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墨烯电极的Co-Salophene分子器件的自旋输运
本文选题:自旋输运 + 分子器件 ; 参考:《物理学报》2017年19期
【摘要】:采用基于非平衡格林函数结合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基于锯齿型石墨纳米带电极的Co-Salophene分子器件的自旋极化输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当左右电极为平行自旋结构时,自旋向上的电流明显大于自旋向下的电流,自旋向下的电流在[-1V,1V]偏压下接近零,分子器件表现出优异的自旋过滤效应.与此同时,在自旋向上电流中发现负微分电阻效应.当左右电极为反平行自旋结构时,器件表现出双自旋过滤和双自旋分子整流效应.除此之外,整个分子器件还表现出较高的巨磁阻效应.通过分析器件的自旋极化透射谱、局域态密度、电极的能带结构和分子自洽投影哈密顿量,详细解释该分子器件表现出众多特性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对设计多功能分子器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spin polarization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Co-Salophene molecular devices based on zigzag graphite nanocrystalline electrodes are studied by using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based on non-equilibrium Green function and first-principle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in upward current is obviously larger than the spin downward current when the left and right electrode is parallel spin structure, and the spin downward current is close to zero at [-1V] bias voltage. The molecular devices exhibit excellent spin filtering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effect is found in the spin upward current. When the electrode is an antiparallel spin structure, the device exhibits double spin filter and double spin molecular rectifier effect. In addition, the molecular devices also exhibit a high GMR effect. By analyzing the spin polarization transmission spectrum, the local density of states, the energy band structure of the electrode and the molecular self-consistent projection Hamiltonian,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of the molecular device is explain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design of multifunctional molecular devices.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信息物理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盐城工学院数理学院;江南大学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批准号:IRT11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1372119,11404278) 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赴境外研修计划 南京邮电大学科研基金(批准号:NY214130,NY214104)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O4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毓敏;;浅谈分子器件的研究发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12期
2 刘云圻,朱道本;分子器件[J];物理;1990年05期
3 李荣金;李洪祥;汤庆鑫;胡文平;;分子器件的研究进展[J];物理;2006年12期
4 李英德;马竹青;刘玉兰;王传奎;;氢键对分子器件电学特性的影响[J];分子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5 成珏飞;;基于分子器件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30期
6 刘志勇;刘维清;夏英英;周艳红;;分子器件电路中的混沌效应[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王伟良;黄南荫;;分子器件中电子弹道输运理论研究进展[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7年03期
8 范志强;谢芳;;硼氮原子取代掺杂对分子器件负微分电阻效应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2年07期
9 邓明森;孙光宇;吉世印;;利用量子化学软件分析分子器件上的电子输运性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年02期
10 邹斌;李宗良;马勇;闫循旺;王传奎;;分子构型对分子器件伏-安特性的影响[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邹斌;李宗良;马勇;闫循旺;王传奎;;分子构型对分子器件伏-安特性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珏飞;卟啉基分子器件的电磁输运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范志强;分子器件负微分电阻效应和整流效应的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蔺丽丽;分子器件弹性和非弹性电子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永西;分子器件中量子输运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李明君;苯基D/A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邹斌;分子器件非弹性电子隧穿谱的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小姣;低维碳基分子器件的电荷输运机理研究及计算设计[D];湖南大学;2012年
8 李英德;单分子电子器件的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邓小清;功能分子器件整流性能的第一原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闵意;有机无机杂化分子的量子输运及器件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然;有机分子器件的电极距离效应与电输运机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赵宝义;有机分子器件I-V特性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何军;C_(60)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杜威;联苯二硫酚分子器件电输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傅潇潇;有机分子器件电输运性质的外场响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范佳平;共轭链长对低并噻吩分子电子器件NDR位置的影响及多功能器件的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吴清清;界面构形对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D];安徽大学;2015年
8 李宗良;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50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050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