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烧绿石晶格上阻挫量子自旋系统的蒙特卡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1 19:05
【摘要】:量子阻挫自旋系统在几何阻挫和量子涨落的共同影响下,往往会呈现出丰富而且新奇的物理性质。随着温度降低,系统可能会进入所谓的量子自旋液体相。从磁有序角度来看,热力学极限下量子自旋液体的结构因子在整个布里渊区都不存在发散的峰,说明它是一种磁无序的态。但这类磁无序的态和高温下顺磁态的磁无序又是完全不同的。在“无序”里隐藏着诸多丰富的物理,例如拓扑激发、规范结构等。量子自旋冰则是量子自旋液体中一类重要的成员。因其和冰的一种结构极其类似,故被称之为量子自旋“冰”。当前,量子自旋冰算是量子自旋液体大家庭中认识得相对比较全面的。但由于其终归是强关联系统,目前对其的研究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本文将会对量子自旋冰的动力学和静态性质进行蒙特卡罗模拟研究。量子自旋冰中的拓扑激发与传统磁体中的激发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而能反映这些拓扑激发最直接的手段便是测量它们的能谱。因此我们借助大规模的量子蒙特卡罗模拟以及随机解析延拓方法,由动力学结构因子得到了烧绿石晶格上XXZ模型的量子自旋冰相中关于光子和自旋子对激发的定量能谱。在量子自旋冰温度区,从能谱中可以看到,光子的半宽非常大说明其衰变性很强。通过和理论计算对比,此时自旋子的行为就类似于一个相干准粒子。但由于自旋子和背景间存在相互作用,其跃迁强度需要被重整化。随着温度升高到经典自旋冰温度区,光子已经消失,但自旋子对的能谱仍保持着一定的相干性。随着继续升温,量子效应完全消失。实验上判断量子自旋冰的重要手段便是测量能谱,因此我们的定量结果将给未来实验上找寻这一新奇的物态提供有用的参考。烧绿石晶格上的XYZ模型存在于真实的量子磁性材料中,因而无论对于理论还是实验都是非常重要的。结合规范平均场理论和量子蒙特卡罗模拟我们确定了其部分参数空间的相图。我们发现对于无配对项存在时涌现的U(1)库仑液体相(量子自旋冰相)在配对项的作用下在很大参数范围依旧保持稳定。此外,数值上表明当存在弱的配对项时,随着跃迁强度的增大系统可能会从U(1)库仑液体相先短暂进入Z2自旋液体相。进一步增大跃迁强度,系统才最终进入有序相。不过当前的证据还不足以完全说明该问题,有待更细致的研究。
【图文】:

正方晶,阻挫,简并度


红色圆表示自旋向上,蓝色圆表示自旋向下。逡逑g邋model邋on邋triangular邋lattice)等。我们称这种系统为阻挫系态的简并度(ground邋state邋degeneracy)是宏观的(macrosco简并度随着系统粒子数的增加而几何式增加,或者说热力度不为零。此外,这种简并度是偶然的(accidental)而不是正方晶格上的经典铁磁海森堡模型,其基态是所有自旋指于其哈密顿量具有SO(3)对称性,所以基态也是高度简并的密顿量的对称性导致的,简并态之间可以通过连续的操作相这里所说的阻挫系统。逡逑阻挫(frustration)最初是在研究自旋玻璃态时被提出,但。本文中所说的阻挫也并非玻璃态中的阻挫。我们这里要讨坏N6el序的方式,正方晶格晶格上的N6el态如图1.2所示磁相互作用形成自旋状态交错排布的构型,此时系统的能量成两种情形。例如正方晶格上的4模型,当只有最近

烧绿石,晶格,晶格结构,分层结构


我们会发现其可以看成kagom6晶格-三角晶格依次排列而成,kagomd层逡逑的晶格之间由原来的晶格的边相连,但三角晶格的格点间是没有通过原晶格的逡逑边相连的,如图1.6邋(b)。相邻kagoir^晶格间通过与三角晶格格点相连而耦合逡逑在一起。因此,,在烧绿石晶格中有大量的正六边形存在,其数目为N/3,邋7V是烧逡逑绿石晶格的格点数。在第4、5章研究的模型中最低阶非平凡微扰和这些六边形逡逑密切相关。在金刚石晶格中同样存在大量三维的六边形。逡逑1.4.2经典自旋冰逡逑经典自旋冰是指无量子涨落的自旋冰,其哈密顿量如下:逡逑Sj逦(1.18)逡逑<U)逡逑13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413;O24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洪祥;自旋系统的随机单调性与正相关性[J];应用概率统计;1994年03期

