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等离子体改性芳纶面料对芳纶涂层面料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01 16:27
【摘要】:芳纶纤维作为四大高性能纤维之一,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高强度、阻燃等优点,被广泛用作高性能的结构和功能材料。然而,纤维本身的化学惰性限制了材料的应用,为了充分发挥芳纶纤维的性能,拓展其应用领域,使用绿色环保的等离子体改性法。在不影响芳纶的整体性能的情况下改性纤维表面,使其黏结性、浸润性变好。结合芳纶与树脂优异的特性,以开发出轻薄、柔性的芳纶涂层面料。本文主要以平纹三立格、斜纹三立格、缎纹组织、接结双层组织的芳纶织物为主材料,以不同含量的聚氨酯、有机硅树脂、环氧树脂为树脂基体,使用等离子体改性,结合涂层工艺,制备芳纶纤维增强树脂基的轻薄型涂层面料。测试芳纶涂层面料的防水透湿性、隔热性以及隔音性。通过分析不同树脂用量对性能的影响,力求以最少的树脂量达到最好性能的轻薄柔性涂层面料。首先,织物经等离子体改性后,表面形貌及化学元素有了明显的变化。AFM结果显示改性后的纤维表面粗糙度得到了提高,XPS显示亲水元素N和0的增多,接触角变小,表面能增大,说明等离子改性能够增强织物与树脂的黏合并且改善织物的浸润性。等离子体改性后放置28天内的测试,发现等离子体改性具有时效性,且一周内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比较改性前后芳纶织物与树脂黏结的情况,通过SEM观察表明,经等离子体改性的纤维与树脂黏结以较均匀致密的方式呈现;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涂层面料断裂强力优于未经处理的涂层面料。对比改性后同一厚度不同树脂涂层的涂层面料,FTIR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改性前后芳纶织物的分子键种类一致,说明等离子体改性不会破坏织物内部结构。然而不同的树脂涂层以化学键形式黏结到芳纶织物的表面,使得粘合更牢固;TG的测试结果显示芳纶织物本身存在良好的热稳定性,经聚氨酯及环氧树脂涂层后的织物热稳定性下降。经有机硅涂层的芳纶涂层面料,结合了有机硅与芳纶优异的热学性能,热稳定性最好。最后,通过测试分析,防水透湿方面,通过接触角、耐静水压测试试样的防水性,通过透湿杯法测量试样的透湿性,结果表明防水透湿性能较佳的样品为,第三梯度的接结双层织物/聚氨酯和斜纹三立格/聚氨酯涂层面料。隔热方面,通过测试试样的TPP值研究隔热性能,得出第二梯度的接结双层织物/有机硅树脂、平纹三立格/有机硅树脂涂层面料隔热性能较好。隔声方面,采用隔声测最仪测试材料的隔声系数和传声损失来研究材料的隔热性能,结果表明第三梯度的平纹三立格/环氧树脂涂层面料的隔声量最佳。
【图文】:

平纹,织物,斜纹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逡逑2.1实验材料逡逑平纹三立格织物(图2-1):由于在平纹的基础上添加了经向或纬向的纤维,逡逑使得整体具有明显的方格效应,如图2-2所示。紧牢度、透气性和抗撕裂等性能逡逑较好,布面平整,手感厚实,色牢度好,常用于军用和防护服装面料以及训练服逡逑布、服装用布、工作服等等。逡逑HA逡逑图2-1平纹三立格织物邋图2-2平纹三立格组织逡逑斜纹三立格织物(图2-3和图2-4):在斜纹的基础上添加了经向或炜向的逡逑纤维,具有抗撕裂、防日晒、防汗渍、色牢度极佳的特点,可用作工装制服面料、逡逑休闲衬衣面料、特种防护面料、迷彩印花面料等。逡逑■邋_逡逑图2-3斜纹三立格织物邋图2-4斜纹三立格组织逡逑图2-5为锻纹织物,图2-6为五枚三飞纬面缎纹组织图,,缎纹组织较平纹、逡逑斜纹组织出现更大的经浮长或纬浮长,在织物的一面几乎全被一系统的纱线所覆逡逑全逡逑rm_邋0逡逑11逡逑

斜纹,平纹,织物,经向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逡逑2.1实验材料逡逑平纹三立格织物(图2-1):由于在平纹的基础上添加了经向或纬向的纤维,逡逑使得整体具有明显的方格效应,如图2-2所示。紧牢度、透气性和抗撕裂等性能逡逑较好,布面平整,手感厚实,色牢度好,常用于军用和防护服装面料以及训练服逡逑布、服装用布、工作服等等。逡逑HA逡逑图2-1平纹三立格织物邋图2-2平纹三立格组织逡逑斜纹三立格织物(图2-3和图2-4):在斜纹的基础上添加了经向或炜向的逡逑纤维,具有抗撕裂、防日晒、防汗渍、色牢度极佳的特点,可用作工装制服面料、逡逑休闲衬衣面料、特种防护面料、迷彩印花面料等。逡逑■邋_逡逑图2-3斜纹三立格织物邋图2-4斜纹三立格组织逡逑图2-5为锻纹织物,图2-6为五枚三飞纬面缎纹组织图,缎纹组织较平纹、逡逑斜纹组织出现更大的经浮长或纬浮长,在织物的一面几乎全被一系统的纱线所覆逡逑全逡逑rm_邋0逡逑11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195.5;O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慕瑾;金淳伟;笪有仙;;聚丙烯表面冷等离子体改性对粘接性能的影响[J];粘接;1988年06期

2 肖高智,华宝家,杨建生;氧等离子体改性聚烯烃表面的研究[J];宇航材料工艺;1989年01期

3 吕世骥,郭耀华,阮宝崧,蔡跃明;SiO_2薄膜的等离子体改性及其应用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9年04期

4 ;日本大力开发具有新功能的纤维和织物[J];纤维标准与检验;1989年11期

5 李晓菁;乔冠军;陈杰;;等离子体改性聚氯乙烯的TiO_2光催化降解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7年04期

6 洪明苑,胡建芳,韩淑玲,伍乃娟,朴东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表面等离子体改性[J];物理;1986年10期

7 肖军;韩素玉;冯建阔;王洪涛;;等离子体改性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研究[J];上海塑料;2012年03期

8 熊燕,刘艳春,陆大年;等离子体改性腈纶的酸性染料染色性能[J];印染;2005年08期

9 李昱鹏;张志超;李声耀;石伟;雷明凯;;氧等离子体改性聚乙烯表面的疏水性过回复机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年08期

10 程抗;王祖武;左蓉;周烨;车W

本文编号:2646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646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f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