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吸收光谱技术在复杂流场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6 08:46
【摘要】: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可实现对流场温度、组分浓度、流速等多种流场参数的同时测量。该技术以其非接触、灵敏度高、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流场诊断之中。针对非均匀流场,该技术可与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复杂非均匀流场的二维层析式诊断测量。本文深入研究了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在高速、燃烧等复杂流场诊断中的应用:开展了水蒸气非平衡凝结的吸收光谱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膨胀时间尺度和水蒸气含量下的凝结过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二维层析重建算法,并利用平面燃烧流场温度及水蒸气浓度二维分布重建测量实验验证了重建算法的有效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TDLAS技术对高速膨胀流场中水蒸气非平衡凝结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提出了一种创新高效的实验方法,设计了一套便捷的膨胀实验系统,实验系统中集成了TDLAS以及片光测量系统。利用两条近红外水蒸气以及一条甲烷吸收谱线,分别研究了不同膨胀时间尺度和不同初始水蒸气含量情况下水蒸气非平衡凝结过程。片光测量结果直观展示了水蒸气的非平衡凝结过程,TDLAS技术则定量跟踪测量了凝结过程中流场温度及水蒸气浓度的变化过程,两种测量方法得到的实验现象相同。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验证了 TDLAS测量的可靠性,同时分析了测量光路上流场分布不均匀性对TDLAS测量结果的影响。(2)实现了两类典型重建算法:代数迭代重建算法(ART)和模拟退火算法(SA),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影响两种算法重建精确度的主要因素以及两种算法对测量噪声的耐受性。定量仿真研究了TDLAS测量中的测量噪声,分析了直接吸收光谱(DAS)和波长调制光谱(WMS)方法对噪声的抑制机制。实现了基于波长调制光谱方法的线性二维层析算法,并研究了不同测量噪声情况下基于波长调制光谱方法以及基于直接吸收光谱方法的二维层析算法重建效果,结果直观揭示了基于波长调制光谱方法的二维层析算法对测量噪声的显著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仿真研究了有限射线布置情况下,线性及非线性算法对复杂分布流场的重建效果,结果表明在有限射线布置下非线性算法重建效果更好。(3)搭建了平面燃烧流场温度及水蒸气浓度二维重建测量实验系统。选择波长为1392nm和1395nm附近两条水蒸气吸收谱线,实现了不同燃烧状态下燃烧流场温度及水蒸气浓度的基于直接吸收光谱方法的二维重建测量,并通过热电偶测量结果分析了不同燃烧状态下温度分布二维重建测量精度,结果表明,两种燃烧状态下温度分布重建的最大误差均小于10%。通过改变射线布置方式,研究了射线布置对重建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规律一致。提出了一种用于波长调制光谱的流场参数求解方法,设计室温标定实验验证了该参数求解方法的可行性。实现了基于波长调制光谱方法的二维燃烧流场重建测量,使用该方法获得的温度二维分布结果与热电偶测量的最大误差为5.9%,结果表明,相同燃烧状态下基于波长调制光谱方法的温度二维重建结果明显优于基于直接吸收光谱方法的二维重建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433.51;O657.3
【图文】:

燃煤发电厂,技术,飞行试验,科学技术委员会


图1.2TDLAS技术在超燃诊断中的应用[5I]逡逑美国空军研宄实验室和澳大利亚防御科学技术委员会合作进行的HIHRE,TDLAS技术被首次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试验中[52,53]。在试验中,TDL感器经过集成后被安装于载荷仓中如图1.3所示,飞行试验中TDLAS传5逡逑

科学技术委员会,飞行试验,技术,空军


600邋MW^邋I邋"p*?逦-*-邋ADCi逡逑OeMH‘S逦A——逡逑图1.1邋TDLAS技术在燃煤发电厂中的应用l5 ̄逡逑画^逡逑图1.2TDLAS技术在超燃诊断中的应用[5I]逡逑在美国空军研宄实验室和澳大利亚防御科学技术委员会合作进行的HIHRE项目逡逑中,TDLAS技术被首次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试验中[52,53]。在试验中,TDLAS逡逑传感器经过集成后被安装于载荷仓中如图1.3所示,飞行试验中TDLAS传感器逡逑5逡逑

