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卤素取代和离子能量传递对稀土掺杂氟锆酸盐玻璃中红外发光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10 03:22
【摘要】:中红外光在通信、医疗、遥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稀土掺杂的玻璃材料具有稀土溶解度高,易加工成型等优势,在中红外发光材料中被广泛关注。氟锆酸盐玻璃具有高透过,低损耗,低声子能量等优点,适合作为中红外发光材料。本文基于氟锆酸盐玻璃体系,通过阴离子取代和敏化剂共掺,改善中红外发光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制备了透明的Er~(3+)/Yb~(3+)共掺氟氯锆酸盐玻璃。J-O计算结果表明,氯离子增加了稀土离子局域晶体场的不对称性,提高了辐射跃迁几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证明样品具有高的中红外光透过率和低的羟基含量。拉曼光谱确认了氟氯锆酸盐玻璃的最大声子能量,并通过德拜模型说明它具有更低的声子密度。通过不同激发光获得了荧光光谱和能级寿命并详细的讨论了能量转移过程。氟氯锆酸盐玻璃中,Yb~(3+)含量的增加不仅会增加~4I_(11/2)能级的电子布居,还会影响激发态吸收导致~4I_(13/2)电子布居的相对减少,使中红外发光的增强。同时,~4I_(11/2)寿命在反向的能量传递过程中的减少,可以推断正向传递过程中寿命的增加。这有利于降低泵浦阈值并且提高激光发射功率。阴离子取代和敏化剂共掺两种方法的共同作用会提高中红外发光强度。制备了透明的Ho~(3+)/Yb~(3+)共掺氟锆酸盐玻璃(Zr-Ba-La-Al-Y-F_x,简称ZBLAY)。通过调制Ho~(3+)、Yb~(3+)、BaCl_2的浓度研究中红外发光性能。拉曼光谱显示ZBLAY玻璃的声子能量为588 cm~(-1),低于传统氟锆酸盐玻璃的600 cm~(-1),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辐射跃迁几率。J-O理论计算结果表明,Yb~(3+)会增加晶体场的不对称性,增大辐射跃迁几率。红外荧光光谱显示Yb~(3+)能有效吸收能量转移给Ho~(3+),因此提高Ho~(3+)的红外发光、改善Ho~(3+)吸收效率低的问题。Yb~(3+)-Ho~(3+)的能量传递效率为72.6%。讨论了ZBLAY玻璃中Yb~(3+)到Ho~(3+)的能量传递机制:声子辅助的能量传递和交叉驰豫。使用熔融淬火法制备了Bi~(3+)/Ho~(3+)共掺ZBLAY玻璃,探究了Bi~(3+)对Ho~(3+)的敏化作用。吸收光谱表明1200 nm附近Ho~(3+)的吸收峰被Bi~(3+)增强。J-O理论显示,Bi~(3+)可以改变玻璃的共价性和不对称性,提高Ho~(3+)的跃迁几率。荧光光谱表明Bi~(3+)能提高Ho~(3+)的红外发光。使用XRD表征Er~(3+)/Pr~(3+)共掺的ZBLAY玻璃,Pr~(3+)共掺不会导致样品析晶且样品仍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性。比较了所有样品的荧光寿命和荧光强度,最佳Er~(3+)/Pr~(3+)共掺浓度比为4:0.5。结合光谱和寿命讨论了能量转移过程,结果表明Pr~(3+)会造成~4I_(13/2)能级退激发,减少~4I_(13/2)能级的寿命,因此增强2.7μm发光强度。
【图文】:

中红外


第一章 绪论 选题背景.1 引言激光由于其高能量、高亮度、单色性和相干性而广泛被应用在通信[1]、医学[2]、探]遥感领域。2-3 μm 中红外光由于人眼安全[4]且处在大气窗口[5]等特点,,展现出巨大用前景,包括生物成像、污染物检测、空间通信和激光手术[6]等方面。自 1960 年红激光发明以来,科学家已经制造了数百种掺有稀土离子的晶体和玻璃[7],并在固态器中用于产生不同波长的相干光。光纤激光器具有体积小、功率高、光束质量好等,是未来固体激光器的发展方向[8]。用玻璃制备的单模光纤作为最灵活和最紧凑的介质,可实现高效率激光和出色的光束质量。光纤激光器为中红外激光器的小型化了新的选择。

