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孔硅阵列的像素化γ-CuI闪烁转换屏的研制及性能表征
发布时间:2019-11-17 08:23
【摘要】:以微孔硅阵列为模板,高纯CuI粉末为原料,采用压力注入法,成功制备了具有单分散微柱结构的像素化CuI闪烁转换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X射线衍射(XRD)的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转换屏中CuI微柱连续、致密,微柱柱径约为2.5μm、间隔约为1.5μm、柱长约为80μm,并具有良好的γ相晶体结构。在X射线激发下,所制备的像素化γ-CuI闪烁转换屏具有峰值波长位于680nm附近的红光慢发射带;掺碘后,该发射带被较大幅度的抑制,同时出现了峰值波长位于432nm的快发光峰;当碘掺杂含量达到10Wt%时,峰值波长位于680nm附近的红光慢发射带被完全抑制,只存在峰值波长位于432nm的快发光峰。采用刃边法测量了所制备的像素化γ-CuI闪烁屏的空间分辨率,结果显示其分辨率可达38lp·mm-1,表明该闪烁屏除拥有超快时间响应特性外,兼具很高的空间分辨本领,在X射线成像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图文】:
(1 100℃,5h),在硅孔内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二氧化硅薄层,得到微孔氧化硅阵列模板[图1(a)]。然后,将模板固定于压力注入装置的底部,取10g纯度高于99.99%的CuI粉末原料均匀平铺于模板上表面[图1(b)],接着,将压力装置腔内空气抽到真空度低于10-2 Torr,加热原料至610℃,并保持约10min使得CuI粉末完全熔融,这时施加约2MPa氩气作用于熔体上表面,使得熔融CuI在外界压力作用下连续致密地流入到模板的微孔中[图1(c)],持续一段时间待填充完毕后,关闭加热和停止加压,待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通过机械抛光除去模板表面残余CuI原料,得到像素化CuI闪烁转换屏样品[图1(d)]。此外,在CuI原料中均匀掺入一定量的碘单质,通过同样的实验过程,可获得碘掺杂的闪烁转换屏样品。2 图2(a)和(b)是高温氧化后具有SiO2反射层结构的微孔硅阵列模板的表面、断面SEM形貌图,可以看到,模板由周期性均匀分布的微孔组成,微孔排列周期(孔间距)为4μm、孔径约为2.5μm、壁厚约为1.5μm,其中孔壁表面SiO2层厚度约为500nm,如图2(c),具有SiO2氧化层的微孔硅阵列,可同时利用界面的全反射和孔壁中间的硅层对可见光的吸收,,抑制闪烁光的横向传播如图2(d)。
排列、均匀分布的微孔硅阵列模板;为了提高微柱界面对闪烁光的全反射性能,将刻蚀获得的微孔硅模板进行高温氧化(1 100℃,5h),在硅孔内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二氧化硅薄层,得到微孔氧化硅阵列模板[图1(a)]。然后,将模板固定于压力注入装置的底部,取10g纯度高于99.99%的CuI粉末原料均匀平铺于模板上表面[图1(b)],接着,将压力装置腔内空气抽到真空度低于10-2 Torr,加热原料至610℃,并保持约10min使得CuI粉末完全熔融,这时施加约2MPa氩气作用于熔体上表面,使得熔融CuI在外界压力作用下连续致密地流入到模板的微孔中[图1(c)],持续一段时间待填充完毕后,关闭加热和停止加压,待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通过机械抛光除去模板表面残余CuI原料,得到2 结果与讨论 图2(a)和(b)是高温氧化后具有SiO2反射层结构的微孔硅阵列模板的表面、断面SEM形貌图,可以看到,模板由周期性均匀分布的微孔组成,微孔排列周期(孔间距)为4μm、孔径约为2.5μm、壁厚约为1.5μm,其中孔壁表面SiO2层厚度约为500nm,如图2(c),具有SiO2氧化层的微孔硅阵列,可同时利用界面的全反射和孔壁中间的硅层对可见光的吸收,抑制闪烁光的横向传播如图2(d)。1567第5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本文编号:2562266
【图文】:
(1 100℃,5h),在硅孔内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二氧化硅薄层,得到微孔氧化硅阵列模板[图1(a)]。然后,将模板固定于压力注入装置的底部,取10g纯度高于99.99%的CuI粉末原料均匀平铺于模板上表面[图1(b)],接着,将压力装置腔内空气抽到真空度低于10-2 Torr,加热原料至610℃,并保持约10min使得CuI粉末完全熔融,这时施加约2MPa氩气作用于熔体上表面,使得熔融CuI在外界压力作用下连续致密地流入到模板的微孔中[图1(c)],持续一段时间待填充完毕后,关闭加热和停止加压,待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通过机械抛光除去模板表面残余CuI原料,得到像素化CuI闪烁转换屏样品[图1(d)]。此外,在CuI原料中均匀掺入一定量的碘单质,通过同样的实验过程,可获得碘掺杂的闪烁转换屏样品。2 图2(a)和(b)是高温氧化后具有SiO2反射层结构的微孔硅阵列模板的表面、断面SEM形貌图,可以看到,模板由周期性均匀分布的微孔组成,微孔排列周期(孔间距)为4μm、孔径约为2.5μm、壁厚约为1.5μm,其中孔壁表面SiO2层厚度约为500nm,如图2(c),具有SiO2氧化层的微孔硅阵列,可同时利用界面的全反射和孔壁中间的硅层对可见光的吸收,,抑制闪烁光的横向传播如图2(d)。
排列、均匀分布的微孔硅阵列模板;为了提高微柱界面对闪烁光的全反射性能,将刻蚀获得的微孔硅模板进行高温氧化(1 100℃,5h),在硅孔内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二氧化硅薄层,得到微孔氧化硅阵列模板[图1(a)]。然后,将模板固定于压力注入装置的底部,取10g纯度高于99.99%的CuI粉末原料均匀平铺于模板上表面[图1(b)],接着,将压力装置腔内空气抽到真空度低于10-2 Torr,加热原料至610℃,并保持约10min使得CuI粉末完全熔融,这时施加约2MPa氩气作用于熔体上表面,使得熔融CuI在外界压力作用下连续致密地流入到模板的微孔中[图1(c)],持续一段时间待填充完毕后,关闭加热和停止加压,待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通过机械抛光除去模板表面残余CuI原料,得到2 结果与讨论 图2(a)和(b)是高温氧化后具有SiO2反射层结构的微孔硅阵列模板的表面、断面SEM形貌图,可以看到,模板由周期性均匀分布的微孔组成,微孔排列周期(孔间距)为4μm、孔径约为2.5μm、壁厚约为1.5μm,其中孔壁表面SiO2层厚度约为500nm,如图2(c),具有SiO2氧化层的微孔硅阵列,可同时利用界面的全反射和孔壁中间的硅层对可见光的吸收,抑制闪烁光的横向传播如图2(d)。1567第5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韩克祯;刘晓娟;葛筱璐;耿雪;万云芳;付圣贵;何京良;;微柱阵列和两种透镜导管耦合系统的三维光线追迹与设计[J];中国激光;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2562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562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