吸收光谱,飞行试验,技术,光谱法


TDLAS技术在进行吸收光谱信号分析时有两种方式:直接吸收逡逑光谱法(DAS)以及波长调制光谱法(WMS)。其中直接吸收光谱法测量直接,逡逑能得到具体的吸收强度信息,且不需要提前标定|54],然而直接吸收光谱法在弱逡逑吸收环境下易受探测系统中存在的低频噪声影响,此外高压环境下吸收谱线展宽逡逑增大会给基线拟合带来较大误差,同样会降低测量的信噪比。而波长调制方法则逡逑因其高频调制机制,可有效抑制测量中的低频噪声,因此在弱吸收条件下有较大逡逑优势。在早期使用的波长调制方法中,为了消除探测系统增益和平均激光强度的逡逑影响,需要在己知条件的流场环境下对WMS信息进行标定,这在实际复杂流场逡逑诊断应用中往往难以实现。为了解决该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免标定WMS测量逡逑方法[55,56],但上述方法只能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能使用,不具备普适性。此后,逡逑Hanson课题组的Li以及Reiker等人发展了包含二极管激光器特性的免标定逡逑WMS理论[57_59],该理论提出使用一次谐波信号(7/信号)对二次谐波信号(2/逡逑信号)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后的二次谐波信号(记为2////信号)不再逡逑与探测系统增益和平均激光强度相关,因此可通过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直接逡逑获得气体参数信息。上述免标定WMS方法,简记为WMS-2f/lf方法,可以几乎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永生;于燕燕;;一种适用于小视野的快速精确重建算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2期

2 王振天;张丽;邢宇翔;康克军;;统计重建算法综述[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7年04期

3 卢建宇,韦钰;合成孔径超声衍射CT付里叶域插值重建算法的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88年01期

4 薛慧亮;韦钰;;反射模扇形束入射衍射CT的重建算法[J];南京工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5 张芳;张权;崔学英;董婵婵;刘yN;孙未雅;白云蛟;桂志国;;基于小波和非局部的全变差中值先验重建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5年08期

6 惠苗;;螺旋锥束精确重建算法优化[J];三明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马永波;陈龙;王国胤;聂能;黎龙;;基于有限状态机的一种事件重建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年06期

8 夏靖波,魏颖,陆增喜,褚改霞;基于最大熵电容成象图象重建算法的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0年04期

9 伍晓平,谷士文,费耀平,刘应龙,李杰;基于遗传算法的图象重建算法[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0年01期

10 谭建荣;一个连通域的重建算法[J];工程图学学报;199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伍晓平;谷士文;费耀平;刘应龙;李杰;;基于遗传算法的图象重建算法[A];中国图象图形科学技术新进展——第九届全国图象图形科技大会论文集[C];1998年

2 杲霄源;谭晶文;潘自来;石博文;朱兰;张欢;;原始数据迭代重建算法在胃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大会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医学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7年

3 朱欣阳;;不同迭代重建算法提高低剂量图象质量的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大会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医学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7年

4 苏俊宏;朱日宏;陈磊;;基于块重建算法的干涉图延拓方法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徐启飞;颜刚;陈武凡;;关于序列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王新波;李学军;王林旭;;一种基于综合搜索策略的表面增量重建算法[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韩冬;陈晓侠;任占丽;雷雨欣;贺太平;贾永军;马春玲;于勇;;基于低单能量水平图像结合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探讨低碘负荷在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大会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医学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7年

8 李亮;陈志强;张丽;邢宇翔;康克军;;内部感兴趣区域CT精确重建算法新进展[A];全国射线数字成像与CT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梅;毛善君;马蔼乃;;平行轮廓线三维矿体重建算法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亮;陈志强;张丽;康克军;;CT精确重建算法新进展[A];全国第五届核仪器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正午;更快 更清 更安全[N];医药经济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少彬;CT图像优化重建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彭冬;吸收光谱技术在复杂流场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3 贾睿玺;基于超声波温度检测的温度场重建算法与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4 杨立山;图信号采样与重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5 罗戎蕾;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图像重建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万雄;发射光谱层析算法研究及其三维流场重建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7 霍修坤;锥束CT直接三维成像算法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8 王瑜;基于DSA扫描轨迹的锥束重建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李志霖;基于先验信息的压缩感知重建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10 李志林;图像压缩感知重建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炎炎;腹部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重建算法的可行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2 华桁;多视点图像的深度重建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3 宋晓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年

4 郭帅志;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超分辨重建算法研究与FPGA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5 李德伟;基于Micro-CT的麦粒显微图像采集及三维重建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年

6 李华勇;基于解剖功能联合先验的PET-MRI联合重建方法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7 孙小平;大规模场景点云的表面重建算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8 闫晶;锥束CT快速迭代重建算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9 邬子同;基于同步聚类的多目标荧光分子断层成像重建算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10 韩亚楠;基于压缩感知的核磁共振图像重建技术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43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743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4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