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柱状多层Biot双相孔隙介质中的SH波

发布时间:2020-06-04 02:52
【摘要】:水平剪切波(Shear Horizontal Wave,简称SH波)作为横波偏振的一种,在横波及多波地震勘探中经常出现,和P波、SV波比较,SH波在平行于偏振方向的表面上反射时不会转化成其他类型的波,而且杂乱回波很少,能够携带较易识别的地层信息,SH波这些独特的优点是其他类型波所没有的,所以SH波在地球物理勘探和超声无损检测中的理论与方法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井内是流体介质,在井孔内激发SH波存在一定困难,所以运用SH波实现直接横波测井的研究报道较少,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发展,井内激发和接收SH波逐渐成为可能。因此,研究井孔柱状结构下SH波波场特征有可期实际意义。而实际地层往往是可渗孔隙地层,本文采用Biot理论模型模拟井外孔隙地层,针对SH波在井外柱状多层Biot双相孔隙介质中的传播问题,建立了理论模型,研究了SH波在其中的传播特性,也为利用SH波对柱状分层孔隙介质的探测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本文建立了井外柱状三层以及双层Biot双相孔隙介质模型,对波场中Love波场进行了理论推导,引入SH波势函数并利用SH波在此模型下传播的边界条件,求得频散方程,计算了此模型下Love波的频散和激发强度,并对声场时域全波列进行了模拟。考察了孔隙地层中较为主要的声学参数,如孔隙度以及渗透率对声场位移时域全波波形和Love波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井外柱状三层Biot双相孔隙介质模型下,前两阶Love波之后各阶的频散较井外柱状双层Biot双相孔隙介质模型下Love波频散弱,激发强度先减小后迅速增大再逐渐减小。随着孔隙度增大,位移时域全波幅度明显减小,不同渗透率下,第一阶Love波的衰减随频率的变化较大。对井外为柱状无限大Biot双相孔隙介质模型进行了模拟,其与井外柱状三层和双层Biot双相孔隙介质模型存在差异,声场不存在Love波,井壁接收器记录到的只有一个以地层横波速度沿轴向传播的SH波。其次,对单层流体饱和孔隙柱壳模型和双层流体饱和孔隙柱壳模型,分别研究了SH波在其中的传播特性。求解单层流体饱和孔隙柱壳模型的频散方程,此模型下声场的SH导波不但包括反对称传播模式,还包括几乎不频散的基阶和其他各阶频散的对称传播模式,基阶无截止频率且以孔隙柱壳的横波速度传播。对SH导波的激发强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每阶SH导波都有一个激发强度峰值,基阶SH导波的激发强度相对较小,也说明在应用中要根据各阶的频散特性、激发强度频率响应特性进行选择。推导给出SH导波的相速度和截止频率的近似公式。并将近似公式给出的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高频时给出很好的近似。对孔隙度对SH导波衰减和时域全波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随孔隙度的变大,SH导波的衰减增加,时域全波位移幅度减小。对双层流体饱和孔隙柱壳模型下SH导波频散曲线以及激发强度进行了计算,得到了SH导波的频散及激发强度特征,不同于单层流体饱和孔隙柱壳模型,此模型下不存在无截止频率的基阶对称传播模式。同时,对此模型下的声场时域全波列进行了模拟,此模型下声场时域波形较井外柱状三层Biot双相孔隙介质模型下的声场相比,时域声波波形较复杂。从模型结构来看,单层孔隙柱壳对应了井外柱状三层Biot双相孔隙介质模型时井外第一层孔隙介质层与井外第二层孔隙介质层的交界面处于非粘结的情况;双层孔隙柱壳对应了井外柱状三层Biot双相孔隙介质模型时井外第二层孔隙层与最外层介质非粘结的情况,因此它们之间的波场特征差别可以用来判断界面粘结与非粘结的状况。本文对井孔外柱状分层孔隙介质中SH波场的研究,不仅丰富SH波的理论研究也为SH波应用于柱状分层孔隙介质的声波探测及检测提供理论参考。
【图文】:

时域波形,介质模型,孔隙介质


图 2.1 声源时域波形场计算方法同时存在液体和固体,称为两相介质指整个孔隙介质骨架。Biot 于上世介质中的固相和液相相互耦合的力学播,为后续孔隙介质中地震波等传播t 理论仍被认为是最完备实用的双相由满足此理论的双相孔隙介质构成

