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激光加速质子参数表征的带电粒子活化测谱技术
本文选题:带电粒子活化 + 激光质子加速 ; 参考:《物理学报》2017年20期
【摘要】:基于传统带电粒子活化分析技术,发展了一种用于激光加速质子参数表征的带电粒子活化测谱方法.激光加速质子轰击不同厚度铜薄膜组成的诊断滤片堆栈,使铜片活化,通过测量各铜片活度及活性区的大小,获得加速质子的空间积分能谱、角分布等参数.详细讨论了活化测谱的滤片堆栈诊断排布、符合测量及解谱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自洽检验;在XG-III皮秒激光装置上开展了带电粒子活化测谱实验,利用该诊断方法,得到了加速质子的角分布、空间积分能谱等参数,实验获得的质子最高截止能量18 MeV,激光能量到质子(4 MeV)的转换效率为1.07%.
[Abstract]: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 of charged particle activation analysis, a method of particle activation spectroscopy for laser accelerated proton parameter characterization was developed. Laser accelerated protons bombarded the diagnostic filter stack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of copper film to activate the copper sheet. By measuring the activity of each copper sheet and the size of the active region, th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spatial integral energy spectrum and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the accelerated proton were obtained. The arrangement of filter stack diagnostics of activated spectrum is discussed in detail, which accords with the method of measurement and despectrum,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is method is tested by self-consistent test, and the experiment of charged particle activation spectrum is carried out on the XG-III picosecond laser device, and the diagnostic method is used.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accelerating proton and the integral energy spectrum of space are obtained. The maximum cut-off energy of proton is 18 MeV and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laser energy to proton is 1.07 MeV.
【作者单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聚变科学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中心;
【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批准号:2013A0103003) 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批准号:2012YQ03014206)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TN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登玉;高婷婷;;均匀电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学特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易慧先,,文盛乐;高速带电粒子辐射的经典行为[J];广西物理;1996年01期
3 白凤芝;复合场中带电粒子运动模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4 李义宝,刘果红;带电粒子在恒定电磁场中运行问题的讨论[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5 丁俊英;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动力学问题[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6 刘益民;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和能量[J];青海师专学报;2001年06期
7 陈洁,姚若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情况的计算机模拟实验[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8 李奎春;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分析[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S1期
9 赵彦杰;对带电粒子漂移运动的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张益群;作圆周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J];广西物理;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惠文;;数据图表法研究分析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2 赵文荣;卢涵林;于伟翔;;带电粒子激发曲线测量[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3 姚淑德;吴名枋;周生强;孙长春;孙昌;张亚伟;;带电粒子的沟道效应研究[A];Hyperfine Interaction and Nuclear Solid State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4 陈宏斌;郑志刚;;带电粒子在二维势场中的合作定向输运[A];全国复杂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5 韩洪银;王屹华;;核三分裂变轻带电粒子发射机制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陈龙溪;马志为;钟方川;;带电粒子径向运动对旋转磁场电流驱动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物理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08年
7 刘健;肖建元;秦宏;于治;;带电粒子在外电磁场中运动的离散描述[A];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8 王雨雷;刘健;秦宏;;空间不均匀稳恒磁场中带电粒子相位与其导心Banos漂移联系的物理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9 杨峰;;用于放射性核束实验的大立体角带电粒子探测器阵列[A];二00九全国核反应会暨生物物理与核物理交叉前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胡章虎;王琼;宋远红;王友年;;带电粒子在磁化等离子体中的能量损失[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玲玉;带电粒子在等离子体中传输特性的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王伟;实际高强度激光束的描述和激光加速带电粒子特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储贻道;高变化率脉冲磁场的产生及其对肿瘤细胞带电粒子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5年
2 陈颖;两囚禁离子的量子运动[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王志国;等离子体介质中线极化电磁波对带电粒子的加速[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4 廖海峰;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及电磁力的求解[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5 安盛柏;带电粒子与微纳材料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伟军;基于CT技术的带电粒子治疗计划的初探[D];兰州大学;2011年
7 王琼;带电粒子与磁化二份量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线性介电响应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顾彦s
本文编号:1955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955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