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基于β稳定线和α衰变能对液滴模型和原子核球堆积模型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4 08:59
【摘要】:采用原子核球堆积模型及液滴模型两种核结构模型的核素结合能解析式及推导公式,选取β稳定线上90种核素和具有α衰变能的152种核素进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核素β稳定线解析方面,原子核球堆积模型比液滴模型能更好地解释β稳定线质子数Z与核质量数A之间的关系;但从α衰变能角度分析,液滴模型却比原子核堆积模型更适合.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nuclide binding energies of two nuclear structure models, nuclear sphere packing model and liquid drop model, are analyzed by using 90 nuclides on the 尾 stable line and 152 nuclides with 伪 decay ener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尾 -stable linear mass number Z and nuclear mass number A is better explained by the nuclear sphere packing model than the droplet model, but from the angle of 伪 -decay ener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尾 -stable linear mass number Z is better than the liquid drop model in the analysis of the 尾 -stable line of nuclide. The droplet model is more suitable than the nuclear accumulation model.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类号】:O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福民,苏汝铿,宋宏秋;关于β稳定线公式的一个评注[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4年08期

2 胡济民,郑春开;远离β稳定线核性质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3 于长丰;王晓娟;朱长军;宋立勋;张英堂;;核素β稳定线的解析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年04期

4 李先胤;姚士淮;徐辅新;;β稳定线及质量抛物线曲率的分析[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1年05期

5 黄业成;远离β稳定线核素研究进展[J];核物理动态;1987年01期

6 任中洲,徐躬耦,沈姚崧,朱志远,蔡延璜,陈宝秋,马中玉;远离β稳定线奇异核性质的理论研究[J];原子核物理评论;1997年01期

7 任中洲,詹文龙,朱志远;远离β稳定线奇特核的性质[J];自然杂志;1997年03期

8 马中玉;陈宝秋;;相对论平均场方法研究远离β稳定线核的性质[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2年00期

9 杨永锋,赵之正,李宗伟,秦芝,杜一飞,葛元秀,殷锡金;一种用于远离β稳定线丰中子重核研究的实验方法[J];核技术;1994年04期

10 陈宝秋,马中玉;相对论平均场方法研究远离β稳定线核的性质[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赵葵;郭继宇;黄小临;路秀琴;程业浩;李淑媛;阮明;李志常;;远离β稳定线核素的质量测量[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2 张小平;任中洲;;远离β稳定线核β~+衰变寿命的新规律[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冯军;沈文庆;詹文龙;马余刚;郭忠言;诸永泰;冯恩普;L.Tassun—got;C.Stephan;A.Gillibert;Y.Schutz;P.Juzuns;W. Mittig;;44MeV/u~(129)Xe+~(90)Zr周边反应产物鉴别[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C];1991年

4 陈宝秋;史华林;马中玉;冯大春;;远离β稳定线核基态性质的相对论描述[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5 吴翠娥;;~(17)C去中子反应研究[A];2005年全国核反应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鸿飞;;原子核α衰变性质的系统性研究[A];二00九全国核反应会暨生物物理与核物理交叉前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甘再国;郭俊盛;吴晓蕾;秦芝;范红梅;雷相国;董成富;徐华根;陈若富;郭斌;刘洪业;张福明;王华磊;谢成营;冯兆庆;郑勇;宋立涛;骆鹏;徐瑚珊;周小红;靳根明;任中洲;;~(265)Bh(Z=107)的产生和鉴别[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龙;极缺中子Ac核的α衰变及ER-γ-α-γ符合测量的实验探索[D];兰州大学;2016年

2 杨华彬;缺中子新核素~(216)U和~(215)U的α衰变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小东;基于两势方法研究α衰变的半衰期[D];南华大学;2016年

2 高宇;原子核液滴模型参数及其不确定性[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21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121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b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