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基于纳米光纤的铯原子塞曼频移率测量

发布时间:2020-04-22 03:11
【摘要】:用量子力学去解释光、物质及其相互作用为操控光和物质的量子态开辟了新的途径。它让我们对量子物理有了更广泛的理解,由量子规则所控制的更先进技术也逐渐呈现出来。操控光和物质的量子态是当代物理的一项挑战。各种技术正在被用来控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包括冷原子物理,腔量子电动力学(腔QED),集体超辐射发射等。本文中我们使用了纳米光纤实现了对光场的修饰,使光场呈现一种特殊的分布。光学纳米纤维因束腰部分的直径在亚波长范围,具有高功率密度,超低的饱和光强等优点,因此在光学耦合器件,光学操控以及量子存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光学纳米纤维对光场具有极强的束缚能力,在其表面会形成光学消逝场。人们利用这一特性观察到了纳米光纤的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双光子跃迁以及全光学调制等。本文主要利用了纳米光纤对光场的强束缚能力研究了光学纳米纤维上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主要包含纳米光纤上铯原子的吸收饱和效应,铯原子塞曼频移的测量。基于纳米光纤高功率密度的优点,我们只需要纳瓦量级的光强就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这是相对于利用空间光去研究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优势。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火焰刷技术成功拉制了锥形纳米光纤,拉制完成以后,在电子显微镜下测量的直径是500多纳米,透过率高达99%,保障了实验的正常进行。2.搭建了满足实验需求的光路以及真空系统。本文第三章探究了纳米光纤上铯原子的吸收饱和特性,研究了影响铯原子吸收饱和特性的因素。第三章的研究为第四章纳米光纤上铯原子塞曼频移的测量实验做了铺垫。3.设计了纳米光纤的加热结构。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合适的光纤加热温度,温度不能太高,防止光纤热胀冷缩而断裂,也要保证光纤表面温度高于真空腔体温度,防止原子在光纤表面的积累。4.测试了不同的光强和温度下纳米光纤上铯原子的吸收饱和现象。我们利用纳米光纤测量了不同磁场下铯原子的塞曼频移率,利用锥形纳米光纤系统实现了纳瓦量级的测量。
【图文】:

光场分布,纳米,光场,纳米纤维


.2.2 光学纳米纤维的光场分布特性A. Chandra[10]通过理论计算了锥形纳米光纤内外基模 HE11模式光场的分布,,在光纳米纤维中建立柱坐标系( x r cos , y rsin )来分析光场的分布特性。光纤纤部分的半径大小是 a,r 是光纤周围空间某一点到纤芯的垂直距离,光场沿 z 轴传图 1.1 纳米光纤的构成

光强分布,光纤,纳米,光强分布


米光纤后的光强用 P 表示,因为:光强和输出光强可以表示为: 代表纳米光纤上归一化光强的分布,光纤上不同位置光强分布强分布也不尽相同,纳米光纤纤芯处的光场分布最为集中,拥2 2 2 2| | | ( , , ) | | ( , , ) | | ( , , ) | x y zE E r z E r z E r z110 21111112 222 2 2 2 2 21111 11 11 11 1 112 21122111 11 11 11 0 11 2 11 22 2 21 1122 211 1 11( , ) | {(1 ) ( ) (1 ) ( ) 2 ( )42( ( ) (1 )(1 ) ( ) ( )) cos[2( ( )( , ) |4 ( )linlininoutAh r s J h r s J h r J h rhhJ h r s s J h r J h rA J h a rq K q a 0 2111122 2 2 2 1111 11 11 11 222111 11 11 11 0 11 2 11 2[(1 ) ( ) (1 ) ( ) 2 2( ( ) (1 )(1 ) ( ) ( )) cos[2( qs K q r s K q r qK q r s s K q r K q r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562;O4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守珍,姜永丰,周清,张黎明;多孔摙片与镍管的激光焊接[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9年03期

2 石秉学;铯原子束的产生与检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3年05期

3 李士杰;;超低浓度铯原子的激光选择性检出[J];浙江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4 李庆萌;张军海;曾宪金;黄强;孙伟民;;铯原子磁力仪中缓冲气体的最佳条件研究(英文)[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3年07期

5 阮军;吴长江;刘丹丹;马杰;张首刚;;二维磁光阱产生铯原子束的数值模拟[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2年05期

6 诸葛晓明;;冷铯原子——地球上走得最准的钟[J];今日科苑;2004年11期

7 孙玉芝;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铯原子喷泉钟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J];现代计量测试;1999年01期

