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维磁各向异性单体的磁结构电子全息研究
【图文】:
图 1.1 普通铁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图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硬磁材料,其磁学理论是以磁畴结构为基础的理论,其中与矫顽力机制相关联的有磁矩转变、畴壁变化、单畴磁体和超顺磁体等理论首先磁矩转变和畴壁位移决定了材料的矫顽力机制,对于以畴壁位移来反磁化的材料,其矫顽力来源于反向磁畴的形核以及畴壁钉扎。而对于以磁矩转变为反磁化方式的材料,其矫顽力来源于各种磁各向异性对磁矩翻转的阻碍。其次对于单畴颗粒来说,当其颗粒尺寸小于某个临界大小时,颗粒中只存在一个磁畴不存在畴壁,其磁矩的翻转过程只出现磁矩的转变。因而具有高矫顽力和低磁导率。另外当颗粒尺寸小于单畴临界尺寸时,颗粒的热扰动将使磁矩不再固定在易轴上抵抗反磁化的能力变弱,矫顽力降低即超顺磁体。1.3.3 磁各向异性(形状各向异性和磁晶各向异性)磁各向异性是指材料在不同方向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其表现出的磁化曲线也
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绪)六角单晶体的磁晶各向异性对于六角晶系单晶体,其易轴若是单晶体样品的六重对称轴,则其易轴仅个,所以六角晶体也称为单轴晶体。由于一个轴一般有正反两个方向,所以单晶体有两个易磁化方向,两者对应的磁晶各向异性能以及磁化曲线肯定也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4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肇华;非晶态微观磁性的涨落和磁结构[J];物理;1988年05期
2 罗胜,张国威,裴谐弟,蒋玮,刘志辉,何文望;Nd_3Fe_(20)C_x的晶、磁结构和基本磁性[J];中国稀土学报;1988年02期
3 黄志高;陈丛生;蔡忠良;;磁带中磁结构的穆斯堡尔谱的研究[J];磁记录材料;1989年03期
4 周正国;周殿清;;Tb/Fe成分调制膜的磁结构与平均分子场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5 孙霞,王兵,王丽娟,吴自勤;二维磁结构的扫描隧道显微术研究[J];物理;2002年09期
6 刘东晖,修士新,王季梅;两种新型的纵磁结构真空灭弧室的研究比较[J];电工技术学报;2003年06期
7 田兴;;新型超低温无磁结构材料研制成功[J];低温与特气;1992年01期
8 李国斌;宋顺成;曹学军;杨润田;;两种大间隙磁流体密封聚磁结构性能的对比[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戴光;崔巍;杨志军;;聚磁结构在换热管漏磁检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压力容器;2010年04期
10 堵锦生;杨静;肖天生;李京;;冕洞边界区磁结构的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娟娟;汪晋辰;罗伟;盛洁明;何长振;S.A.Danikin;鲍威;;中子衍射对一维反铁磁SrCo_2V2O8单晶的磁结构的研究[A];中国晶体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多晶(粉晶)衍射分会[C];2016年
2 王芳卫;;磁性物质的中子散射磁结构和磁激发[A];Application of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Proceedings of CCAST(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4年
3 韩秀峰;赵素芬;李飞飞;魏红祥;曾中明;张谢群;詹文山;;双势垒磁性隧道结中自由层的动态磁结构及反转磁性质[A];第四届全国磁性薄膜与纳米磁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郑思孝;廖小东;;小园面非平衡磁控原子源研究[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子束离子束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电子束离子束学术年会暨中国电子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电子束焊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5 董彤;袁淑娟;徐坤;郁黎明;曹世勋;张金仓;;Gd_5Ge_4的磁结构相变和磁玻璃行为的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7年
6 丛友滋;程国良;韩国忠;;马里亚纳海槽地磁场方向及沉积磁结构[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7 杨万有;柴立民;朱俊利;;微磁结构粉体在工、农、医等领域的应用[A];2001年海南全国粉体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殷云宇;戴建洪;王潇;申旭东;龙有文;;高温高压A、B位同时有序钙钛矿LaMn_3Ni_2Mn_2O_(12)的合成以及A位调控的正交磁结构[A];中国晶体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极端条件晶体材料分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9 杨昌平;王亦忠;胡伯平;王震西;;Y_(1-x)Dy_xFe_(11)Mo的结构与磁性[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张昊;F.Roxana;孙俊良;李国宝;廖复辉;林建华;;(Tb_(1-x)Mn_y)MnO_(3-δ)的合成、结构和磁性[A];第十三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士猛;低维磁各向异性单体的磁结构电子全息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2 刘硕;FePt_3薄膜的磁结构、交换偏置及输运特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3 于惠;横向非均匀太阳大气磁结构中的集体模式[D];山东大学;2016年
4 刘娟;铁基化合物和锰铬化合物的超导电性及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肖婷;近地太阳风中磁结构的探测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张晨阳;钙钛矿多铁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邓林华;太阳小尺度结构的观测特征及物理机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14年
8 汤朝灵;利用双星和ClusterⅡ等对地球磁层的观测和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王杭栋;低维钴氧化物的磁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金光希;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电子结构与磁性计算[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力;运动磁结构与拱状暗条系统的演化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杨宇鹏;时域有限差分法中三维永磁结构数值模拟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俊;基于可控磁吸附方式的船舶破损应急封堵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4 刘嘉宝;奇数极直线开关磁链永磁电机少永磁结构的分析与优化[D];浙江大学;2016年
5 徐显会;基于电子全息技术的纳米磁性材料微观磁结构和性能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伟;第Ⅰ类超导体中的平衡磁结构及其动力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7 王焕;高压下多铁材料BiCrO_3的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姚淑涛;近地空间内磁结构的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9 田之雪;Fe/Cu(100)超薄膜磁结构的DFT计算[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钱军;超薄电化学沉积生长金属磁性线阵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98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698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