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双量子系统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两种控制方法

发布时间:2018-05-17 02:37

  本文选题:纠缠态 + 制备 ; 参考:《控制理论与应用》2017年07期


【摘要】:分别采用两种脉冲序列,对由两个自旋1/2粒子组成的四能级量子系统进行最大纠缠态的制备.基于部分受激拉曼绝热通道技术,设计了半反直觉脉冲序列;同时设计了基于面积控制的π脉冲控制序列.通过系统仿真实验,在参数选取对纠缠态制备性能影响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地给出了纠缠态制备中各个参数的优化过程,包括不同参数对纠缠态制备过程中系统几率影响的分析,纠缠态制备最佳参数的选取,以及制备系统最大纠缠态或贝尔(Bell)基态控制参数值的确定.
[Abstract]:The maximum entangled states of a four-level quantum system consisting of two spin 1 / 2 particles are prepared by using two pulse sequences. Based on the partially stimulated Raman adiabatic channel technique, a semi-inverse intuitionistic pulse sequence is designed, and a 蟺 pulse control sequence based on area control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parameters selection on the pr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entangled states,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of each parameter in the preparation of entangled states is given in detail. It includes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system probability in the preparation of entangled states, the selection of optimal parameter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ntangled state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rol parameters of the maximum entangled state or Bell Bell ground state of the prepar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 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73330) 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5_SGIIT_KFJJ_DH_04)资助~~
【分类号】:O4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立志;龚仁山;;用非最大纠缠态实现三粒子纠缠态的几率隐形传输[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6年03期

2 林秀;李洪才;杨榕灿;黄志平;;利用纠缠交换制备最大纠缠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3 李月青;郭芳侠;;用非最大纠缠态实现三粒子部分纠缠态的量子受控传递[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马云;杨志安;;N粒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最大纠缠态的最短制备时间[J];量子光学学报;2008年01期

5 沈洪武;王洪福;计新;张寿;;腔QED中非最大纠缠态概率密集编码方案(英文)[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王光辉;;利用推广的Jaynes-Cummings模型存储最大纠缠态及纠缠提纯[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7 黄红梅;;基于非最大纠缠态的受控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J];激光杂志;2013年01期

8 许楠;胡占宁;连文娟;;基于非最大纠缠态的双向量子通信协议[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9 祁建霞;;一个四粒子最大纠缠态的量子检测[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10 范菲菲;努尔拉·志力利;王先明;查新未;;二粒子体系自旋最大纠缠态的类型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云杰;张英杰;满忠晓;;腔QED中最大纠缠态的存储以及四体真正纠缠态的产生[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石艳丽;於亚飞;冯勋立;张智明;;在离子阱中制备四离子最大纠缠态的方案[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3 乔冕;夏云杰;;经典场驱动下两原子最大纠缠态的保持[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方建兴;陈险峰;张融;朱士群;;利用纠缠转换实现任意二粒子态的隐形传输[A];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论文集[C];2002年

5 范学涛;於亚飞;冯勋立;张智明;;基于五粒子最大纠缠态的量子隐形传送[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6 杨名;郑小虎;杨青;董萍;方曙东;王长春;曹卓良;;高维量子系统纠缠浓缩[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晓艳;刘学深;周忠源;丁培柱;;量子系统显式辛格式的优化[A];Structure Preserving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8 丛爽;;量子系统控制做什么?[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15卷)[C];2014年

9 产林平;丛爽;;开放量子系统量子态相干保持的控制策略[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丛爽;杨霏;;开放量子系统收敛的状态控制策略[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晓东;GARRISON-WRIGHT相位族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周薇薇;基于几何表示的典型量子系统辨识与控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陈冲;周期性驱动开放量子系统的动力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程l,

本文编号:1899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899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1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