2 刘林森;局域自旋系统中的集团恒等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S1期

3 翁小明;李振亚;;无规场作用下的混合自旋系统[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91年03期

4 戴永隆;刘锡坚;;一维自旋系统(有限系统)[J];应用概率统计;1985年01期

5 李文铸;应和平;董绍静;;二维随机格点SU(2)×SU(2)自旋系统的Monte-Carlo模拟[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7年02期

6 陶润康;理想自旋系统的热容量[J];大学物理;1987年11期

7 姚胜根,黄永仁;一种用于描述多脉冲作用下AX自旋系统演化行为的相干图方法[J];波谱学杂志;1988年01期

8 杨清建,楼元旦;自旋系统无规格点模型的Monte CarLo研究[J];计算物理;1988年02期

9 韦联福;程衍富;;含时1/2自旋系统的精确解和几何相因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10 刘俊明;;量子自旋芳草在,觅寻液态惹尘埃[J];物理学进展;201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缪希茄;韩秀文;胡皆汉;;强偶合自旋系统的积算符理论[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2 高汉宾;;含等价核的自旋系统跃迁数目的计算[A];第八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4年

3 郝翔;沙金巧;潘涛;;在非对称性作用下相隔自旋系统中量子纠缠的重整化[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4 孙凯乐;於亚飞;张智明;;自旋系统中非马尔科夫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5 杨培强;黄永仁;周元聪;;酸性磷脂酶A2自旋系统的初步归属(摘要)[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6 丁尚武;郭建新;叶朝辉;;具有快速重新取向的自旋系统的CPMAS Hartmann-Hahn匹配条件[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7 单传家;陈涛;刘继兵;程维文;刘堂昆;黄燕霞;李宏;;两量子自旋系统的量子纠缠控制[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8 赵丽梅;张国锋;;基于与Dzyaloshinskii-Moriya的各向异性反对称相互作用两个二自旋系统纠缠量子奥拓热机[A];第十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报告摘要集[C];2016年

9 高汉宾;;核磁共振相互作用表象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缪希茄;胡皆汉;韩秀文;;从单个混合时间tm的2DNOESY峰强度求取核间距参数的理论设想[A];第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春炯;烧绿石晶格上阻挫量子自旋系统的蒙特卡罗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陈浩琪;二维材料磁性相关问题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秦敬波;量子自旋系统基态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4 秦勇;规则分形结构上自旋模型系统临界行为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1年

5 张涛;动态核磁共振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0年

6 李春先;自旋链系统的量子子信息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黄远;阻挫自旋系统的第一性原理计算[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8 苏晓强;一维自旋系统中的量子纠缠[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郝翔;固态自旋系统中的量子纠缠和量子计算[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姜春蕾;腔QED与海森堡自旋系统中的量子纠缠与信息处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铂森;Kitaev自旋液体在局域磁场中的响应和相变[D];南京大学;2019年

2 朱圆明;基于金刚石色心的星型自旋网络纠缠分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3 徐攀;基于光泵浦自旋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输出的偏振转换及双稳特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4 耿凌璐;三体自旋绳系编队系统动力学及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5 李晨;多参数可调高速自旋噪声谱仪开发及n型GaAs自旋噪声谱测量[D];山西大学;2018年

6 侯铁军;非厄密单轴扭曲模型的量子Fisher信息和自旋压缩以及相位退相干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7 闫娟娟;自旋F=1旋量凝聚体的自旋压缩[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8 江慧;量子自旋系统的热力学和纠缠性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9 冯志强;一维强相互作用冷原子气体中有效自旋链模型研究[D];山西大学;2017年

10 翟孝月;一维自旋系统的热纠缠[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46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646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3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