能量图,电子组态,能量,稀土离子


图 1-2.电子组态与能量Fig.1-2.Pauling energy diagram了稀土离子中的跃迁种类主要是4nf 组态内跃迁。4 f价稀土离子中,或者三价离子的紫外区。比如 Eu2+的场影响,在铝酸盐基质中呈蓝色发光,在硫化锌中发绿的稀土离子能级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482.31;TQ17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敏敏;;中红外InAsPSb、远红外PbEuTe具有发展前途[J];上海金属.有色分册;1988年05期

2 张国轩;;用升级中红外化学激光进行反卫星试验[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9年08期

3 陈昊;李剑峰;欧中华;杨怡;陈明;罗鸿禹;魏涛;刘永智;;中红外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年11期

4 韩凯;闫宝珠;许晓军;刘泽金;;中红外高功率激光系统强光元件热损伤特性[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6年06期

5 ;中红外治疗仪[J];红外技术;1992年04期

6 邓颖;朱启华;曾小明;王凤蕊;王逍;张颖;谢旭东;王方;黄征;郭仪;孙立;;超短中红外激光脉冲的产生及其发展状况[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6年08期

7 徐卫林;影响织物中红外透射量的主要因素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1997年01期

8 尚亚萍;李霄;王鹏;许晓军;;10W级中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偏振合成技术[J];光学学报;2016年10期

9 韩凯;陈坚;黄明;李霄;;中红外光学元件微弱吸收实现微米分辨率的表征[J];中国激光;2017年07期

10 岳桢干;;欧洲启动旨在研制先进中红外光子系统的CLARITY项目[J];红外;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和方;范有余;冯际田;林凤英;;在可见光到中红外5μm波段具有高透过率的玻璃[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陈绍武;王振宝;闫燕;武俊杰;;脉冲中红外激光光谱仪的研制[A];第十六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16年

3 陈长水;;利用气体精细吸收光谱进行单频中红外激光波长锁定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魏星斌;彭跃峰;王卫民;李德明;;高功率中红外可调谐光参量振荡器[A];全国光电子与量子电子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长水;刘颂豪;;中红外光源技术和痕量物质检测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6 曹念文;袁怿谦;郭强;王佩琳;;中红外高功率拉曼激光的产生[A];1996全国青年激光学术研讨会及中科院光束特性及变换高研研讨班论文摘要集[C];1996年

7 张秋琳;张静;邱康生;江曼;张东香;冯宝华;;可调谐中红外皮秒参量激光产生及中红外微弱信号灵敏探测[A];第九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乔岩瑞;van Kempen A.T.G.;;用拉曼、中红外和近红外等光谱技术预测肉骨粉中氨基酸的含量[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钱列加;袁鹏;谢国强;;基于OPCPA过程的高功率可调谐中红外飞秒激光技术[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彭跃峰;;高效率中红外可调谐激光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9年版)[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北京 张纯学;报废鼠标中红外对管的利用[N];电子报;2004年

2 刘海英;新型中红外激光二极管转换效率超50%[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超;基于超表面的红外偏振相关电磁调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9年

2 李希斌;面向中红外宽带高效频谱变换的硅基复合波导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3 黄楠;中红外及太赫兹波段的光学频率变换技术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7年

4 陈祥;基于中红外波长调制光谱技术的NO_x/NH_3高灵敏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5 彭琛;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全光调制的高速中红外调频光谱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6 仲海洋;中红外碲酸盐激光玻璃中稀土离子的光学跃迁与能量传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陈小明;高功率短脉冲固体激光及其泵浦的中红外周期极化铌酸锂光学参量振荡器特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8 石立超;中红外空心布拉格光纤及其痕量气体传感应用[D];清华大学;2012年

9 朱雨;含水范德瓦尔斯复合物的中红外激光光谱[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董延涛;大功率中红外参量振荡器的理论模拟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少华;卤素取代和离子能量传递对稀土掺杂氟锆酸盐玻璃中红外发光性能的影响[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2 戴峰;差频产生中红外激光光源及甲烷气体检测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3 黄薄;稀土掺杂玻璃2-3μm近中红外光致发光增强机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8年

4 臧春阳;SiO_2-PbF_2玻璃的近中红外宽波段发光及上转换白光[D];湘潭大学;2018年

5 田丽华;基于介质超表面的中红外偏振器件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6 李仁富;中红外荧光光谱仪的改进研究及应用[D];福州大学;2017年

7 郭权;Dy~(3+)掺杂硫卤玻璃中红外发光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7年

8 郑菡雨;中红外全介质超表面的制备与表征[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9 周观香;ZnS:Cr的制备与可调近中红外发光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10 孟伟;硫系玻璃中红外发光及抗辐照性能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05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705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6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