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外加电场下无序对硅烯输运性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01 17:52
【摘要】:近年来,硅烯因其特殊的输运性质成为二维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紧束缚近似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从理论上计算和分析了外加电场时非磁性杂质对锯齿形边界硅烯纳米带输运性质的影响。我们通过在导区中各格点引入随机的无序势,来实现硅烯的无序效应。考虑Rashba自旋轨道耦合和本征自旋轨道耦合对硅烯的影响,利用非平衡格林函数和分通道计算透射系数的方法,研究了考虑外加电场和非磁性杂质的情况下,硅烯纳米条带的能带结构、电导率和谷极化率等性质,得到以下结论:外加垂直电场后,能级简并解除,并且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硅烯体系体带隙宽度减小,导致硅烯完美谷极化平台宽度变窄;不考虑杂质对体系的影响时,K谷和K'谷以及体系总电导均呈现出台阶状结构,电子传输都在各自的谷中进行;考虑非磁性杂质后,杂质的存在使电荷局域性增强,杂质对载流子的散射破坏了K谷和K'谷的电导平台结构,但是边态受杂质的影响不大,边态的传输仍然在各自的谷内进行,谷极化的完美平台结构没有遭到破坏,表现出硅烯边态输运的鲁棒性。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469
【图文】:

STM图像,硅烯,STM图像,原子结构


1. 1 在Ag(111)表面上生长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硅烯原子结构和相应的STM图像。a)、(c)和(e)分别是4×4、 13 × 13和2 3 × 2 3三种硅烯的俯视图、侧视图和STM图像;(b)、(d)和(f)是对应于三种硅烯完整的STM图像。红色菱形表示硅烯的超晶格结构。目前由第一原理预测和实验获得的硅烯结构主要有三种,如图1. 1所示[25,26]。2012,Vogt等人首先从理论上预测,并且在4×4Ag衬底上制备4×4的硅烯,如图1. 1(a)示[16]。但是,制备的硅烯不具有如上所述的低翘曲结构,低能电子结构也不具有狄拉锥等特性。同一年,Lin等人在4×4的Ag基底上制备了 13 × 13的硅烯,如图1. 1(c)示[27]。本实验首次证明,在Ag(111)衬底上可以制备不同结构的硅烯, 13 × 13与4硅烯不同的是具有弱翘曲的晶格结构。之后,在2013 年Cinquanta等人制备了[25,28]

典型装置,费米-狄拉克分布,存储器,导线


图 2. 1 Landauer-Büuttiker 形式的典型装置。两个存储器通过导线连接到具有透射系数 T ( E )的介观装置。通过器件的电导可以用透射率nT 表示,即通道 n 中的电子透过器件的概率。结果由Landauer 公式给出:22G ( )n FneT Eh= ∑ 。 (2. 2. 1)下面介绍得到 Landauer 公式的简单方法[34]。在导线中总的状态数由费米-狄拉克分布 f ( E)α μ给出,αμ 是存储器的化学势,其中 α = 1,2。于是通过n通道的α 导线流过的电子电流为:2( ) ( ) ( ), 1, 2nE nkeI T E v k f ELα α= ∑ μ= α。 (2. 2. 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凤鑫 ,栗增 ,罗有华 ,黄宗胤 ,张民宽 ,陈书勤;中高温下原子氢和惰性气体二元混合输运性质的物理力学计算[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2 蔡凤鑫;栗增;罗有华;黄宗胤;杨向东;;~3H_e和~4H_e及其混合气体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3 汪世清;陈国邦;黄永华;孟令军;;~3He流体的低温输运性质综述[J];低温与超导;2006年04期

4 李鹏飞,颜晓红,王如志;缺陷对准周期磁超晶格输运性质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2年09期

5 郭建军;惰性气体输运性质的理论计算[J];物理学报;2002年03期

6 王海兴;孙素蓉;陈士强;;双温度氦等离子体输运性质计算[J];物理学报;2012年19期

7 卞洪涛;张延惠;蒋国辉;徐学友;林圣路;;二维弹子球体系在弱磁场中的输运性质研究[J];山东科学;2011年01期

8 余曰文,陈祖耀,李明德,高琳,曹烈兆;铋系2212单晶插碘化合物的合成和输运性质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1999年06期

9 陈俊;史琳;王楠;毕胜山;;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流体输运性质的稳定性分析[J];物理学报;2011年12期

10 崔磊;郭振平;张广铭;张文勇;任为;张晓平;朱美红;赵永刚;;钠含量对Na_xCoO_2结构和输运性质的影响[J];低温物理学报;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宜伟;米文博;姜恩永;白海力;;Fe/Ge多层膜的结构、磁性和输运性质[A];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钱斌;屈哲;;(Sr_(0.9)Ca_((0.1))_3Ru_2O_7单晶的结构和电磁输运性质[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3 王智河;丁世英;曹效文;;低温下各向异性导体输运性质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实验[A];江苏省制冷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陈锐;赵江;;关于聚合物受限结晶过程中单链输运性质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凌霄;拓扑材料单晶生长和磁电输运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7年

2 付博;拓扑材料电子结构,输运性质及无序效应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邓伟胤;低维拓扑系统中相变和输运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4 耿浩;介观材料的输运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5 徐玉庆;栅极调控下有机分子器件电荷输运性质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朱伟;无序对单层石墨体系电子结构及量子输运性质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刘e

本文编号:2737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737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3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