大多数后量子密码构造只在假设传统敌手存在的环境下证明其方案安全性。在本文中,我们在量子敌手存在的环境下,证明一个基于格公钥密码的OT协议([PVW08])的安全性。首先我们使用量子平移定理([Unr10])证明该协议的安全性可以完全平移到量子环境中,此外,我们还使用其他两个专用于分析后量子密码原语的分析模型([HSS11],[Son14])从不同的角度对该协议进行安全性分析,从而保证我们给出的量子安全证明的正确性。我们的成果可以看作对后量子密码协议分析模型的一个实际应用实例。
[Abstract]:Oblivious transfer OT (oblivious) is widely used in 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 because of its simple cryptographic function. In the past, OT protocols wer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number theory problems (such as discrete logarithm, large number decomposition problem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quantum computing technology, the security of OT protocol based on traditional difficult problems is greatly threatened. Therefore, people consider using post-quantum cryptography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problem which the OT protocol depends on. At present, some OT protocols based on post-quantum cryptosystem have been proposed. However, most of the post-quantum cryptography schemes are only proved to be secure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traditional adversary exists. In this paper, we prove the security of an OT protocol ([PVW08]) based on lattice public key cryptography in the presence of a quantum adversary. First, we use the quantum translation theorem ([Unr10]) to prove that the security of the protocol can be completely translated into a quantum environment. We also use two other analytical models ([HSS11], [Son14]) to analyze the security of the protocol from different angles, so as to ensure the correctness of our quantum security proof. Our results can be seen as a practical example of the post-quantum cryptographic protocol analysis model.
【作者单位】: State
【基金】: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No.2017YFB0802000)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s.61672412,61472309,and 61572390) the 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No.201406960041)
【分类号】:O413;TN9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幼凤;叶志清;;基于四粒子Ω态的量子对话方案及拦截-重发攻击安全性分析[J];光子学报;2013年10期

2 周南润;黄鹏;刘晔;龚黎华;;两步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的信息论分析[J];量子光学学报;2008年04期

3 徐兵杰;陈晖;张文政;;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实际安全性[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年05期

4 韩正甫,郭光灿;量子密码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量子光学学报;2004年S1期

5 ;中国科协论坛聚焦量子密码技术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9期

6 ;中国科协论坛聚焦量子密码技术应用[J];科技传播;2010年20期

7 胡波;;量子密码[J];保密科学技术;2012年11期

8 范莉;;量子密码及其“不可破译性”[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刘岩;张凤仙;;量子密码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模式研究[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9年03期

10 甘斌;周海刚;赵华;;量子密码研究与进展[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韩正甫;郭光灿;;量子密码研究的进展与方向[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乔辉;吴斌;盛山锋;陈小余;;量子密码通信中暗计数对误码率的影响[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曾贵华;熊锦;郭迎;何广强;;量子密码安全性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刘垠;量子密码技术步入“实战”阶段[N];大众科技报;2010年

2 张梦然;量子密码通信驶上快车道[N];科技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学珍;量子密码 可以保护你我网络信息[N];中国妇女报;2011年

4 袁艺;量子密码:未来战争“神器”[N];光明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王亮;量子密码能否让信息绝对安全[N];辽宁日报;2014年

6 王显承;量子密码为啥不怕“窃听”[N];北京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义博;量子密钥分配的安全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黄伟;多方量子密码协议的设计与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杨帆;量子密码协议的概率形式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4 刘星彤;基于脆弱性分析的量子密码安全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赵良圆;量子密码协议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6 银振强;量子密码与量子中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王剑;量子密码协议理论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董健;量子密码通信若干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王天银;量子密码协议的理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刘东;量子密码实际安全性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轩;实际QKD系统的安全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浩;混沌单向Hash函数的安全性分析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3 杜方维;量子密码协议设计与量子搜索算法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4 乔辉;量子密码通信的经典仿真[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张守林;连续变量量子密码协议设计与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李旭;自由空间量子密码通信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7 张盛;量子密码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陈波;量子密码通讯后处理软件设计[D];清华大学;2003年

9 李若虹;自由空间量子密码通信及Faraday反常色散光学滤波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3年

10 冯发勇;量子密码的若干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61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861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0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