铷原子蒸汽中观测脉冲真空压缩态的建立
本文选题:脉冲真空压缩光 + 光偏振自旋转效应 ; 参考:《量子光学学报》2017年03期
【摘要】:本论文提出并实验演示了一种系统由经典态进入到量子态演化过程的测量方法,对铷原子(87 Rb)蒸汽中,基于光偏振自旋转效应产生的脉冲真空压缩光的建立过程进行了研究,描述了脉冲光场从经典热态到真空压缩态的噪声涨落变化。脉冲真空压缩光的压缩度为-1.1dB。具体实验上,先采用平衡零拍探测方法测量了脉冲真空压缩光的正交分量,然后通过对正交分量做相位平均统计处理,得到了信号光场平均光子数随时间的变化分布,观测到75μs的压缩态建立时间。本文的实验方法为将来基于原子吸收线的短脉冲压缩光的产生打下实验基础,并为经典态和量子态的转换过程的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实验测量方案。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evolution process from classical state to quantum state is presented and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pulsed vacuum squeezed light based on self-rotation of light polarization in rubidium atom (87Rb) vapor is studied. The variation of the noise fluctuation of the pulsed light field from the classical hot state to the vacuum squeezed state is described. The compression degree of pulse vacuum compression light is -1.1 dB. In the specific experiment, the orthogonal component of the pulse vacuum compression light is measured by using the balanced zero-beat detection method, and the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verage photon number of the signal light field with time is obtained by the phase average statistical processing of the orthogonal component. The squeezing state establishment time of 75 渭 s was observed.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in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generation of short pulse squeezing light based on atomic absorption lines in the future, and provides a feasibl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scheme for the study of the conversion process between classical and quantum state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材料与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91536114)
【分类号】:O4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仁明;;压缩真空态、相干态和压缩态的生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2 彭X墀;李军;黄茂全;谢常德;靳少征;李瑞宁;郭光灿;周寿桓;吴令安;;光场压缩态产生的实验研究[J];量子电子学;1988年02期
3 曾爱华,曾浩生,匡乐满;奇偶压缩态是类虚化态[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4 赵玉芳,杨伯君,张晓光;光纤损耗对孤子压缩态的影响[J];量子光学学报;2002年S1期
5 范洪义,郭光灿;压缩算符的新形式与压缩态的各种表示和性质[J];光学学报;1985年09期
6 李希曾,单莹;光的压缩态的几个定义及其等价性[J];量子电子学;1987年02期
7 孙万钧;;压缩态的放大[J];量子电子学;1988年02期
8 吴令安;冲破量子极限——光压缩态[J];现代物理知识;1989年02期
9 林克强;;量子压缩态及其熵[J];上饶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10 杨伯君,李荣华,于丽;光纤损耗对光脉冲压缩态的影响[J];量子光学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玉芳;杨伯君;张晓光;;光纤损耗对孤子压缩态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论文集[C];2002年
2 路洪;陈立冰;林洁丽;;纠缠压缩态构造的贝尔基的测量与量子隐形传态(英文)[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朝全;於亚飞;张智明;;在混合系统中以磁通比特为媒介产生纳米机械振子的压缩态[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4 潘庆;王海;张云;苏红;谢常德;彭墀;;光场压缩态的产生和应用[A];第八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选[C];199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帅;非高斯压缩态及其非经典性质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张纪英;动力学退耦合方法在生成簇态和自旋压缩态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卢兆山;相位压缩态的制备及线性原子干涉仪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吴妙鑫;基于光子回声技术的光压缩态存储研究[D];温州大学;2014年
3 朱兴邦;声子压缩态与声学声子压缩效应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王俊锋;铁磁体中磁振子的压缩态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16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116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