模型图,外柱,三层,井壁


研究也比较成熟。所以在Biot双相孔隙介质井壁环形剪切隙地层中 SH 波场状分层 Biot 双相孔隙介质,所研2.1,Ⅰ、Ⅱ和Ⅲ分别为三个不同紧贴井壁放置的环形剪切源,声切源在柱状三层 Biot 介质中只激距置于井壁,整个测井装置居中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4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茂增;马尚权;王德明;东辉;;基于双重孔隙介质理论的煤层注水研究[J];采矿技术;2009年04期

2 张建华;饱和孔隙介质中的波[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3 姚军,刘英才,冀东油田研究院;求解双重孔隙介质油藏压力的一种新方法[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4 陈勉,陈至达;多重孔隙介质的有效应力定律[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9年11期

5 杨金顺,赵俊宁;具吸收项的多孔隙介质方程解的渐近性(英文)[J];数学研究与评论;1992年01期

6 李向维,李向约;饱水孔隙介质的质量耦合波动问题[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9年04期

7 罗光熹;周安;马世伦;;天然气水化物讲座(四)(孔隙介质中的气体水化物问题)[J];国外油田工程;1989年01期

8 代智军;赵社戌;匡震邦;;波在双孔隙与单孔隙介质界面上的反射与透射[J];力学学报;2006年03期

9 黎水泉,徐秉业;双重孔隙介质流固耦合理论模型[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1年04期

10 黎水泉,徐秉业;非线性双重孔隙介质渗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洪飞;田家勇;;流体饱和孔隙介质的增量声弹理论研究[A];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七)——专题46地震波传播与成像[C];2015年

2 马洪飞;田家勇;;孔隙介质的增量声弹理论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贾存利;陈永强;黄筑平;;含连通开孔饱和孔隙介质的有效力学参数[A];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4 贾存利;陈永强;黄筑平;;含连通开孔的饱和孔隙介质的细观模型[A];第十五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5 易良坤;席道瑛;张程远;田象燕;;唯象的孔隙介质波动理论[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韩其玉;刘仲一;;具有封闭孔隙的孔隙介质界面连续条件研究[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刘仲一;韩其玉;;孔隙介质界面封闭孔隙量与声波反射透射关系研究[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宋若龙;王克协;崔志文;;周期分层孔隙介质中P波地震衰减的数值考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岩;肖立志;;孔隙介质定域核磁共振新方法[A];2018第二十届全国波谱学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0 陈超凡;任伟光;程子峰;裴浩;王子辉;;有关孔隙介质渗透率算法模型的探讨[A];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朝君;气体吸附诱致孔隙介质变形的本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2 李学文;乳状液在孔隙介质中渗流规律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3 黎水泉;弹脆塑性双重孔隙介质油藏流固耦合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00年

4 孙晟;组分孔隙介质模型及其地震波传播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邹冠贵;孔隙介质地震波传播及衰减特征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6 杨庆节;双相孔隙介质地震波场模拟及传播特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7 张生强;孔隙介质储层参数反演与流体识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邵才瑞;基于岩石物理的多元信息融合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9 郑佩;均匀和层状两相饱和孔隙介质半空间的动力Green函数[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李娜;含起伏地表的二维双相介质中地震波及电磁波传播有限差分算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红梅;柱状多层Biot双相孔隙介质中的SH波[D];吉林大学;2019年

2 师渝滔;致密油纳微米孔隙介质内液体输运特性研究[D];郑州轻工业大学;2019年

3 王婷;含少量气泡流体饱和孔隙介质中的声传播[D];吉林大学;2018年

4 王梦强;流体—孔隙介质模型中点声源激发的震电波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5 刘婷婷;中观尺度孔隙介质地震波场及流体压力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6 蒋帅帅;含流体孔隙介质地震频散与衰减的模拟与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7 宋坤;等孔隙比条件下孔隙介质模型渗透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8 田圆;含重油孔隙介质中包含温度影响的波传播模型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17年

9 朱晓焱;柱状分层孔隙介质中的SH-TE声电效应测井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10 吴佳平;受预应力双重孔隙介质层动力问题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95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695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a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