8 袁钢;铯原子频标与时间[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9 王晓辉,侯继东,陈徐宗,杨东海,王义遒;一套实用的铯原子喷泉光学系统的设计及建立[J];光学学报;2000年11期

10 张祖仁,李兆霖,冯宝华,李士杰;少数铯原子的选择性激光探测[J];光学学报;198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强;李九兴;黄立明;张军海;孙伟民;;铯原子塞曼效应稳频技术研究[A];全国光电子与量子电子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军民;张天才;杨炜东;刘海峰;谢常德;彭墀;;采用磁光阱技术直接在超高真空铯原子汽室中实现铯原子的激光冷却与俘获[A];第八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选[C];1998年

3 付军贤;陈帅;陈徐宗;杨东海;王义遒;;铯原子喷泉的实现[A];第九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摘要集(Ⅱ)[C];2000年

4 王军民;;铯原子及铷原子Magic-Wavelength光学偶极阱(英文)[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5 李天初;;从米到秒:中国计量院的微波—光学频率基标准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B 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专题)[C];2006年

6 王丹;郭苗军;周海涛;张俊香;朱诗尧;;铯原子汽室中高阶厄米高斯光束关联光子对的制备[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7 马杰;汪丽蓉;肖连团;贾锁堂;;高分辨超冷铯原子光缔合光谱及其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杨光;杨保东;王杰;刘慧丰;何军;王军民;;阶梯型能级结构铯原子双色磁光阱[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9 刘海峰;;铯原子喷泉频标装置的设计和准确估算[A];第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10 郭苗军;周海涛;王丹;张俊香;朱诗尧;;铯原子汽室中频差18.4GHz量子关联的产生[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史玉成;中国铯原子喷泉钟精度有望达到一亿年不差一秒[N];中国质量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林莉君 通讯员 刘旭红;1500万年不差一秒 铯原子喷泉钟:让时间准一些,再准一些[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朱立毅;我国造出铯原子喷泉钟[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吕贤如;我国自主研制成功铯原子喷泉钟[N];光明日报;2007年

5 立冬;我国研制成铯原子喷泉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6 卢敬叁 本报记者 王娅莉;铯原子喷泉钟与授时关系密切[N];中国质量报;2004年

7 记者 陈海波;我国铯原子喷泉钟参与国际标准时间修正[N];光明日报;2014年

8 记者 刘霞;解释暗物质的暗光子可能不存在[N];科技日报;2018年

9 刘旭红 记者 杨蕾;《铯原子喷泉基准钟的开发和应用》项目启动[N];中国质量报;2014年

10 记者 王娅莉 通讯员 卢敬叁;350万年不差一秒[N];中国质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剑锋;铯原子D2线低频压缩真空光场的实验制备[D];山西大学;2018年

2 王彦华;铯原子相干光谱及铯原子在磁光阱和三维近共振光学晶格中的装载与俘获[D];山西大学;2007年

3 阮军;守时型铯原子喷泉钟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2年

4 黄家强;冷铯原子微波频标新方案探索与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5 吴长江;铯原子喷泉钟物理系统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2年

6 张岩;对应于铯原子D1线正交压缩态光场的制备[D];山西大学;2017年

7 王心亮;NTSC-F1铯原子喷泉钟性能改进及二阶塞曼频移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2017年

8 杨保东;阶梯型铯原子系统中双共振光抽运光谱及双色磁光阱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9 林睿;铯原子喷泉钟冷原子碰撞频移的测量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2017年

10 郭苗军;铯原子系统中量子关联及光子晶体特性的实现[D];山西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传标;基于纳米光纤的铯原子塞曼频移率测量[D];山西大学;2019年

2 李鹏伟;外磁场对超冷铯原子光缔合共振频率偏移影响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3 王晓青;超冷铯原子光学偶极阱的过悬浮装载[D];山西大学;2018年

4 王丽;铯原子47D态精细结构光谱测量[D];山西大学;2018年

5 任雅娜;铯原子激发态相干光谱研究[D];山西大学;2018年

6 马沛;铯原子频标伺服电路系统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房飞云;基于铯原子的测磁信号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8 金丽;铯原子分子精密光谱测量[D];中北大学;2014年

9 杨光;铯原子7S_(1/2)态超精细作用常数测量[D];山西大学;2017年

10 徐润东;双磁光阱中异核超冷钠—铯原子碰撞的实验研究[D];山西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36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636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b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