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辐射模态理论的声场分离技术(英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志高;黄其柏;何锃;丁律辉;;有限元与声辐射模态的薄板声辐射灵敏度分析[J];声学技术;2008年03期
2 彭晓东,李俊宝,任勇生,熊诗波;结构声辐射模态分析[J];山西矿业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3 毛崎波,姜哲;通过声辐射模态研究结构声辐射的有源控制[J];声学学报;2001年03期
4 黎胜,赵德有;结构声辐射的振动模态分析和声辐射模态分析研究[J];声学学报;2004年03期
5 毛崎波,姜哲;对声辐射模态的讨论[J];振动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6 李双;陈克安;;结构振动模态和声辐射模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应用[J];声学学报;2007年02期
7 吴经彪;姜哲;朱利锋;;基于声辐射模态的有源控制解耦[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9年05期
8 顾晓军;胡碰;杜冬;朱蓓丽;;复合自由度波导抑振器的振动声辐射模态[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9 聂永发;朱海潮;;利用源强声辐射模态识别噪声源[J];振动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10 毛崎波,徐柏龄;利用高分子压电薄膜设计声辐射模态传感器[J];声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国治;徐张明;;利用声辐射模态的船舶噪声预报方法[A];华东五省振动工程学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2 郭亮;白振国;聂永发;;基于声辐射模态的平板结构表面法向振速重建方法[A];第十四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3 李双;陈克安;;基于振动模态和声辐射模态的结构声辐射分析[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李双;靳海水;何继访;;基于两种模态方法的结构声主动控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迅;轨道交通桥梁结构噪声预测与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广飞;蒙皮筋板结构的振动与声辐射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胥馨尹;梁板结构振动与声辐射的主动控制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3 王跃;基于声辐射模态控制策略的主动结构声学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4 吴经彪;基于声辐射模态的有源控制解耦及其应用[D];江苏大学;2009年
5 袁国清;基于声辐射模态模型求解声学灵敏度[D];江苏大学;2009年
6 杨东升;基于声辐射模态的声场重构及其应用[D];江苏大学;2009年
7 顾俭;压电薄膜PVDF在振动结构声学主动控制(ASAC)中的应用[D];江苏大学;2002年
8 Q,
本文编号:2555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555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